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1:58

高一生物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p>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积累,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生物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希望大家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p><p>一、选择题。</p><p>1、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p><p>B.所有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按规定的核苷酸序列</p><p>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胞繁殖快</p><p>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p><p>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p><p>A. 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p><p>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p><p>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p><p>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p><p>3、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性内切酶。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子中的GAATTC顺序,切点在G和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p><p>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p><p>4、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 )</p><p>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p><p>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p><p>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 )</p><p>A.人工合成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p><p>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p><p>6. 两个亲本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基因型为2yyRr;2YyRr;1yyRR;1Yyrr;1YyRR;1yyrr则这两个两个亲本基因型为(    )</p><p>A. 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p><p>7. 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遗传规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p><p>甲:P黑斑蛇×黄斑蛇             乙:F1黑斑蛇×F1黑斑蛇</p><p>↓                               ↓</p><p>F1黑斑蛇黄斑蛇                F2黑斑蛇黄斑蛇</p><p>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p><p>B、黄斑是隐性性状</p><p>C、甲实验中,F1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p><p>D、乙实验中,F2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p><p>8.下列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进行的是()</p><p>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p><p>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抗虫棉</p><p>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p><p>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牛</p><p>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p><p>9.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p><p>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p><p>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原理</p><p>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p><p>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p><p>10.基因工程的“四步曲”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p><p>A.用鸟枪法分离出抗病毒基因       B.将人的胰岛素基因与大肠杆菌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p><p>C.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D.抗病毒基因的表达</p><p>11.下列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品种的是()</p><p>A、耐寒的小黑麦 B、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    C、太空椒 D、试管牛</p><p>12.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p><p>①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p><p>②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p><p>③ 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p><p>④ 提取目的基因</p><p>A、③④②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p><p>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p><p>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p><p>C、基因突变都可以遗传给后代</p><p>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p><p>14.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    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p><p>C、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D、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p><p>15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p><p>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的干扰素</p><p>C、在青霉菌体内提取青霉素         D、在肠杆菌体内获得胰岛素</p><p>16.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2023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460个)利用DNA扩增仪复制4代,那么扩增仪中至少加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p><p>A、640         B、2023      C、600      D、2023</p><p>一、选择题。</p><p>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p><p>二.填空题.</p><p>17.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1)和(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4)、(5)、(6)、(7)四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p><p>(1)用<1>和<2>培育出<5>所采用的方法I和II分别称为_______和_______,其培育出<5>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5--><!--5--><!--2--><!--1--></p><p>(2)由<3>培育出<4>的常用方法III是_______;由<4>培育成<5>的方法V称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5--><!--4--><!--4--><!--3--></p><p>(3)由<3>培育出<6>的常用方法IV是_______,其形成的<6>称_______。<!--6--><!--6--><!--3--></p><p>(4)由<2>培育出<7>的方法VI是_______。<!--7--><!--2--></p><p>18. 下图展示了现代小麦的起源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假如该过程表示一种育种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p><p>(2)杂交种F1       (是或不是)一个新种, 原因是                      。</p><p>(3)杂交种F2不育的原是               。</p><p>(4)最后形成的小麦   (是或不是)一种新物种,它与一粒小麦杂交形成的后代的生殖能力怎样?         这说明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               。</p><p>19. 现在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育种,如下图,问(13分):</p><p>(1)要缩短育种时间,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_(2分)。方法A依据的变异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方法B依据的变异的原因是_________;</p><p>(2)下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合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p><p>(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4)(五)过程产生的矮杆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___________,如果让F1按方法B连续自交二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___;</p><p>(5)如果将方法A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其后代自交,则得到的个体的基因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p><p>20、(15分)下图表示利用某二倍体农作物①、②两个品种培育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Ⅰ—— Ⅴ表示育种过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分析回答:</p><p>(1)由图中 Ⅰ→Ⅱ获得④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其中过程Ⅰ是         ,过程Ⅱ是</p><p>(2)由图中Ⅰ→Ⅲ→Ⅳ 获得④过程称为            育种,其育种原理是            ,其中Ⅲ表示               技术。该育种方法优点是                。</p><p>(3)由图中Ⅰ→Ⅱ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由图中Ⅰ→Ⅲ→ Ⅳ 获得④时,Aabb所占比例为         。</p><p>(4)图中Ⅳ、Ⅴ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p><p>(5)品种⑥为          倍体,它接受④花粉后结          (有、无)籽果实。</p><p>(6)④和⑥是否可看成同一物种?         。阐述理由                        。(2分)</p><p>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p><p>【答案】</p><p>一、选择题.</p><p>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p><p>C C B B C B C B C C B C D B C B</p><p>解析:</p><p>1、考察对基因工程原理的理解运用,只要理解基因工程的工具、步骤,即可正确的作出判断。</p><p>2、考察对基因工程原理的理解运用,只要理解基因工程的工具、步骤,即可正确的作出判断。</p><p>3、将基因工程的工具与酶的特性结合起来,考察学生的学科内综合运用的能力。</p><p>4、考察对基因工程的灵活运用的能力。</p><p>5、从遗传原理的角度,考察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理解。</p><p>二.填空题.</p><p>17.【解析】这是一道有关育种方式的学科内综合题,根据四种育种方式的育种原理,分步解析如下:</p><p>(1)用<1>AABB和<2>aabb培育出<5>AAbb,需分两步走,第一步AABB与aabb进行杂交得<3>AaBb,所以方法I为杂交育种:第二步让AaBb自交,选出符合要求的AAbb和Aabb两种后代的个体,AAbb和Aabb在外观上无法区别,因此需将AAbb和Aabb再分别自交,观察后代性状无分离者为AAbb,所以方法II为自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3--><!--5--><!--2--><!--1--></p><p>(2)由<3>AaBb培育成<4>Ab的常用方法是花粉的离体培养,由<4>Ab培育成<5>AAbb的方法是将Ab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即人工单倍体育种。<!--5--><!--4--><!--4--><!--3--></p><p>(3)由<3>AaBb培育成<6>AAaaBBbb的方法,也是用秋水仙素处理AaBb的幼苗或种子,使染色体加倍,AAaaBBbb又被称为多倍体。<!--6--><!--3--></p><p>(4)由<2>aabb培育成<7>Aabb,可采用射线照射或药剂处理等人工诱变方式,其依据的原理是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射线或药剂不能杀死被实验的生物,但能诱发其中一部分个体产生基因突变,使隐性基因a突变为显性基因A。<!--7--><!--2--></p><p>【答案】.(1)杂交   自交,基因重组;</p><p>(2)花药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缩短育种年限;</p><p>(3)人工诱导多倍体,多倍体</p><p>(4)采用射线照射或药剂处理等人工诱变方式</p><p>18.(1)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p><p>(2)不是;F1在减数分裂时不能进行正常的联会,因此F1是不育的</p><p>(3)F2的染色体组成来自不同的植物,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能配对</p><p>(4)是;高度不育生殖隔离</p><p>19.(1)A    缩短了育种年限,能迅速得到稳定遗传的新品种(2分)</p><p>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p><p>(2)DT       ddTT</p><p>(3)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p><p>(4)1/3       1/2(50%)</p><p>(5)1∶2∶1</p><p>20、(1)杂交,基因重组,杂交,自交</p><p>(2)单倍体,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1/16   1/4</p><p>(4)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p><p>(5)四,有</p><p>(6)否,杂种不育,存在生殖隔离</p><p>上文推荐的高一生物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大家仔细品味了吗?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生物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