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8:19

高二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测试题(2023)学年

<p>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测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选择题(共60分)</p><p>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阳光、空气和水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p><p>B.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p><p>C.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p><p>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p><p>2.(2023泰州模拟)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p><p>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传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p><p>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p><p>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p><p>3.(2023浙江理综,6)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p><p>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p><p>一引起的</p><p>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p><p>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p><p>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p><p>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p><p>4.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是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p><p>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p><p>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p><p>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p><p>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p><p>5.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p><p>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p><p>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p><p>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p><p>D.a与c为竞争关系</p><p>6.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p><p>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p><p>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p><p>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p><p>7.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p><p>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p><p>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一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p><p>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p><p>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p><p>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p><p>9.右图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p><p>10.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p><p>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p><p>11.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 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p>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互利共生</p><p>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p><p>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和O2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p><p>12.(2023广东文基)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p><p>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p><p>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p><p>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p><p>13.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数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p><p>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p><p>C.水蚤下降 D.乌鱼上升</p><p>14.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p><p>B.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p><p>C.蛇处于多个不同的营养级</p><p>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p><p>15.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p><p>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p><p>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p><p>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p><p>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p><p>16.下图所示系统为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p><p>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p><p>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p><p>内会明显变大</p><p>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p><p>17.在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p><p>A.这个小岛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小型益鸟是第三营养级</p><p>C.在该岛上的食物网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p><p>D.这个小岛上的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p><p>18..(2023海南生物,20)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p><p>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p><p>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p><p>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p><p>19.(2023全国Ⅱ,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p><p>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p><p>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p><p>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p><p>20.(2023广东卷,14)右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p><p>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p><p>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p><p>21.(2023广东生物,15)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p><p>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是植物</p><p>22.(2023海南卷,2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p><p>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p><p>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p><p>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p><p>23.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p><p>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该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p><p>C.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p><p>D.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p><p>2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能进行①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p>B.能进行②或者③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p><p>的消费者</p><p>C.分解者不能进行①过程</p><p>D.分解者可以进行②或者③过程</p><p>2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p><p>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p><p>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环境、</p><p>分解者</p><p>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p><p>生产者绿色植物</p><p>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p><p>26.下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的能量。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当鼠全部被消灭后,鹰至少要获得0.01Q1的能量</p><p>B.人类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第一营养级能量</p><p>C.可通过标志重捕法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p><p>D.当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鼠的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0</p><p>27. 某生态系统中有鹿、蛇、猫头鹰、草、兔、鼠等生物,不能使猫头</p><p>鹰数量增多的因素是( )</p><p>A.蛇减少 B.草增多 C.鹿减少 D.蛇增多</p><p>28.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p><p>A.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p><p>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p><p>C.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p><p>D.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p>29.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p><p>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p><p>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p><p>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p><p>30.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p><p>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p><p>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p><p>二、填空题(共40分)</p><p>31.下面表格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相应动物有关表格中的?表示该动物胃中含有上面的生物),请据表分析回答:</p><p>(1)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p><p>(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平均为10%,那么,若</p><p>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023kJ,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p><p>________。</p><p>(3)鹰处于第五营养级的食物链有________条。</p><p>(4)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p><p>(5)要使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2.(2023海南卷,28)</p><p>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某个</p><p>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p><p>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问题:</p><p>(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____;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p><p>(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________(增强、不变、减弱)。</p><p>(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贮存的能量________(能、不能)传递给植物。</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测试题,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测试题(2023)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