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5:07

16年初一生物上册第一章测试题(苏教版)

<p>想要学习进步,就要不停地对所学的知识勤加练习,因此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整理初一生物上册第一章测试题,供大家参考。</p><p>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p><p>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p><p>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p><p>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 A.人 B.蘑菇 C.青蛙 D.电脑病毒</p><p>3.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 )</p><p>A、生物的生长 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进行呼吸 D、生物的发育</p><p>4.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p><p>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p><p>5.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p><p>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6、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p><p>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p><p>7.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p><p>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p><p>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p><p>8.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p><p>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p><p>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p><p>9.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p><p>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p><p>10.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 )</p><p>A.生命现象 B.生物的活动规律</p><p>C.一切生物的组成 D.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p><p>11.获2023年度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成就是 ( )</p><p>A人类基因组测序 B.杂交水稻 C.转基因技术 D.克隆技术</p><p>1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p><p>A.新鲜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p><p>13.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p><p>A.5倍 B.45倍 C.50倍 D.225倍</p><p>14.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p><p>A.q B.p C.d D.b</p><p>15.当发现镜头上有污点时,宜用( )擦拭</p><p>A. 干净的纱布 B.消毒过的卫生纸</p><p>C.专门的擦镜纸 D.柔软的抹布</p><p>16.要使镜筒上升,可调节( )</p><p>A.转换器 B.粗准焦螺旋 C.遮光器 D.反光镜</p><p>17.当你使用的物镜为20×,目镜为10×,你所看到的物像被放大了( )</p><p>A.100倍 B.30倍 C.200倍 D.20倍</p><p>18.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必须要使其光路畅通,下列有关描述显微镜光路畅通的正确叙述是 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光源)→ ()</p><p>A.通光孔→光圈→玻片标本→镜筒→物镜→目镜</p><p>B.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镜筒→物镜→目镜</p><p>C.通光孔→光圈→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p><p>D.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p><p>19.比较用5×和16×的目镜观察同一物像,前者会()</p><p>A.像较小,视野较暗B.像较小,视野较亮</p><p>C.像较大,视野较暗D.像较大,视野较亮</p><p>20.探究实验中,关于确定变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在一次对比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p><p>B.在一次对比实验中,所有影响的因素都是变量</p><p>C.在一次实验中,可以有一个变量,也可以有多个变量</p><p>D.在一次实验中,先要确定多个变量,实验中要不断更换变量</p><p>2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 )</p><p>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p><p>2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哪组镜头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p><p>A.物镜10×目镜5× B.物镜40×目镜10×</p><p>C.物镜10×目镜16× D.物镜40×目镜16×</p><p>2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p><p>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p><p>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p><p>2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p><p>A.阳光 B.江水 C.温度 D.空气</p><p>25.下列不属于影响山羊生活的生态因素是( )</p><p>A.狼 B.草 C.野兔 D.寒冷的气候</p><p>26.冬眠之前,蛇在天气突然变冷时爬出洞穴来晒太阳,蛇的这一行为,是受哪一生态因素的影响( )</p><p>A.光 B.水 C.温度 D.空气</p><p>27.当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 ( )</p><p>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p><p>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p><p>28.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p><p>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p><p>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p><p>29. 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p><p>A.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p><p>B.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p><p>30.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的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p><p>A.随手扔掉 B.放进垃圾桶中 C.放回大自然中 D.用作鱼饵</p><p>二 、请将左边的现象与右边的匹配起来:(5分)</p><p>(1)牛吃草 A.应激性</p><p>(2)向日葵向着太阳生长 B. 生长</p><p>(3)植物的开花结果 C. 营养</p><p>(4)人体的排汗 D. 繁殖</p><p>(5)小虎长成大老虎 E. 排泄</p><p>三、填空题(35分)</p><p>1.科学探究通常可分为 、 、 、 和表达和交流几个步骤。</p><p>2 . 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是检验假 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和 等方面。</p><p>3.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起 作用。</p><p>4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__________________</p><p>(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p><p>(3)步骤____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p><p>(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①观察 ②调查 ③收集和分析资料④实验 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几个选几个)</p><p>5.光学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和研究生物体细微结构的一种重要仪器。下面是与显微镜构造和使用相关的问题,请分析回答:</p><p>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p><p>1 5× 40×</p><p>2 10× 10×</p><p>3 15× 8×</p><p>(1)右表为3台显微镜不同的镜头组 合。为了方便寻找某一目标细胞,需要尽 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应选用显微 镜的序号是_________。</p><p>(2)某同学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已将功能完好的目镜、物镜和通光孔调节到同一直线上,反复调节反光镜还是看不到白亮的视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要将视野中如图所示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应向_______移动装片。</p><p>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p><p>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p><p>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23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23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p><p>(1)图 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p><p>。</p><p>(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p><p>(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p><p>。</p><p>(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p><p>(至少答出两项)。</p><p>试题答案</p><p>一、选择题(2*30)</p><p>ADBCB BBDBD BCDCC BCDBA CABCD CCCBC</p><p>二、连线题(5分)</p><p>(1)C (2)A (3)D (4)E (5)B</p><p>三、填空题(35分)</p><p>1、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 得出结论</p><p>2、作出假设 实验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p><p>3、对比</p><p>4、⑴甲 ⑵错误 ⑶乙 ⑷ ①②③④</p><p>5、⑴ 2 ⑵.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不能到镜头。</p><p>⑶.左方</p><p>6、(1) B 因为B耳小、短,热量不易散失 (2)生存环境 (3)减少甚至灭绝 (4)植树造林,减少废气排放(开发绿色能源等)</p><p>上文为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相关内容尽在优学生物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6年初一生物上册第一章测试题(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