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生物2份期末模拟试卷
<p>【摘要】小编建议:多做历年试题及模拟题,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熟以致快的目的,以使我们在考试时达到最佳临考状态。同时还可结合部分试题点评,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以下就是优学生物网为您推荐的,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p><p>一、 选择(每题2分,共30题)</p><p>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p><p>A.花开花落 B.北雁南飞 C.孔雀“开屏”D.潮涨潮落</p><p>2.下列各项中,哪项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 ( )</p><p>A.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B.能代谢和排出废物</p><p>C.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D.能生长和繁殖后代</p><p>3.下列生物与其所属的类群配对正确的是?</p><p>A.松树 种子植物 B.猎豹 脊椎动物</p><p>C.铁线蕨 苔藓植物 D.蚯蚓 脊椎动物</p><p>4.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p><p>A. 病毒 B.蘑菇 C.鱼化石 D.梨树</p><p>5.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p><p>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p><p>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p><p>6.每逢冬天,某鸟就会向温暖的南方飞去,到了春天再飞回,影响这种鸟的生态因素依次是</p><p>A.空气、光照B.温度、水分C.水分、空气D. 温度、光照 7.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p><p>① 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⑥喷药灭虫</p><p>A. ①②B.③⑤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p><p>8.把印有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p><p>A.b B.q C.d D.p</p><p>9.用显微镜的镜头观察物体时,所用的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5×,那么所观察的物体被放大了</p><p>A.10倍 B.45倍 C.250倍 D.450倍</p><p>10.小明和同学们一起探索鼠妇的生活环境,他们记录了各中环境中发现的鼠妇的数量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合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p><p>地点 鼠妇只数</p><p>水泥路上 0</p><p>水槽边的石头下 32</p><p>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20</p><p>干草地中 4</p><p>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p><p>11.下列各组器具,按其用途正确归为一类的是</p><p>A.放大镜、镊子、刀片 B.量筒、量杯、天平</p><p>C.烧杯、试管、解剖盘D.培养皿、镊子、试管</p><p>12.下列有关玻片标本制作的操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p><p>①盖上盖玻片 ②将生物材料放入水滴中 ③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p><p>A. ④②①③B. ④③②① C.①②③④ D. ③①②④</p><p>13.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p><p>A.线粒体 B.叶绿体C.细胞核D.线粒体和叶绿体</p><p>14、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细胞结构上看,这主要取决于 ( )</p><p>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p><p>15.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h,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h,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p><p>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p><p>16.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p><p>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p><p>17.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p><p>A.只有乙B.只有丙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p><p>18.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过后就会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p><p>A.机械组织 B.保护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p><p>19.黄瓜、胡萝卜、甘蔗、菠菜这些 植物供人们食用的部位分别属于</p><p>A.根、茎、叶、果实 B.果实、种子、叶、茎</p><p>C.果实、根、茎、叶、种子 D.种子、叶、茎、根</p><p>20.种子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更容易保存?</p><p>A.干燥、低温 B.潮湿、低温</p><p>.干燥、高温 D.潮湿、高温</p><p>21.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但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 )</p><p>A.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B.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p><p>C.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D.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p><p>22.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p><p>A.体积小 、排列紧密、细胞核大、分裂迅速</p><p>B.体积大,排列不够整齐</p><p>C.迅速增长,内有较大液泡</p><p>D.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核小、分裂迅速</p><p>23.竹子的茎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继续长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p><p>A.因为茎内没有维管B.因为茎内的维管束随着生长而退化</p><p>C.因为茎内维管束没有活跃的形成层</p><p>D.因为形成层产生的韧皮部和木质部细胞随茎的生长而退化</p><p>24.在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瓜籽,这是因为在西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 ( )</p><p>A.花粉 B.胚珠 C.子房 D.雌蕊</p><p>25.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p><p>①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p><p>③细胞核平分成两个A.②①③ B.①②③</p><p>C.①③② D.③①②</p><p>26.植物的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等现象时,最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 ( )</p><p>A.钾 B.磷 C.钙 D.镁</p><p>27.植物体在白天</p><p>A.只进行光合作用B.只进行呼吸作用</p><p>C.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p><p>D.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p><p>28.下列人类活动,可以保护生物圈的是</p><p>A.伐木毁林开辟农田 B.回收废旧电池</p><p>C.焚烧农作物的秸秆 D.围海造田植树</p><p>29.导致酸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p><p>A.自然现象 B.人口激增 C.生活用水 D.工业生产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氢氧化合物</p><p>30.