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8:44

生物高二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p>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以下是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高二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优学生物网一直陪伴您。</p><p>1、菌种: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p><p>2、实验原理:</p><p>(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p><p>(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p><p>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p><p>(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p><p>3、泡菜的制作:</p><p>①将新鲜蔬菜预先处理成条状或片状。</p><p>②泡菜盐水按清水和盐为4:1质量比配制煮沸冷却备用。</p><p>③预处理的新鲜蔬菜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香辛料等佐料,并继续装至八成满。</p><p>④倒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浸没全部菜料。</p><p>⑤盖上泡菜坛盖子,并用水密封发酵,发酵时间受到温度影响。</p><p>4、检测亚硝酸盐的步骤注意:</p><p>a、配制标准显色液的步骤是:</p><p>①用刻度移液管吸取体积0.2、0.4、0.6、0.8、1.0、1.5mL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管中,另取1支比色管为空白对照。</p><p>②向各管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分钟。</p><p>③向各管加入1、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p><p>b、比色的步骤是:</p><p>①将40mL滤液移入50mL比色管中并编号。</p><p>②分别加入2、0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1.0mL的N-1-萘基乙二胺盐酸溶液,定容到50mL,混匀静置15min。</p><p>③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显色液比较,记录亚硝酸盐含量。</p><p>④计算样品滤液(40mL)中亚硝酸盐含量。计算公式是: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取样量(40mL滤液质量kg)。</p><p>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情况分析:</p><p><table><tbody><tr><td>发酵时期</td><td>乳酸菌</td><td>乳酸</td><td>亚硝酸盐</td></tr><tr><td>发酵初期</td><td>少(有氧气,乳酸菌活动受到抑制)</td><td>少</td><td>增加(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td></tr><tr><td>发酵中期</td><td>最多(乳酸抑制其他菌活动)</td><td> </td><td>下降(硝酸盐还原菌受抑制,部分亚硝酸盐被分解)</td></tr><tr><td>发酵后期</td><td>减少(乳酸积累,PH下降,抑制其活动)</td><td> </td><td>下降至相对稳定(硝酸盐还原菌被完全抑制)</td></tr></tbody></table></p><p>知识点拨:</p><p>1、制作泡菜时的注意问题:泡菜坛的选择标准:是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否则容易引起蔬菜腐烂。</p><p>2、亚硝酸盐含量升高是因为蔬菜组织和细菌内硝酸还原酶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亚硝酸盐含量降低的原因是硝酸还原酶活性减弱,亚硝酸盐还原减少并且被微生物利用。</p><p>知识拓展:</p><p>1、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生产酸奶的是乳酸杆菌。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均有,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型微生物。</p><p>2、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mg/kg;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mg/kg以上,所以尽量少吃咸菜;亚硝酸盐在人体胃内易变成亚硝胺。</p><p>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生物高二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物高二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