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生物新学期教学计划模板
<p>有计划学习要比无计划学习好得多,其好处更是数不胜数的,优学生物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初一年级生物新学期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选择!</p><p>一、指导思想</p><p>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p><p>二、教学任务</p><p>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七年级下册)。</p><p>三、具体措施:</p><p>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p><p>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p><p>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p><p>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p><p>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p><p>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p><p>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p><p>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p><p>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p><p>四、教学要求</p><p>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p><p>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p><p>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p><p>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p><p>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p><p>五、教学进度</p><p>本学期总课时为34课时,每周2课时。</p><p>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p><p>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p><p>第8章人的生殖和发育(6课时)</p><p>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生命第1周</p><p>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第2周</p><p>第三节 人体概述第3周</p><p>第9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6课时)</p><p>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第4周</p><p>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第5周</p><p>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第6周</p><p>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9课时)</p><p>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第7周</p><p>第二节 血液循环第8周</p><p>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第9周</p><p>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第10周</p><p>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第11周</p><p>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3课时)</p><p>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第12周</p><p>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第13周</p><p>第12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6课时)</p><p>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第14周</p><p>第二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第15周</p><p>第三节人体的感知信息第16周</p><p>第13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4课时)</p><p>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第17周</p><p>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第18周</p><p>复习:10课时</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年级生物新学期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