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分别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问题。他们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了H2O和CO2,使它们分别称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了两组光合作用实验,如下图所示,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根据下列哪一组结果,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p><p>A.A物质全部为O2,B物质全部为18O2B.A物质全部为18O2,B物质全部为O2</p><p>C.A物质全部为O2,部分为18O2 D.B物质全部为O2,部分为18O2</p><p>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p><p>1.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p><p>(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p><p>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p><p>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p><p>出一个白亮的视野。</p><p>(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象;此时</p><p>必须转动图中标号为 的部件。</p><p>(3)观察时应先选用 物镜。(填“高倍”或“低倍”)</p><p>2.右图为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各部分的名称:</p><p> </p><p>(2)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p><p>叫[ ] ,起 和 作用。</p><p>(3)在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中有一层结构看不清楚,这层结构叫[ ] 。</p><p>(4)植物细胞中的叶是绿色的,主要是因为细胞中含有[ ] 。</p><p>(5)人体与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上不一样,但都具有 、 和 等基本结构,与人体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哪些特殊结构 、 和 。</p><p>3.据右边图回答问题。</p><p>(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进行 作用。</p><p>(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p><p>(3)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______此时把D打开。</p><p>(4)若用黑纸片将B装置罩上一(D处扎紧),绿色植物主要进行 作用,若向C瓶中加入 ,可观察到 现象。</p><p>4.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我国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每小题4分,共两题)</p><p>(1)分析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2)联系实际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方法。</p><p>三、探究与创新(总分8分,每空1分)</p><p>分别有六个装有豌豆种子的罐头瓶,其中1、2、3号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4、5、6号瓶放置在寒冷的地方,1、4号瓶不加水;2、5号瓶洒入少量清水;3、6号瓶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几天以后,只有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而其余的5个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请回答:1.缺乏温度条件的种子有:_______2.缺乏水分条件的种子有:_______3.缺乏空气条件的种子有:_______4.以上实验说明, 、 和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必须</p><p>的,缺一不可。</p><p>5.就豌豆的种子萌发的本身条件看:一是_______必须完整,二是_____必须肥厚。</p><p>生物七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二)</p><p>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p><p>1. 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p><p>A.猫 B.鲫鱼 C.蚕 D.麻雀</p><p>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p><p>A.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B.生物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D.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p><p>3. 有一生物的排尿量少,甚至不排汗,则此生物可能生活在</p><p>A.草原地带 B.沙漠地带 C.温暖地带 D.寒冷地带</p><p>4.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时,则在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p><p>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p><p>5.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p><p>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p><p>6.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p><p>A.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外层,质地坚韧B.细胞壁具有保持细胞内各种物质含量的稳定,维持细胞正常活动的作用C.细胞壁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果胶、蜡质等</p><p>7. 动植物在基本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不具有</p><p>A.细胞壁、染色体、液泡 B.细胞壁、叶绿体、液泡</p><p>C.叶绿体、染色体、液泡 D.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p><p>8. 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p><p>A.DNA就是脱氧核糖核酸 B. 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p><p>C. DNA和蛋白质都是遗传物质,只是DNA 的作用更重要</p><p>D. DNA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p><p>9. 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很大差异的原因是</p><p>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组织形成</p><p>10.下列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是</p><p>A.皮下脂肪 B.皮脂腺C.血液 D.真皮</p><p>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p><p>A.细胞→器官→组织→人体</p><p>B.细胞→器官→组织→体系→人体</p><p>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p><p>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p><p>12.将大米播种到地里,长不出幼苗的原因是</p><p>A.胚乳被破坏 B.胚被破坏</p><p>C.种皮被破坏 D.胚芽被破坏</p><p>13.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原理是 ( )</p><p>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 B.种子萌发需要避光</p><p>C.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D.防止风沙</p><p>1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p><p>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p><p>15.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无机盐是</p><p>A.含铁、锌、钙 B.含锰、钼、铜</p><p>C.含氮、磷、钙 D.含氮、磷、钾</p><p>16.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的部位是</p><p>A.根冠 B.成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p><p>17.