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第五章第三节
<p>一、指导思想:</p><p>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及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刻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生命活动,都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包括三个知识点:1.反射的概念;2.反射弧的构成;3.反射的类型。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只能观察到外在表现,而对内在的本质活动理解起来则较抽象,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p><p>另外,反射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现象。但是学生对于什么是反射没有具体而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不清楚反射是如何形成的。另外这一节的知识结构比较抽象,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容易分散,再加上学校生物学实验器材不够全面,也没有实验田,有的实验难以让学生亲自完成,这样仅仅借助多媒体做教学辅助,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至始至终的保持兴趣昂然的状态是我思考最多的也是觉得最难的问题之一。</p><p>因此我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教学中应通过另一种方式巧妙得设计利用好动手实验、亲自品尝、开展活动、参与表演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本着“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的思想。以学生所见的、亲身体验过的、大家都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情境)为素材,引领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将其变为理论知识,最后使用多媒体图片和动画演示让抽象的知识结构表现得更形象化。</p><p>二、教学目标</p><p>1.知识目标</p><p>(1)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概述出反射的概念。</p><p>(2)描述反射弧的结构。</p><p>(3)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p><p>(4)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p><p>2.能力目标</p><p>(1)通过实验活动,提高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2)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学会归纳总结获取知识的能力。</p><p>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p>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与探究以及对事物的观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p><p>三、教学重点</p><p>(1)反射的概念。</p><p>(2)反射弧的结构。</p><p>(3)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p><p>四、教学难点</p><p>反射弧的结构</p><p>五、教法与学法</p><p>实验法、观察法 、分析法</p><p>六、教学手段</p><p>多媒体课件</p><p>七、教学过程</p><p>创设问题情境:屏幕出现电闪雷鸣的图片和声音。试问学生:假如你正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有什么反应?其实人体对外界所作出的各种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的,那么神经系统是怎样进行调节的呢?(引入课题)</p><p>指导学生进行膝跳反射实验:两人为一组,互换角色做实验,教师巡视学生的实验过程。</p><p>要求:观察扣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p><p>分析并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p><p>(1)为什么我的实验没有成功?</p><p>(2)我本来不想让小腿跳起来,可还是跳起来了?</p><p>举例类似的反射例子:眨眼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等。</p><p>讨论:</p><p>这几种反射有什么共同特点?</p><p>引出反射的概念。</p><p>[质疑]:含羞草的叶片被碰触后会迅速合拢,这种现象是否属于反射?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而趋向有利刺激,这是否属于反射?</p><p>举例课堂中提到过的反射例子基于之上,让学生再举出在日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反射例子。屏幕上显示几种反射例子(眨眼反射、膝跳反射、公鸡报晓、望梅止渴、吃梅止渴、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小狗学算数、鹦鹉学舌、大雁南飞、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p><p>引导学生分析反射的实例得出反射的类型。品尝:梅</p><p>引出:吃梅止渴、望梅止渴、</p><p>谈梅止渴等反射活动。</p><p>学生回答</p><p>说明有些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p><p>就能完成的反射──简单反射。</p><p>有些反射是必须有大脑的参与的──复杂反射。</p><p>师生共同分析区分人与动物的反射。</p><p>引用生活中的学生较熟悉的实例,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p><p>亲自体验调动学生的兴趣。</p><p>小结</p><p>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p><p>反射的完成要通过哪些神经结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