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3:55

2023生物中考试题及答案

<p>尽管生物学的范围很广,在它里面有某些一般和统一概念支配一切的学习和研究,把它整合成单一的,和连贯的领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生物中考试题及答案。</p><p>2023生物中考试题及答案 </p><p>1.(5分)(2023•郴州)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如图,请完善实验方案:(1)实验步骤:</p><p>第一步:取一小块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甲、乙两试管.</p><p>第二步:向甲、乙两试管分别注入2mL 清水 和唾液,搅拌均匀.</p><p>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8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稀碘液,摇匀.</p><p>第四步:观察并记录试管中的颜色变化.</p><p>(2)预期结果: 乙 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原因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了.</p><p>(3)预期结论: 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p><p>考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p><p>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解答: 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实验过程中,向甲试管加清水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p><p>(2)、(3)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消化分解为麦芽糖,淀粉可使碘液变蓝色.甲试管注入的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变蓝;乙试管注入了唾液,试管内的淀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不变蓝;该实验说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p><p>2.(5分)(2023•郴州)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甲、乙两个探究方案如下:</p><p>(每套培养皿中放等量来自同一木头的锯木屑,且保持湿润.)</p><p>方案 分组 培养皿 锯木屑 是否灭菌处理 是否接种细菌 培养环境</p><p>方案甲 A组 一套 5克 灭菌 不接种 无菌条件</p><p>B组 一套 5克 不灭菌 不接种 自然环境</p><p>方案乙 A组 一套 5克 灭菌 不接种 无菌条件</p><p>B组 一套 5克 灭菌 接种 无菌条件</p><p>请分析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方案 乙 更能说明问题,并简述理由: 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 .</p><p>考点: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p><p>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设计.</p><p>解答: 解: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应设置是否存在该种细菌,方案甲内不能确定细菌种类.方案二中单一变量为是否接种该种细菌,同时控制环境条件是无菌条件保持了变量一致.故乙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因其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干扰.</p><p>故答案为:乙;设计了对照实验、控制了单一变量、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干扰.</p><p>3.(5分)(2023•邵阳)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置了如下实验:</p><p>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p><p>Ⅱ、取3克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③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p><p>(1)该实验尽管用了三支试管,但必须每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进行 对照 .</p><p>(2)该同学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 咀嚼 作用.</p><p>(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一组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 唾液 .</p><p>(4)10分钟后,滴加碘液, ① 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 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 .</p><p>分析: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据此解答.</p><p>解答: 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该实验中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p><p>(2)将A块和B块馒头用刀细细地切碎,目的是为了模拟咀嚼作用.</p><p>(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一组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p><p>(4)①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③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没有被完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也变蓝色.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p><p>故答案为:(1)对照;(2)咀嚼;(3)唾液;(4)①;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p><p>4 (2023山东省济南市•第I卷,第8题) 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蒸馏水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在4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p><p>A.1号试管内溶液退色</p><p>B.2号试管内溶液无色</p><p>C.3号试管内溶液变蓝</p><p>D.4号试管内溶液无色</p><p>解析:果蔬提取液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其他多种成分,一般呈现红、黄、绿等不同的颜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所以,1号试管内溶液应该退色;2号试管内溶液应该呈现果蔬提取液的颜色。</p><p>馒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常利用这一特性用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在37℃条件下,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所以,3号试管内的淀粉会被分解为麦芽糖,溶液不会变蓝;4号试管内的淀粉不会被分解,溶液会变蓝色。