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必修3生物第四章同步练习:种群数量的变化
<p>营养关系和成境关系在生物群落中具有最大的意义,是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础。以下是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二年级必修3生物第四章同步练习,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优学生物网一直陪伴您。</p><p>一、选择题</p><p>1.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模型主要不是为了</p><p>A.单纯计算种群在一定时间的个体数量 B.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p><p>C.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D.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p><p>2.建立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模型一般不需要</p><p>A.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p><p>B.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据形式,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表达</p><p>C.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对生物模型(公式或曲线)进行检测或修正</p><p>D.进行对照实验</p><p>3.生物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的理想条件不包括</p><p>A.物种的繁殖能力强 B.食物和生存空间充裕 C.气候适宜 D.没有敌害</p><p>4.一般来说,一种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p><p>A.总是相同 B.总是不同 C.总是波动 D.总是上升的或下降的</p><p>5.大熊猫活动地区,大熊猫的K值正在变小,其主要原因主要不是</p><p>A.大熊猫本身的适应性正在减弱 B.大熊猫生活的区域范围正在大大缩小</p><p>C.大熊猫的专项食物正在大幅减少 D.大熊猫栖息的环境正在遭到不断的破坏</p><p>6.S型种群增长曲线表示</p><p>A.种群在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状态</p><p>B.种群在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种群数量趋于继续增长趋势</p><p>C.种群在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种群数量趋于下降趋势</p><p>D.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的曲线</p><p>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鲸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鲸的种群数量又急剧下降,有的甚至濒临绝灭,其原因主要是</p><p>A.海洋气候的变化 B.海洋生态环境不利变化</p><p>C.天敌和疾病的增加 D.人类捕鲸活动的加剧</p><p>8.在下列哪种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呈J型增长曲线增长</p><p>A.在实验室或自然界理想条件下 B.在适宜条件下,空间条件受到限制</p><p>C.在适宜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 D.在适宜环境有了天敌的出现</p><p>9.呈J型增长曲线增长的种群,其种群特征没有</p><p>A.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年龄组成呈金字塔型C.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条件充裕 D.种内斗争剧烈</p><p>10.关于种群S型增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此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的变化与食物的关系B.此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p><p>C.各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相同的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和影响</p><p>11.当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较适宜地区后,该种群数量会发现变化,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p><p>C.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保持不变 D.新的物种种群在此新的环境中有它一定的K值</p><p>二、非选择题</p><p>12.假如有几只老鼠由觅食而迁离到一个新的空间,并在那里定居下来了。开始时,此鼠群的增长很缓慢,后来逐渐加快。达到一定的种群密度后,又突然减慢,直至增长停止了,呈现S型增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p><p>⑴从图中a~b看,此鼠种群数量增长缓慢, 主要原因可能是开始阶段此鼠群的基数 , 幼鼠 ,产生后代个体数 。</p><p>⑵从图中c开始,此鼠群数量迅速增长,鼠群进入</p><p>快速 期。 ⑶从图中d开始,鼠群的数量增长受到抑制,其原因 年数 可能是此栖息地的 有限,从而导致 加剧。</p><p>⑷e点时,鼠群数量增长趋于稳定,保持在一个 水平上,这个数量水平可称之为 。</p><p>⑸曲线中可见,当鼠群增处于1/2K值水平时,鼠群的增殖速度最快,当鼠群处于K值时,其 等于 ,增殖速度等于 。</p><p>⑹当地居民发现鼠患时,大力捕杀老鼠,努力断绝鼠群的食物源,减少鼠群的活动空间,设法降低鼠群的 。</p><p>13.调查某草原的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p><p>① 选取40cmX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p><p>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p><p>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p><p>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p><p>14.假如在某一理想的生态系统中,有一个梅花鹿的种群原有125只,到第二年增长到180只,若设在7年内按此增长率不变,那么</p><p>⑴7年后该梅花鹿种群数量应为 只。</p><p>参考答案</p><p>[双基提要]</p><p>1.营养充分 空间足够 无敌害 生物 2.J型 S型 时间 种群的个体数量 增长趋势 3.Nt=N0t 资源</p><p>种内斗争 出生率 死亡率 S型 4.环境容纳量 K值</p><p>5.人类活动 决定性 6.问题(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结论</p><p>[巩固练习]</p><p>1.A. 2.D. 3.A. 4.B. 5.A. 6.A. 7.D. 8.A.</p><p>9.D. 10.B. 11.A.</p><p>12.⑴少 多 少 ⑵增长 ⑶食物和生存空间 种内斗争 ⑷相对稳定 K值 ⑸出生率 死亡率 0 ⑹K值(或环境容纳量)</p><p>13.① 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cm100cm。 ② 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 ③ 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p><p>14.⑴2023 ⑵N1=180 N2=259 N3=373 N4=573 N5=774 N6=2023 N7=2023</p><p>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中二年级必修3生物第四章同步练习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