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4:54

人教版初一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计划模板第二节

<p>丰富多彩的学期生活随之而来,优学生物网为大家编辑了人教版初一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计划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p><p>一、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p><p>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p><p>2、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所学到的生物进行归类。</p><p>3、尝试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它们的生存环境。</p><p>过程与方法</p><p>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交流的能力。</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p><p>二、教学重点、难点</p><p>重点</p><p>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p><p>2、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交流的能力。</p><p>难点</p><p>1、试着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p><p>2、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p><p>三、教学形式</p><p>教师讲解、调查报告展示、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p><p>四、教学设备</p><p>PPT课件、实物投影。</p><p>五、课时设计</p><p>二课时</p><p>六、教学准备</p><p>教师准备</p><p>1、帮助学生分组,提供调查报告(见附录)。</p><p>2、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p><p>学生准备</p><p>调查报告、笔、照相机、放大镜,确定调查范围和调查路线。</p><p>七、教学过程</p><p>八、板书设计</p><p>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p><p>一、调查的一般过程</p><p>1、明确调查目的</p><p>2、选择调查材料用具</p><p>3、方法步骤</p><p>二、生物的归类</p><p>4、 按形态结构划分</p><p>5、 按生活环境划分</p><p>6、 按用途划分</p><p>九、教学反思</p><p>我选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这一节的第二课时上公开课是对新的教学方法的一种尝试,也是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大考验。</p><p>本来这节课的课标设计只有一个课时,但是开学前听了北大附中张思明校长的报告后,很想将他的一些教学方法应用到我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就尝试着给这节内容多设计了一个课时,把调查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p><p>其实这节课的设计挑战性挺大的,如果学生没有调查怎么办?如果学生不认真做调查报告怎么办?如果学生不肯上台展示怎么办?……当这些问题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想到了张思明校长的一句话“不怕逆境”。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我首先考虑学生认真准备,积极展示的课堂效果,同时,我也做好了如果冷场的课要怎么上下去。我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张生物组老师设计的调查报告,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就已经详细讲解了调查的一般过程,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在九月份上第一课时的时候就把调查任务布置下去,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调查又不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我有意把第二课时放到国庆假期过后才上。在第二课时前,我又下发了我们组老师设计的小组调查报告汇总表,留到课堂上小组活动讨论结果。课前任务我都布置好了,我自己也做了调查我家社区的生物,我准备了调查时的照片、做了调查报告、对生物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观察、完成了生物的归类,如果真的冷场了,那就展示我自己的调查结果吧,我这样想。</p><p>学生给我的惊喜太多了,他们都做了充足的准备。课堂上有学生带来了照片,一一介绍了调查的每一种植物的生活环境和一些有趣的现象;有学生展示了自己设计的调查路线图,给同学们讲解了为什么这样设计;有学生带来了生物标本,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生物的特征……冷场,看来是我多虑了。</p><p>但是“珍惜顺境”,课下我把学生的调查报告都收上来,逐一进行批示,认真分析学生们遇到的问题,收获颇多。我很感慨张思明校长给我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让我在教学中有了一次新的尝试,“不逼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课堂,把每一次教学活动落到实处。</p><p>上文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一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计划模板,大家仔细阅读了吗?祝大家生活愉快。</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初一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计划模板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