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3:19

2023年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第一轮同步复习试题

<p>摘要:中考关系着同学们能否进入理想的高中院校的重要考试,优学大学网为了帮助大家复习本门课程,小编为大家分享中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供大家参考!</p><p>生物与环境测试题</p><p>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p><p>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p><p>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p><p>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p><p>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p><p>4.下列食物链中错误的一项是(    )</p><p>A.种子→鼠→蛇→鹰               B.种子→鼠→猫头鹰</p><p>C.草→马→马蛔虫               D.浮游植物→海螺→海豹</p><p>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p><p>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p><p>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p><p>A.DDT挥发性极强</p><p>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p><p>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p>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p><p>7.“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p><p>8.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p><p>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虫</p><p>9.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鲱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p><p>A、藻类       B、水蚤      C、鲱鱼       D、人类</p><p>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p><p>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p><p>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p><p>11.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p><p>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林      D.北方针叶林</p><p>1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p><p>A.缓慢上升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p><p>13.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p><p>1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水圈B.生物圈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p><p>4.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p><p>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p><p>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p><p>B.生态圈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p><p>C.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p><p>D.在美洲大量使用的DDT与我没有关系,因为我住在亚洲</p><p>16.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p><p>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p><p>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开采</p><p>17.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p><p>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p><p>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p><p>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p><p>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p><p>18.据济南植物园记载,每年都有一到二万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可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或措施不科学的是()</p><p>A.自觉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环境         B.为某些濒危物种建立种质库</p><p>C.用法律制裁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D.将濒危动物全部放在动物园中饲养</p><p>19.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p><p>A.上升    B.下降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p><p>20. 9、“一山难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物学观点可以理解为</p><p>A.虎性情孤独,不群居</p><p>B.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p><p>C.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p><p>D.虎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p><p>二.非选择题( 共60分)</p><p>1.(5分)图19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p><p>(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p><p>(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                                 ,</p><p>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第一轮同步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