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4:03

图示法在“生物与地理环境”教学中的运用

<p>一、生物圈的概念</p><p>1.公式: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生存环境</p><p>解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着。不同自然环境 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生物,而生物对自然环境也有明显的影响。来自无机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维护着生物的生 命活动,并从一个生物转移到另一个生物,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去。这就是加号的意义,即生物圈的含义。</p><p>2.图示:如下图。</p><p>(附图 {图})</p><p>解释:①生物圈有生命存在,其他3个圈层是无机环境,这是区别两者的重要标志。②生物圈与其他3个圈 层交错分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③生物圈的范围比其他3个圈层大得多,同整个 自然环境的范围基本一致,但其核心部分却又小得多。其上界以地面木本植物最大生长高度100m为限,其下界 以阳光能射透到水的深度200m为限。这是因为,在这个范围内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有可利用的液态水、二氧 化碳及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p><p>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p><p>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p><p>(附图 {图})</p><p>2.生物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改造</p><p>(1)改造水圈</p><p>(附图 {图})</p><p>(2)改造大气圈</p><p>(附图 {图})</p><p>(3)改造岩石圈</p><p>(附图 {图})</p><p>三、植物的分布与环境</p><p>(附图 {图})</p><p>四、小结</p><p>(附图 {图})</p><p>(作者单位:江西莲花县中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示法在“生物与地理环境”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