木本植物的茎能够不断加粗,是因为有</p><p>A.筛管 B.导管 C.形成层 D.茎的全部</p><p>18.下列蔬菜中需要含钾无机盐较多的是</p><p>A.白菜 B.番茄 C.马铃薯 D.青菜</p><p>19.茎的韧皮部的组成是</p><p>A.筛管和导管 B.筛管和韧皮部</p><p>C.导管和木纤维 D.韧皮部和导管</p><p>20.发育为果皮和果实的结构分别是</p><p>A.胚珠和种子 B.种子和子房壁</p><p>C.子房壁和子房 D.子房和子房</p><p>21.下列各项中是种子而不是果实的是</p><p>A.玉米粒 B.西瓜子 C.葵花子 D.花生</p><p>22.在海尔蒙特的柳树栽培实验中,使柳树苗的重量大幅度增长的物质主要来自( )</p><p>A.柳树苗从土壤中吸收的大量水分</p><p>B.柳树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p><p>C.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p><p>D.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p><p>23.在叶的结构中,保卫细胞存在于</p><p>A.表皮B.栅栏层 C.海绵层 D.叶脉</p><p>24.蒜的叶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这主要是因为 ( )</p><p>A.叶内没有叶绿体 B.埋在土里的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p><p>C.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D.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p><p>25.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p><p>A.上下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C.角质层 D.叶脉</p><p>26.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p><p>A.适宜的氧含量 B.充足的空气</p><p>C.适量的水分 D.光照</p><p>27.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依次是 ( )</p><p>A.氧和有机物、光能和叶绿体、水和无机盐</p><p>B.二氧化碳和水、光能和叶绿体、氧和有机物</p><p>C.光能和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p><p>D.水和无机盐、二氧化碳和水、氧和有机物</p><p>28.在做“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实验前,要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p><p>A.使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p><p>B.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到叶绿体中</p><p>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到叶肉细胞中</p><p>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p><p>29.人们在饲养金鱼时,常常往鱼缸里放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主要目的是 ( )</p><p>A.水草可供鱼食用 B.水草能进化水质</p><p>C.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鱼生活 D.水草能增加鱼缸的美观</p><p>30.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p><p>A.只在种子里 B.只在叶片内</p><p>C.只在根系中 D.在植物体的各个活细胞中</p><p>3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p><p>A.只在白天 B.白天和黑夜都进行</p><p>C.只在黑夜 D.只在光下</p><p>3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p><p>A.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p><p>B.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p><p>C.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p><p>D.光合作用储藏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p><p>33.为提高室内作物产量,以下措施正确的是</p><p>A.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p><p>B.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提高温度</p><p>C.白天和夜晚都适当提高温度</p><p>D.白天和黑夜都适当降低温度</p><p>34.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绿色植物的</p><p>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p><p>35.绿色食品是指</p><p>A.绿颜色的营养食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p><p>C.经济附加值高的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p><p>36.植物叶片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p><p>A.气孔 B.角质层 C.表皮 D.保卫细胞</p><p>37.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是</p><p>①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②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物才能保持直立状态③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④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运输</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p><p>38.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植物的</p><p>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p><p>39.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发温室效应,这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p><p>A.人口剧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p><p>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p><p>C.大量生物种灭绝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p><p>40.某化工厂每天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为减少污染,周围应多种植的植物是( )</p><p>A.槐树和女贞 B.海豚和柠檬</p><p>C.芭蕉和法国梧桐 D.女贞和海桐</p><p>二、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p><p>1.下图表示叶的平面结构和叶在夏季一天中进行物质转化的两种生命活动情况,请分析回答:</p><p>(1)图中曲线a表示的生命活动是 ,该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主要在图中[ ] 和[ ] 。</p><p>(2)图中结构对曲线a所示生命活动的作用是:通过它 。</p><p>(3)曲线b与曲线a所表示生命活动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p><p>(4)曲线a与曲线b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具有 关系。</p><p>2.有一次小强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强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p><p>(1)你的问题: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p><p>(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p><p>(3)设计实验方案:</p><p>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分,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p><p>B.甲放在 下培养,把乙放在 处培养。</p><p>(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填“变”或“不变”)</p><p>(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p><p>3.下图是植物细胞分裂图,根据图回答:</p><p>(1)细胞分裂的进行顺序是 (用a、b、c表示)。