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8:09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个体的稳态

<p>【摘要】鉴于大家对优学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生物教案:生物个体的稳态,供大家参考!</p><p>本文题目:高二生物教案:生物个体的稳态</p><p>第2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p><p>一. 选择题</p><p>1.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生长素无关的是</p><p>A. 果树的修芽剪枝 B. 移栽花卉时剪去部分枝叶</p><p>C. 人工培育无子番茄 D. 为提高棉花产量而摘心打顶</p><p>2. 用100ppm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p><p>A. 此浓度只对小麦起作用</p><p>B. 此浓度只对双子叶杂草起作用</p><p>C. 小麦和双子叶杂草对此浓度的敏感性不同</p><p>D. 此浓度对小麦和杂草都有抑制作用</p><p>3.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 遭到破坏,必将引起</p><p>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儿童患佝偻病</p><p>C. 细胞代谢紊乱 D. 成年人患肌无力病</p><p>4. 在反射弧中,能够对刺激起分析综合作用的是</p><p>A. 传出神经 B. 感受器 C. 效应器 D. 神经中枢</p><p>5. 与植物体内的类固醇属于同类物质的是</p><p>A. 纤维素 B. 胰岛素 C. 叶绿素 D. 性激素</p><p>6. 扦插时,保留幼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成活,这是因为幼芽和幼叶</p><p>A. 能迅速生长 B.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p><p>C. 能产生生长素 D. 储存较多的有机物</p><p>7. 将4株长势相似并具有顶芽的健壮植物,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其中侧芽能发育成枝条的是</p><p>A. 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块琼脂小块</p><p>B. 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块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p><p>C. 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琼脂</p><p>D. 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p><p>8. 甲亢病人情绪易激动,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能够</p><p>A. 促进新陈代谢 B.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p><p>C. 促进生长发育 D. 压迫神经</p><p>9 . 吃糖1h 后,与开始时相比,在下列血管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p><p>A. a血管的胰蛋白酶 B. a血管的胰淀粉酶</p><p>C. b血管的胰岛素 D. b血管的胰高血糖素</p><p>10. 下图是燕麦胚芽鞘尖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定量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下列对测定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p><p>A. 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 光照引起生长素向下运输</p><p>C.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 光照促进生长素的合成</p><p>11. 在方形暗箱内罩有1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个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暗箱能转动,花盆不动),保持每15min匀速转1周。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p><p>12.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该过程的高级中枢 是</p><p>A. 语言中枢 B. 身体感觉中枢 C. 身体运动中枢 D. 以上3项都是</p><p>13.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p><p>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p><p>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p><p>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p><p>14.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媒介是</p><p>A. 酶 B. 激素 C. 带电离子 D. 递质</p><p>15. 神经兴奋在细胞间传递的特点和条件分别是</p><p>①单向传递 ②双向传递 ③有突触小体 ④有蛋白质载体</p><p>⑤由ATP提供能量 ⑥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p><p>⑦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p><p>A. ①④⑤⑦ B. ①③④⑦ C. 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③⑤⑥</p><p>16.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p><p>①调节人体高级神经活 动的中枢是大脑皮层</p><p>②调节人体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是脑和脊髓</p><p>③语言中枢是人体大脑皮层中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p><p>A. ①③ B. ② C. ①② D. ②③</p><p>17. 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p><p>A. a、b处 B. a、b、c处 C. b、c、d 、e处 D. a、b、c、d、e处</p><p>18. (多选)下图为突触结构模 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p><p>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p><p>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p><p>D.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p><p>19. (多选)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p><p>B. 糖尿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p><p>C.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p><p>D. 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p><p>20. (多选)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 ,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组别 甲 乙 丙</p><p>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p><p>细胞分裂素(浸泡浓度) 0ppm 2ppm 0ppm</p><p>A.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p><p>B. 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p><p>C. 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p><p>D. 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p><p>二、非选择题</p><p>21.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回答:</p><p>⑴甲 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将 ,这一现象说明 。</p><p>⑵图乙中,胚芽鞘D能否发生C的现象? 。</p><p>⑶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只能是 ,运输方式是 。</p><p>22. 下图为某种反射示意图,请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p><p>⑴电激(即用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电激B,结果A有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的A是 ,E是 。突触的结构由 构成。</p><p>⑵用有关字母和箭头写出神经冲动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 。</p><p>⑶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试验方案,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相邻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并预期可能的结果及结论。</p><p>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p><p>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b.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p><p>方法步骤: 。</p><p>结果和结论: 。</p><p>⑷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 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是 (选填单向或双向)的,决定这一传导特 点的主要原因是 。</p><p>23. 下图1表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导的过程,图2是图1中⑤结构的部分放大。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p><p>⑴图1中的③④⑤共同构成 。</p><p>⑵②结构中所含的传递信息的物质称为 。</p><p>⑶构成⑤结构的基本骨架是 。</p><p>⑷静息时,⑤结构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当⑤结构受到刺激后,由于对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两侧电位发生改变,产生 。</p><p>24. 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据图回答:</p><p>⑴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 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 的活性而实现的。</p><p>⑵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 作用。</p><p>⑶遗传上的矮生性状通常是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使植物体缺少合成赤霉素的酶,所以,可采用外加 的方法使植株明显增高,但常表现出叶色偏黄,可通过增施 肥解决。</p><p>25.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⑴请写出下列标号的名称:① ,④ 。</p><p>⑵反应阶段为 (填字母),I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 。</p><p>⑶当用同一抗原刺激⑤时,⑤就会 ,形成大量的 ,产生更强的 。</p><p>26.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⑴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 。</p><p>⑵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在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 。</p><p>⑶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⑷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 。</p><p>答案</p><p>选择题:</p><p>1~5 BCCDD 6~10 CABDC</p><p>11~15 BDADD 16~17 AC</p><p>18、 AC 19、BCD 20、BCD</p><p>非选择题:</p><p>21. ⑴向左弯曲生长 生长素由胚芽鞘的上端向下端运输</p><p>⑵不能</p><p>⑶从形态学上端到下端 主动运输</p><p>22. ⑴效应器 感受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p><p>⑵EDCBA</p><p>⑶a.方法步骤:电刺激①处,观察A的变 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p><p>结果和结论:若A有反应,且②处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p><p>方法步骤:先电刺激①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p><p>结果和结论:若两 次试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如第二次观测的①处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p><p>⑷单向 冲动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单向的</p><p>23. ⑴突触 ⑵神经递质 ⑶双层磷脂分</p><p>⑷外正内负 钠离子 兴奋或抑制</p><p>24. ⑴抑制 酶 ⑵协同 ⑶赤霉素 氮</p><p>25. ⑴造血干细胞 效应T细胞</p><p>⑵E、F、G、H 球蛋白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p><p>⑶增殖、分化 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 特异性免疫</p><p>26. 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p><p>⑵皮肤 皮肤排汗</p><p>⑶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p><p>⑷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p><p>【总结】2023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优学生物网也会为您收集更多更好的文章,希望本文高二生物教案:生物个体的稳态能给您带来帮助!下面请看更多频道:</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生物教案:生物个体的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