</p><p>故选:A</p><p>5(2023山东省济南市•第I卷,第3题) 胆汁分泌不足时,将影响哪种物质的消化?</p><p>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p><p>解析: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即将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了脂肪消化。因此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影响脂肪的消化。</p><p>故选:B</p><p>6. ( 2023四川乐山,32)人体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2023毫升水的情况下,消化腺大致分泌2023毫升唾液、2023毫升胃液、2023毫升肠液、500毫升胆汁、15毫升胰液。据此可以判断消化道中消化液最多的是</p><p>A.口腔 B. 小肠 C. 胃 D.大肠</p><p>解析:小肠内消化液有2023+500+15=2023(毫升)>2023(毫升)>2023(毫升),所以小肠内消化液最多。</p><p>答案:B</p><p>7(2023百色).不参与淀粉的消化,但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D)</p><p>A.唾液 B.肠液 C.胰液 D.胃液</p><p>8(2023湘潭).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C)</p><p>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麦芽糖</p><p>9(2023苏州).右下图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各项关于实验结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p><p>A.①变蓝,②变蓝</p><p>B.①变蓝,②不变蓝</p><p>C.①不变蓝,②变蓝</p><p>D.①不变蓝,②不变蓝</p><p>10(2023德阳).将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是等量的)后放入37℃的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入2毫升碘液,其结果分析正确的是(C)</p><p>A.三支试管均变为蓝色</p><p>B.三支试管均不变色</p><p>C.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变浅蓝色,丙试管不变色</p><p>D.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和丙试管不变色</p><p>11(2023泰安).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下表,结论错误的是(D)</p><p>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p><p>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p><p>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p><p>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p><p>12(2023聊城).(2023山东聊城,27,8分)(8分)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肝脏,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小肠内。</p><p>(2)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填字母代号),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淀粉,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葡萄糖_。</p><p>(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胃,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胃蛋白酶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蛋白质</p><p>解析:</p><p>答案:(1)肝脏 小肠 (2)小肠 淀粉 葡萄糖 (3)胃 胃蛋白酶 蛋白质</p><p>13(2023济宁).下表是几位同学探究实验的记录,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有关内容:</p><p>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 现象</p><p>1 2毫升唾液</p><p>淀粉糊 370C 10min 碘液</p><p>2 2毫升清水</p><p>淀粉糊 370C 10min 碘液</p><p>3 淀粉糊 00C 10min 碘液</p><p>4 2毫升唾液</p><p>淀粉糊 370C 10min 碘液</p><p>(1)若1号和2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唾液淀粉酶);变蓝的是2号 。</p><p>(2)若1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2毫升唾液;3号试管变蓝,由此得出结论:___温度_能影响酶的消化作用。</p><p>(3)4号试管本应与1号有相同的现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你能推测少量淀粉未被消化的可能原因吗?____________淀粉糊与唾液未充分混合;唾液中唾液淀粉酶量偏少。</p><p>13(2023济宁).下表是几位同学探究实验的记录,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有关内容:</p><p>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 现象</p><p>1 2毫升唾液</p><p>淀粉糊 370C 10min 碘液</p><p>2 2毫升清水</p><p>淀粉糊 370C 10min 碘液</p><p>3 淀粉糊 00C 10min 碘液</p><p>4 2毫升唾液</p><p>淀粉糊 370C 10min 碘液</p><p>(1)若1号和2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唾液淀粉酶);变蓝的是2号 。</p><p>(2)若1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2毫升唾液;3号试管变蓝,由此得出结论:___温度_能影响酶的消化作用。</p><p>(3)4号试管本应与1号有相同的现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你能推测少量淀粉未被消化的可能原因吗?____________淀粉糊与唾液未充分混合;唾液中唾液淀粉酶量偏少。</p><p>14(2023黑龙江)3.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如淀粉、蛋</p><p>白质、脂肪等。下面是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1)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⑥(或6) 肝脏,它分泌的胆汁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p><p>(2)淀粉在口腔内被 唾液(或唾液淀粉酶) 初步分解为麦芽糖。</p><p>(3)[③]胰腺中的胰岛,属于 内 (“内”或“外”)分泌腺,它分泌的胰岛素 能调节体内糖的代谢。</p><p>希望这篇生物中考试题及答案,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生物中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