</p><p>(2)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的是 图;染色体位于细胞两端的是 图,此时两端染色体数目 ;已形成两个新细胞核的是 图。</p><p>(3)细胞分裂过程中 的平均分配,对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p><p>4.根据下图回答问题:</p><p>(1)结构① 的功能是控制 的进出,保持 的相对稳定。</p><p>(2)结构② ,含有 物质,传递 。</p><p>(3)结构③ ,是进行 的重要场所。</p><p>(4)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 。</p><p>5.右图为花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填空:</p><p>(1)写出花的各部分的名称。</p><p>① ,② ,</p><p>③ ,④ ,</p><p>⑤ ,⑥ ,</p><p>⑦ ,⑧ ,</p><p>⑨ ,⑩ 。</p><p>(2)在观察花的结构时,用镊子由外向内依次摘下是 、 、</p><p>和 。</p><p>(3)在一朵花的结构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和 两部分,其中前者包括 和 两部分,后者由 、 和 组成。</p><p>三、请你分析(10分)</p><p>1. 下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3分)</p><p>(1)该图表示了光合作用的现象,你能简述它的实质吗?</p><p>(2)现在,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p><p>2. 科学探究是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的手段,“非典”(SARS)发生后,科学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投入了探索病因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回答有关问题:(7分)</p><p>资料A:①2月18日,国内权威机构宣布,找到了病原体为衣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细胞结构极为简单的生物)。②3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宣布,病原体是一种副黏液病毒。③3月25日,美国疾控中心和香港大学宣布,病原体是冠状病毒。不久,世界卫生组织的多个实验室陆续找到了冠状病毒。④4月12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和香港大学宣布,已分离出冠状病毒。⑤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是引起“非典”的病原体,因为把病人身上分离出的病毒接种到黑猩猩体内,发生了和人一样的非典型肺炎。</p><p>资料B:①5月23日深圳疾控中心与香港大学宣布,从果子狸体内分离出冠状病毒,基因测序表明,与人的SARS病毒有99%的同源性。②5月24日报道,农业部调查组从果子狸、蛇等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与人的SARS病毒的基因完全一致。③专家指出:“非典”病毒来自野生动物。</p><p>(1)分析资料A,请你概括出他们在探究前会提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他们先后宣布各自得出的结论,目的是什么?</p><p>(2)科学探究要讲究方法,用正确的方法,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请你从资料A中指出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什么?分析资料A,你能感受到作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科学精神?</p><p>(3)若资料B的结论得到确认,对人类有何启示?请你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上谈谈自己的看法。</p><p>生物七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二)</p><p>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p><p>1.C 2.D 3.B 4.D 5.D 6.C 7.B 8.C 9.C 10.D 11.D 12.B 13.A 14.A 15.D 16.B 17.C 18.C 19.B 20.C 21.B 22.D 23.A 24.C 25.B 26.D 27.C 28.A 29.C 30.D 31.B 32.A 33.B 34.C 35.D 36.A 37.D 38.C 39.B 40.D</p><p>二、非选择题</p><p>1.(1)光合作用 2 栅栏组织 3 海绵组织 (2)运来需要的水,运走制造的有机物 (3)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4)相对独立,相互依存</p><p>2.(1)光 (2)光 (3)阳光 黑暗 (4)变 不变 (5)光</p><p>3.(1)a、b、c(2)a b 相等 (3)染色体</p><p>4.(1)细胞膜 细胞内外物质 细胞内部环境 (2)细胞核 遗传 遗传信息 (3)细胞质 生命活动 (4)④ 细胞壁</p><p>5.(1)花药 花丝 雄蕊 柱头 花柱 子房 雌蕊 花瓣 花萼 花托 (2)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 (3)雄蕊 雌蕊 花药 花丝 柱头 花柱 子房</p><p>三、请你分析</p><p>1.(1)(1分):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2)(2分):一方面,人类大量使用燃料,尤其是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使得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超过了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1分);另一方面,大量的森林被破坏,使得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大幅度减少(绿色植物调节碳氧平衡的能力降低)(1分)。</p><p>2.(1)(1)(2分):提出的共同问题是:引起“非典”的病原体究竟是哪种微生物?(1分)宣布各自得出的结论,目的是进行表达和交流。(1分)</p><p>(2)(2分):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把从病人身上分离出的病毒接种到黑猩猩体内,黑猩猩感染了和人一样的非典型性肺炎(或动物实验法、比较实验法)。(1分)作为科学工作者,应具备不妄从、不轻信,要从实际出发,严谨求实,不断进取,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1分)</p><p>(3)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人类不能以主宰者自居,要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利。②要充分认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与之和平共处,要懂得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③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道德意识,尊重自然规律,自觉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④增强法律观念,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不捕、不售、不吃野生动物。⑤保护森林,让野生动物有良好的生存环境。(3分,至少写出三点,每点1分)</p><p>生物七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一)</p><p>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p><p>1.D 2.A 3.B 4.C 5.C 6.D 7.B 8.B 9.D 10.B 11.B 12.A 13.D 14.D 15.D 16.A 17.B 18.B 19.C 20.A 21.C 22.A 23.C 24.B 25.A 26.B 27.D 28.B 29.D 30.A</p><p>二、填空题</p><p>1.(1)②①③④ (2) 8 (3) 低倍</p><p>2.(1)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2) 细胞壁 保护 支持 (3) 细胞膜 (4) 叶绿体</p><p>(5)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p><p>3.(1)光合作用 (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插入C瓶中</p><p>(3)二氧化碳 (4)呼吸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p><p>二、(1)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物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土四起;森林面积减少,防风固沙能力下降。</p><p>(2)积极营造防护林,并妥善保护;保护草原,控制牲畜的数量;退耕还林还草。</p><p>三、答案:1、456 2、14 3、36 4、适宜的温度 足够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5、胚 子叶</p><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