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0:42

高一生物教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p>高一生物教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p><p>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一节。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遗传的细胞基础(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等),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p><p>二、说教学目标</p><p>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本节教学目标:</p><p>1.知识目标:(1) 说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p><p>(2) 通过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2.能力目标:</p><p>(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2)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p><p>(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p><p>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p><p>(1)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体会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p><p>(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p><p>(3)体验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生物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p><p>三、说教学重点难点:</p><p>为了使学生能较顺利用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p><p>教学重点:(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p><p>(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p><p>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p><p>四、说教法</p><p>众所周知,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者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法上我主要体现启发式的理念,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同时我还采取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2、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p><p>五、说学法</p><p>我们常说:现在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我主要采取一下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及课下活动,既发挥了集团军的作用,学生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我还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探究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p><p>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p><p>六、说教学过程</p><p>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基础上,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四个环节:</p><p>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导入新课</p><p>首先让学生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说出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然后教师引导: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呢?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p><p>第二环节:学习新知(自主探索,解决问题)</p><p>1、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p><p>●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p><p>●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p><p>●学生讨论:(略)</p><p>●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p><p>●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p><p>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p><p>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设计的意图何在?以学案的形式,事先印发给学生:</p><p>实验步骤现象结论设计意图</p><p>分 析</p><p>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p><p>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p><p>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注射到小白鼠体内</p><p>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注封到小白鼠体内</p><p>(以上空白地方由学生填写)</p><p>●质疑: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认为在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p><p>●学生讨论、交流:(略)</p><p>●多媒体展示,[美]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p><p>预测:哪一种情况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为什么?</p><p>实际:只有加入DNA, 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大。</p><p>结论1:转化因子DNA, DNA是遗传物质。</p><p>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p><p>设疑: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时怎样观察?</p><p>引导提问:①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构成? ②旁栏思考题: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用144C和18O等同位素,行吗?</p><p>读图、分析:(挂图)</p><p>◆结论2: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DNA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p><p>4、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p><p>投影一道探究性试题:</p><p>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草叶,但两者致病病斑不同,如下图,结合图中(a),(b)、(c)三个实验结果,各说明什么问题?整个实验说明什么?</p><p>◆结论3: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p><p>第三环节:课堂小结,强化认识</p><p>(1)和学生共同整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p><p>(2)对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给予高度赞许,并教育学生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p><p>第四环节:练习巩固</p><p>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 ,我安排学生课后要完成教材P46的练习。</p><p>七、说板书设计</p><p>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1、实验材料的探究:</p><p>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p><p>3、噬菌体的侵染实验:</p><p>4、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p><p>5、小结:</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生物教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