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p>尽可能多的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对所学知识点加以巩固,经过试题的练习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到更多,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提供了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题,欢迎大家阅读。</p><p>一、选择题Ⅰ(本题有30小题,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p><p>1.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性状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p><p>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碱基序列</p><p>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p><p>2.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内的其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3.下列过程不能引起基因重组的是</p><p>A.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p><p>B.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p><p>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p><p>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p><p>4.下列能表示正常人类男性的染色体组型的是</p><p>C D</p><p>5.下列有关21三体综合征的说法错误的是</p><p>A.21三体综合征患者属于三倍体</p><p>B.高龄产妇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p><p>C.从理论上说,该患者能产生的正常配子且占总数的1/2</p><p>D.该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p><p>6.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进行显微镜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p><p>A.XO型(特纳氏综合征) B.唇裂</p><p>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p><p>7.下列是对生物进化的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p><p>A.突变与基因重组都会打破遗传平衡 B.选择是进化的动力</p><p>C.变异是不定向的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p><p>8.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变化依次会</p><p>A.增大,不变 B.不变,不变</p><p>C.不变,减小 D.增大,增大</p><p>9.卷舌是一种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假若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有36%的人不能卷舌那么在这个种群中,该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是</p><p>A.36% B.40% C.72% D.60%</p><p>10.有关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说法正确的是</p><p>A.三倍体西瓜因为不可育,所以该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p><p>B.三倍体西瓜与二倍体相比,果实大、含糖量高,但抗逆性降低</p><p>C.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中需要用到生长素诱导多倍体形成</p><p>D.三倍体西瓜培育过程中需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三倍体植株雌花,使其子房发育成果实</p><p>11.植物体内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物质称为</p><p>A.生长素 B.酶 C.植物激素 D.环境信号</p><p>1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p><p>A.生长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它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p><p>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p><p>C.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p><p>D.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p><p>1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错误的是</p><p>A.为了将刚摘下的青柿子催熟可将其与熟柿子一起放置一段时间</p><p>B.脱落酸可以促进气孔关闭</p><p>C.乙烯与脱落酸等激素的增多,不利于植物抵抗不良环境</p><p>D.一般情况下,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p><p>14.如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p><p>A.a B.b C.c D.d</p><p>1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中,测得静息电位。适当降低溶液中K+的浓度(溶液中正电荷总量不变),再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p><p>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p><p>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p><p>16.右图是神经元某一部位的电位变化情况,正确的是</p><p>A.图中兴奋位点是b</p><p>B.动作电位是指a、b之间的电位差</p><p>C.a、c处于反极化状态</p><p>D.该图一定是神经元轴突的一部分</p><p>17.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密切联系</p><p>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p><p>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p><p>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p><p>18.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以下哪个器官分泌的</p><p>A.下丘脑 B.神经垂体 C.腺垂体 D.性腺</p><p>19.在下列有关血糖浓度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p>A.胰岛素能促进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重吸收</p><p>B.胰岛素的分泌不受神经支配</p><p>C.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能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p><p>D.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肌糖元的分解使血糖升高</p><p>20.高等动物的性激素不可能起到的作用是</p><p>A.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B.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p><p>C.促进受精卵的分裂 D.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p><p>21.如图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相互关系,切除腺垂体</p><p>的幼年大白鼠不会出现(+表示促进,-表示抑制)</p><p>A.