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知识点《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p>优学物理网整理了 高一生物知识点《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希望大家能帮到大家,在空余时间进行复习。</p><p>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p><p>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p><p>一、杂交育种</p><p>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p><p>2.原理: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p><p>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p><p>4.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p><p>二、诱变育种</p><p>1.概念:指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利用这些变异育成新品种的方法。</p><p>2.诱变原理:基因突变</p><p>3.诱变因素:</p><p>(1)物理:X射线,紫外线,γ射线等。</p><p>(2)化学: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p><p>4.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p><p>5.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有利的突变很少,所以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盲目性,所以利用理化因素出来生物提高突变率,且需要处理大量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p><p>三、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p><p>杂交育种</p><p>诱变育种</p><p>多倍体育种</p><p>单倍体育种</p><p>处理</p><p>P F1 F2</p><p>在F2中选育</p><p>用射线、激光、</p><p>化学药物处理</p><p>用秋水仙素处理</p><p>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p><p>花药离体培养</p><p>原理</p><p>基因重组,</p><p>组合优良性状</p><p>人工诱发基因</p><p>突变</p><p>染色体数目变异</p><p>染色体数目变异</p><p>优</p><p>缺</p><p>点</p><p>方法简单,</p><p>可预见强,</p><p>但周期长</p><p>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p><p>器官大,营养物质</p><p>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p><p>缩短育种年限,</p><p>但方法复杂,</p><p>成活率较低</p><p>例子</p><p>水稻的育种</p><p>高产量青霉素菌株</p><p>无籽西瓜</p><p>抗病植株的育成</p><p>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p><p>1.概念: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p><p>2. 原理:基因重组</p><p>3.工具:</p><p>A.基因的“剪刀”:限制酶</p><p>①分布:主要在微生物中。</p><p>②作用特点: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p><p>③结果:产生黏性未端(碱基互补配对)。</p><p>B.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p><p>①连接的部位:磷酸二酯键,不是氢键。</p><p>②结果:两个相同的黏性未端的连接。</p><p>C.基因的“运载工具”:运载体</p><p>①作用: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p><p>②具备的条件:a、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地保存。b、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p><p>c、有某些标记基因。</p><p>③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p><p>④最常用的运载体:质粒(是拟核或细胞核外能够自我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存在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细胞中)。</p><p>4.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p><p>①提取目的基因: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抗虫基因、</p><p>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以质粒为运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运载体),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割下的目的基因与切割后的质粒混合,并加入适量的DNA连接酶,使之形成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p><p>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p><p>④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p><p>5.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p><p>两种观点是:</p><p>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p><p>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p><p>6.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