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1:58

高一生物下册第六章单元测试题(第一节)

<p>为了帮助大家在考前对知识点有更深的掌握,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下册第六章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一、选择题</p><p>1.下列优良品种与遗传学原理相对应的是( )</p><p>A.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变异</p><p>B.射线诱变出青霉素高产菌株——基因重组</p><p>C.无子番茄——基因突变</p><p>D.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玉米——基因重组</p><p>[答案] A</p><p>[解析] 射线诱变出青霉素高产菌株所用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无子番茄利用植物激素促进果实发育,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矮秆抗病玉米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p><p>2.如图所示为农业上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育种方法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对图中育种方式的判断和比较,错误的是( )</p><p>A.图中表示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p><p>B.两种育种方法的进程不同</p><p>C.两种育种方法的原理不同</p><p>D.两种育种方法对新品种的选择与鉴定方法不同</p><p>[答案] D</p><p>[解析] 图中左侧表示的是杂交育种,右侧表示的是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能加快育种进程;两种育种方法最后对符合要求的筛选方法是一样的。</p><p>3.用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染病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时,检测基因型的常用方法是( )</p><p>A.连续自交</p><p>B.连续测交</p><p>C.秋水仙素诱导</p><p>D.显微镜观察</p><p>[答案] A</p><p>[解析] 检测基因型的常用方法是连续自交。</p><p>4.用X射线或紫外线处理普通青霉菌获取高产青霉素菌株的方法是( )</p><p>A.诱变育种</p><p>B.杂交育种</p><p>C.单倍体育种</p><p>D.多倍体育种</p><p>[答案] A</p><p>[解析] 用X射线处理普通青霉菌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p><p>5.诱变育种一般不使用下列哪一项作为诱变因素</p><p>A.X射线</p><p>B.硫酸二乙酯</p><p>C.亚硝酸</p><p>D.抗生素</p><p>[答案] D</p><p>[解析] 诱变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抗生素不能作为诱变因素。</p><p>6.下列几种育种方法,能改变原有基因分子结构的是( )</p><p>A.杂交育种</p><p>B.诱变育种</p><p>C.单倍体育种</p><p>D.多倍体育种</p><p>[答案] B</p><p>[解析] 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p><p>的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是在原有基因结构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加倍等过程产生新的性状,基因的结构不发生变化。</p><p>7.“神舟”七号上搭载了一些生物,利用太空特定的物理环境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高等植物的幼苗在太空失去了所有的应激性</p><p>B.育成生物新品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p><p>C.出现的新性状都对人类有益</p><p>D.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p><p>[答案] B</p><p>[解析] 应激性是生物本身固有的特性,在太空中虽然没有重力影响,但仍具有向光性等应激性,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并且大多是有害的,C错误;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D错误。</p><p>二、非选择题</p><p>8.将生物随飞船带入太空,可进行多项科学研究。如植物种子经太空返回地面后种植,往往能得到新的变异特性。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种子经太空中的________辐射后,其________发生了变异。现在一般把这种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试举出该育种方法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p><p>[答案] 宇宙射线 遗传物质 太空育种 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或大幅度改良性状或加快育种进程</p><p>9.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p><p>(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________幼苗。</p><p>(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p><p>(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答案] (1)单倍体</p><p>(2)诱发基因突变 抗该除草剂的能力</p><p>(3)加倍 二倍体</p><p>(4)(纯合)敏感型植株 F1都是敏感型 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p><p>[解析] 本题考查了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等知识,同时考查了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和遗传规律的应用。花药离体培养是单倍体育种的基本手段,射线、激光有诱发突变的能力,而且体细胞突变必须经过无性繁殖才能保留该突变性状,所以需要经过组织培养。为了获得可育的植株,需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加倍获得的是纯合子,通过与敏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15∶1,不符合分离定律,可以用自由组合定律来解释,只有两对基因都隐性时才表现为抗性。所以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p><p>能力拓展</p><p>一、选择题</p><p>1.某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ee,这些基因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此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p><p>A.2种</p><p>B.4种</p><p>C.8种</p><p>D.16种</p><p>[答案] B</p><p>2.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p><p>A.ddRR,18</p><p>B.ddRr,116</p><p>C.ddRR,116和ddRr,18</p><p>D.DDrr,116和DdRR,18</p><p>[答案] C</p><p>[解析] 依题意,杂交双亲为:rrdd(易感病、抗倒伏)×RRDD(抗病、易倒伏),则F1为RrDd(抗病、易倒伏)。依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出现的既抗病(R_)又抗倒伏(dd)类型的基因型有2种:ddRR和ddRr,其比例分别为1/16和1/8。</p><p>3.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用其进行杂交育种,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p><p>A.AABB</p><p>B.AABb</p><p>C.aaBb</p><p>D.AaBb</p><p>[答案] C</p><p>4.用激光或亚硝酸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能诱导基因突变,激光或亚硝酸起作用的时间是有丝分裂的( )</p><p>A.分裂间期</p><p>B.分裂期的中期</p><p>C.分裂期的后期</p><p>D.各个时期</p><p>[答案] A</p><p>[解析] 诱变育种中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和化学方法(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由于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期,是复制差错造成的,所以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间期。</p><p>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p><p>B.人工诱导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p><p>C.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p><p>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p><p>[答案] B</p><p>6.下列不属于诱变育种实例的是( )</p><p>A.一定剂量的γ射线引起变异得到新品种</p><p>B.用一定剂量X射线处理青霉菌菌株获得高产菌株</p><p>C.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p><p>D.激光照射植物或动物引起突变得到新品种</p><p>[答案] C</p><p>[解析] A、B、D三项均是物理因素诱变的实例。玉米单株自交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是由于杂合子自交产生了性状分离。</p><p>7.人工诱导生物发生基因突变是创造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基因突变( )</p><p>A.易得大量有利突变体</p><p>B.可按计划定向改良</p><p>C.变异频率高,有利变异较易稳定</p><p>D.含A、B、C三项</p><p>[答案] C</p><p>8.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在F2中与两种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p><p>A.1/4</p><p>B.3/4</p><p>C.3/8</p><p>D.5/8</p><p>[答案] C</p><p>[解析] 以基因型AAbb和aaBB的两种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其中双显性个体占9/16,单显性各占3/16,双隐性占1/16。此题的亲本为单显性,F2中与两个亲本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均为3/16,这样共占6/16,即3/8。</p><p>二、非选择题</p><p>9.假如有两个纯种小麦品种,一种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种是矮秆(d)易染锈病(t)。用这两个小麦品种可培育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p><p>(1)这种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其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p><p>(2)杂交的F2代将出现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种表现型。</p><p>(3)杂交后代中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基因型是______。</p><p>[答案] (1)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p><p>(2)9 4 (3)ddTT</p><p>10.小麦品种是纯合子,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子(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子),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三代即可)</p><p>大家阅读了上文提供的高一生物下册第六章单元测试题,一定要对易错题及时做好笔记,祝大家考试顺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生物下册第六章单元测试题(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