智力下降</p><p>B.甲状腺重量下降</p><p>C.血中激素B含量下降</p><p>D.血中激素A含量下降</p><p>22.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p><p>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的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约为</p><p>A.46B.25C.12D.96</p><p>23.下图表示四个种群中的不同年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最可能越来越小的是</p><p>24.下列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中,不受种群密度影响的是</p><p>A.气候 B.病源物和寄生物</p><p>C.领域行为 D.内分泌调节</p><p>25.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p><p>A.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p><p>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都正确</p><p>26.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p><p>物种数量 年数</p><p>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p><p>草本 28 27 26 30 34</p><p>灌木 0 3 4 12 19</p><p>乔木 0 0 0 14 23</p><p>总计 28 30 30 56 76</p><p>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p><p>B.该地群落发生了原生演替</p><p>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p><p>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p><p>27.一个完整的捕食食物链包括</p><p>A.生产者、消费者</p><p>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p>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p><p>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物、有机物、气候和能源</p><p>28.对一株多年生的树木来说,一年内在原有的生物量基础上所增加的生物量是</p><p>A.初级生产量 B.净初级生产量</p><p>C.次级生产量 D.净次级生产量</p><p>29.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倒金字塔</p><p>A.生物量金字塔,其生产者的生活史比消费者的要短得多</p><p>B.能量金字塔,组成该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极多</p><p>C.个体数量金字塔,由生活在温带草原上的各种生物组成的一个复杂的食物网</p><p>D.海洋中的能量金字塔,其中生产者个体小,繁殖快,可整个被浮游动物吞食和消化</p><p>30.下列关于生物圈稳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p><p>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态的重要条件</p><p>B.正反馈调节是生物圈稳态调节的基础</p><p>C.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保护遗传多样性</p><p>D.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p><p>二、选择题Ⅱ(本题有10小题,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p><p>31.一头鹿刚出生时是正常的,生长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视网膜某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该突变不会引起的结果是</p><p>A.导致该细胞内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B.可能会导致该细胞发生癌变</p><p>C.可能会影响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通常会遗传给这头鹿的后代</p><p>32.为了探究三种物质IAA、ACC和SNP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p><p>A.5.0μmol•L-1的IAA、0.1μmol•L-1的SNP都能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而 0.1μmol•L-1的ACC抑制生根</p><p>B.IA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5.0μmol•L-1</p><p>C. 5.0μmol•L-1的IAA和0.1μmol•L-1的SNP 共同作用生根效果比单独使用5.0μmol•L-1 的IAA生根效果好</p><p>D.0.1μmol•L-1的ACC和0.1μmol•L-1的SNP联合使用会抑制生根</p><p>33.某些麻醉剂是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p><p>A.该麻醉剂将作用于突触后膜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p><p>C.一个神经元细胞可释放多种递质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p><p>34.下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p><p>A.胰岛β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p><p>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元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p><p>35.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p><p>A.HIV依靠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p><p>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几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p><p>C.感染了HIV后称为感染者,无药可治,所以不需要治疗</p><p>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p><p>36.某湖泊的水中以及小鱼、大鱼、鱼鹰体内的DDT含量分别为3×10-12、5×10-7、2×10-5、 2.5×10-3 单位。这种现象称为</p><p>A.富营养化 B.环境污染</p><p>C.生物放大 D.食物链</p><p>37.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Ⅰ,死亡率如图曲线Ⅱ,则在哪一时期</p><p>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容纳量的顶点</p><p>A.a B.b</p><p>C.c D.d</p><p>3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p><p>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p><p>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p><p>C.进行酵母菌数量统计取样时,未震荡试管,直接取培养液上层计数</p><p>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四个边上的菌体</p><p>39.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遭到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了山崩。经过一段时间后,</p><p>有关山崩形成的土石堆积处首先出现的生物类群一般是</p><p>A.个体体型比较大,且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的类型</p><p>B.个体体型比较小,且对环境适应性较弱的类型</p><p>C.低等生物,且地衣首先在土石堆上定居</p><p>D.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且通常以种子繁殖</p><p>40.