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2:27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

<p>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指一些脂溶性的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以下是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p><p>被动运输</p><p>自由扩散(简单扩散)</p><p>定义: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simple transport)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p><p>其特点是: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p><p>②不需要提供能量;</p><p>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p><p>某种物质对膜的通透性(P)可以根据它在油和水中的分配系数(K)及其扩散系数(D)来计算:</p><p>P=KD/t,t为膜的厚度。</p><p>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具有极性的水分子容易透过是因水分子小,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p><p>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水、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是高度不通透的</p><p>事实上细胞的物质转运过程中,透过脂双层的简单扩散现象很少,绝大多数情况下,物质是通过载体或者通道来转运的。离子、葡萄糖、核苷酸等物质有的是通过质膜上的运输蛋白的协助,按浓度梯度扩散进入质膜的,有的则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转运。</p><p>举例: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乙醇,苯,脂肪酸,尿素,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气体小分子等</p><p>协助扩散</p><p>也称促进扩散、易化扩散(faciliatied diffusion),其运输特点是: ①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 ②存在最大转运速率; 在一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比。如超过一定限度,浓度不再增加,运输也不再增加。因膜上载体蛋白的结合位点已达饱和; ③有特异性,即与特定溶质结合。这类特殊的载体蛋白主要有离子载体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④不需要提供能量。</p><p>举例:红细胞摄取葡萄糖</p><p>载体蛋白:能够与溶剂结合,通过对自身构象的改变而介导该溶质跨膜运输。</p><p>具有高度特异性(其上有结合点,只能与某种物质进行结合)</p><p>通道蛋白:能形成贯穿膜两层的充满液体的通道,孔开放时溶质通过孔道运输。</p><p>主动运输</p><p>其概念是:主动运输涉及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和细胞器,并且能够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p><p>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p><p>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无机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同种植物对不同种类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微生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物质的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的又有逆浓度的;从而认识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有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一些离子、小分子和任何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Na+、K+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需 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p><p>其特点是:</p><p>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小肠运输葡萄糖时也有顺浓度梯度的特例);</p><p>②需要能量(由ATP直接供能)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偶联(协同运输),并对代谢毒性敏感;</p><p>③都有载体蛋白,依赖于膜运输蛋白;</p><p>④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p><p>举例:小肠吸收K+、Na+、Ca2+等离子,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核苷酸,带电荷离子等。</p><p>偶联转运蛋白</p><p>协同运输,例如:小肠吸收葡萄糖</p><p>反向运输,例如:Na+-Ca2+交换机、Na+-H+交换机</p><p>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优学物理网预祝大家取得更好的成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