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5:43

初一上学期第三章单元检测(人教版)

<p>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p><p>1.植物由根系吸收来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p><p>A.分解有机物 B.吸收作用 C.蒸腾作用 D.合成有机物</p><p>2.植物体内促进水分和无 机盐向上运输的 动力是( )</p><p>A.运输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 作用</p><p>3.导管输送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是( )</p><p>A. 有机物、从上往下 B.有机物,从下往上</p><p>C.水和无机盐,从上往下 D.水和无机盐,从下往上</p><p>4.(2023 山东滨州)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p><p>A.选择阴雨天移 栽植物 B.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p><p>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p><p>5.有人形容植物像个喷泉,能将土壤中的水带到大气 中,这是因为植物能进行( )</p><p>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p><p>6.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意 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散失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p><p>C.增加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p><p>7.下列有利于植物叶片快速蒸腾失水的因素是( )</p><p>A.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增大 B.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缩小</p><p>C.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增大 D.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缩小</p><p>8.植物生活离不开水,其原因不包括( )</p><p>A.环境中水越多,植物生长得越好</p><p>B.干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 发</p><p>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p><p>D.土壤中的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p><p>9.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中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 )</p><p>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p><p>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p><p>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 气</p><p>D .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p><p>10.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p><p>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 木板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入水中</p><p>A.⑤④③②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p><p>11.控制气孔开闭,调节植物体内水分蒸腾的是( )</p><p>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保卫细胞 D.叶脉细胞</p><p>12.下列关于陆生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一般情况下,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p><p>B. 一般情况下,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p><p>C.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缩小</p><p>D.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张开</p><p>13.下列哪种植物的叶具有明显的上表皮和下表皮?( )</p><p>A.仙人掌 B.小白菜 C.大葱 D.文竹</p><p>14.把细嫩 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方流出来的汁液主要来自( )</p><p>A.导管 B.表皮细胞 C.形成层 D.细胞液</p><p>15.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p><p>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B.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p><p>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p><p>16.下列植物特征中,适于在比较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是( )</p><p>①叶变态为叶刺 ②叶上有蜡质层 ③叶大 ④叶小 ⑤植株高大 ⑥植株矮小 ⑦根系发 达</p><p>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⑦</p><p>17.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陆生植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p><p>A.甲是上表 皮</p><p>B.水分从a处散失</p><p>C.乙是下表皮</p><p>D.水分从b处散失</p><p>18.根毛细胞能够吸水的原因是( )</p><p>A.根毛细胞数量多,吸收面积大</p><p>B.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相接触</p><p>C.液泡大,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p><p>D.液泡小,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p><p>19.移栽后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主要是由于( )</p><p>A.折断了枝叶 B.移栽后不适应新的水土条件</p><p>C.移栽后破坏了部分幼根和根毛 D.移栽后生命活动旺盛,植株散失水分过多</p><p>20.植物茎中导管的主要作用是( )</p><p>A.连接细胞 B.输导水分和无机盐</p><p>C.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支持细胞</p><p>21.(2023 山东潍坊)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纵切图,该图缺少的根尖结 构以及要想看到这一结构应采取的正确 操作是( )</p><p>A.成熟区 向下移动装片</p><p>B.成熟区 向上移动装片</p><p>C.伸长区 向下移动装片</p><p>D.伸长区 向上移动装片</p><p>22.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提高成活率。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 )</p><p>A.减缓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B.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p><p>C.降低叶片温度 D.保护叶片不被阳光灼伤</p><p>23.(2023 长沙)学习了根的相关知识后,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根尖的成熟区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B.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能分裂</p><p>C.根的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D.移栽植物要注意保护幼根和根毛</p><p>24.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p><p>B.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分全部散失掉</p><p>C.蒸腾作用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表现</p><p>D.蒸腾作用在晚上比较旺盛</p><p>25.(2023 云南)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散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冠 B.茎通过导管运输水分</p><p>C.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p><p>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p><p>26.(5分)判断题。</p><p>(1)植物的根、茎、叶内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 )</p><p>(2)在种子植物的根、茎和叶中都有导管。 ( )</p><p>(3)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丧失了吸收的99%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 )</p><p>(4)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的。 ( )</p><p>(5)根毛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 ( )</p><p>27.(12分)实验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p><p>(1)实验假设: 。</p><p>(2)实验器材:枝条(同种植物)、透明塑料袋、锥形瓶、剪刀、清水等。</p><p>(3)实验步骤:第一步: 。</p><p>第二步: 。</p><p>第三步: 。</p><p>(4)实验现象预测: 。</p><p>28.(7分)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 问题。</p><p>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风景壮丽,是湘粤边界上的绿色明珠,至今仍保持有6 000公顷的原始森林,是一座“绿色水库”。森林 中的枯枝落叶就像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即使在干旱季节,山上的溪流也不干涸。莽山夏无酷暑,冬有冰雪,7月平均气温22.7 ℃,比市区低5~7 ℃,是生态旅游、避暑、休闲度假胜地。</p><p>(1)莽山原始森林被称为一座“绿色水库”的原因是 。</p><p>(2)夏天莽山的气温比市区低的原因是大量的植物进行 带走热量、降低气温,可见生物可以 环境。</p><p>(3)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动物种类繁多是因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足够的 、水分和隐蔽地。</p><p>(4)为了绿化祖国,美化环境,增加我国的植被面积,请提出1~2条好的建议:</p><p>。</p><p>29.(8分)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p><p>实验步骤:(1)取两组树龄相同 、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片和3片叶片。</p><p>(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p><p>(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p><p>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p><p>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p><p>分析应用:(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 中。</p><p>(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 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p><p>(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p><p>30.(10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据科学家实验:一棵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300毫 米降水,裸露地每小时吸收降水仅为5毫米。林地的降水有65%被林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而在裸露地面,约为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据专家测算,一片66.7平方千 米的森林,相当于一个二百万立方米的水库。</p><p>(1)树木能吸收大量降水的结构是 ,它与吸水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什么?</p><p>(2)植物能大量吸水的动力来自于 ,这种功能进行的主要部位是 。</p><p>(3)通过以上资料,你认为森林有哪些 主要作用?(至少答出三点)</p><p>(4)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何感想?</p><p>31.(8分)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下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的枝条所做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厚厚的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做处理,并用水彩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p><p>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 1)实验目的是验 证 。</p><p>(2)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 。</p><p>(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 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 原则。</p><p>(4)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原因是 。</p><p>初一上学期第三章单元检测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一上学期第三章单元检测(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