在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中,如能量的输入长期低于能量的输出,该生态系统将会发生的 变化是</p><p>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不发生大的变化</p><p>C.营养结构越来越简单 D.通过自我调节,功能越来越完善</p><p>三、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50分。凡需填空的位置均有▲标记)</p><p>41.(8分)图1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2是某种动物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p><p>(1)图1中①、③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图中的▲合称次级生产者。</p><p>(2)图2中该动物种群的K值为▲ ,当该动物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如果对该种群中2023个新出生的个体进行跟踪观察,记录每个个体的死亡年龄,直至观察的全部个体死亡为止,之后以相对年龄为横坐标,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出曲线,该曲线称为种群的 ▲ 。</p><p>(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使全球再次聚焦碳排放问题,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力求减少图1中▲(填序号)的碳排放量。要想解决温室效应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促进图1中 ▲ (填序号)的过程。</p><p>42.(8分)右图中有两个反射弧,其中膝反射的效应器为伸肌,屈肌反射的效应器为屈肌。请回答:</p><p>(1)图中所示两个反射弧的感受器都位于▲,在膝反射中,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④称为该反射弧的 ▲ 。</p><p>(2)图中一共有 ▲ 个神经元,其中膝反射的反</p><p>射弧中有 ▲ 个突触结构。</p><p>(3)在发生膝反射时,图中④、⑤、⑥突触处分别是</p><p>▲(填“促进”或“抑制”)性突触。</p><p>(4)图中膝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元的活动▲(受,</p><p>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p><p>(5)若通过手术暴露出①、②、③三个手术位点,在①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②、③测到的动作电位峰值大小相比:②▲ ③ (填“>、=、<”)。若该刺激引起伸肌收缩一次,能不能称为 一次反射?▲。</p><p>43.(6分)某同学接触了流感病毒并患了轻度感冒。请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p><p>(1)流感病毒会引发特异性免疫中的▲免疫。如果要证明该同学体内是否产生了特定抗体,则可用▲ 进行检测。</p><p>(2)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在合成后便移到 ▲ 上。该受体在特异性的与抗原 结合后便使B淋巴细胞致敏,之后致敏B细胞开始分裂、分化,但一般该过程还需要 ▲分泌的▲的刺激。</p><p>(3)若该流感病毒再次侵染人体,则 ▲ 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p><p>44.(8分)为探究生长素促进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生长的原理,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适宜材料平均分成A、B、C、D四组,分别置于蒸馏水、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适宜浓度生长素的中性缓冲溶液(可保持PH值为中性)、适宜浓度的酸性溶液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材料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原材料长4mm),结果如下表。</p><p>组别 A B C D</p><p>材料长度(mm) 6 9 6 9</p><p>回答下列问题:</p><p>(1)将小麦胚芽鞘切成如图所示的三段,上述实验应选择 ▲ 切段,并放在蒸馏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目的是▲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p><p>(2)若选择根尖做实验材料,则应将生长素浓度适当 ▲ 。</p><p>(3)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与细胞壁的 ▲ 有关。</p><p>(4)在用生长素促进某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过程中,发现枝条生根情况不一,分析其原因,认为可能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观察指标和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写出一个因素即可)。</p><p>45.(10分)遗传性乳光牙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生物学习小组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p><p>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姐姐 弟弟 女性患者(妹妹)</p><p>○ √ √ ○ √ √ ○ ○ √</p><p>(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代表牙齿正常)</p><p>(1)从遗传方式上看,该病属于 ▲ 遗传病。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该女性患者的双亲产生后代的情况。(相关基因用A、a表示,要求写出配子、表现型、基因型。)</p><p>(2)若该女性患者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正常孩子的可能性是 ▲ 。</p><p>(3)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遗传性乳光牙是由于正常基因中第45位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那么,该基因突变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 ▲ ,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 ▲ (增加/减少/不变),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p><p>(4)调查研究表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都可能与人类的遗传基因有关,据此有的同学提出: “人类所有的病都是基因病”。 然而,这种观点过于绝对化,人类的疾病并不都是由基因的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 ▲ 造成的(写出两点可能原因)。</p><p>46.(10分)已知水稻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有芒(D)对无芒(d)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①矮秆感病有芒,②高秆感病有芒,③高秆抗病无芒。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请完成以下育种过程及分析。</p><p>(1)育种过程:</p><p>第一步:选择 ▲ (用①、②、③表示)杂交得到F1;</p><p>第二步:取 ▲ 进行离体培养,获得 ▲ 幼苗;</p><p>第三步:用▲处理该幼苗,再选育矮秆抗病无芒新品种,其基因型为 ▲ 。</p><p>(2)分析:</p><p>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是因为在F1代进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形成了▲种基因型的配子,其中基因型为▲的配子经第二步和第三步处理后,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系新品种。在第三步中使用的试剂的作用是▲,这种育种方法可以缩短育种年限的原因是 ▲ 。</p><p>相信大家在阅读了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题之后,一定要及时漏题追踪,做好笔记哦。</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