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2
<p>一、指导思想</p><p>紧扣基础、科学训练;整合知识、完善网络;强化方法、提升能力。复习策略: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以其他资料为辅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科学进行专题复习,专题划分要科学,精心组编习题,优化专题训练,适时进行学科内综合训练和理综训练,通过训练、检测、讲评、解析和补充,大幅度地提高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二、目标</p><p>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p><p>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p><p>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p>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p><p>三、二轮复习的时间:三月初—五月中旬 (约10周)</p><p>四、二轮复习的主要内容</p><p>专题一 细胞</p><p>第1讲 细胞的结构基础</p><p>第2讲 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p><p>第3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p><p>专题二 细胞的代谢</p><p>第1讲 酶与ATP</p><p>第2讲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p><p>专题三 遗传、变异和进化</p><p>第1讲 遗传的物质基础</p><p>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p><p>第3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p><p>专题四 生命活动的调节</p><p>第1讲 植物激素的调节</p><p>第2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第3讲 内环境稳态和免疫</p><p>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p><p>专题六 实验与探究</p><p>第1讲 课本实验的复习</p><p>第2讲 常考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的归纳</p><p>专题七 生物技术与实践</p><p>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运用</p><p>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运用</p><p>第3讲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p>第4讲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p><p>五、二轮复习建议</p><p>1、回归教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p><p>以课本为核心,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重要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方法等要背熟,学会用生物学语言答题。</p><p>关注教材中的图解,新教材插图数量与老教材相比增加了一倍以上,认真分析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生物学过程和原理。如细胞分裂图、光合作用过程图、遗传系谱图、能量流动图、食物链图、物质循环图、中心法则、神经调节图、负反馈图等。学会不同信息形式间的转换。</p><p>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将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p><p>2、解题能力的训练</p><p>训练要突出综合性。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难度不易太大,以中档题为主。每个专题要进行矫补训练,及时查缺补漏。</p><p>选择题在理综生物部分占36分,试题难度不大,但所涉及的知识点多,而且考得很细,要想得满分也不容易。我们的做法是由备课组老师收集整理</p><p>高考真题和各种模拟试题中的易错题,编制成6题一组,在二轮复习阶段每天练一组。以便形成良好的题感和条件反射。</p><p>实验题的训练。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实验题不仅分值比例大,而且呈现形式愈加灵活多样, 且常作为高考理科综合卷的压轴题,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生物实验考查主要集中在代谢、遗传、调节等内容,实验推理和评价是体现高考试题难度的主要题型。复习时要将有关实验思想、实验原理、器材药品使用、实验步骤、结果分析及实验设计与有关知识复习结合起来。要重视典型探究实验的操作,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实验,通过这几个典型探究实验的操作与复习,掌握探究实验和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由于高考试题“不拘泥于大纲”,素材可来源于生产、生活、环保、新科技成果等课外知识,也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活动,即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因此,要重视研究性学习和“现学现用”的实验探究方法,将试题中出现的情景与课本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复习,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可操作性的原理、概念和方法的“探究点”,提高探究学习能力。</p><p>信息题的训练。信息题又叫新情景题是高考生物的主要题型之一。这类试题常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学生提供资料信息,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征,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重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表达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备受高考命题组青睐,因此在备考中对此类试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p><p>计算题的训练。在高考生物试题中涉及到的计算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与蛋白质、DNA相关的计算;根据光合呼吸反应式的计算;遗传概率计算,基因频率的计算;能量流动相关的计算等。</p><p>理科综合的训练。精选难度适中的理科综合试卷进行限时训练,注重时间分配,应用专业术语规范答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并不是知识没有掌握,而是不注意答题的规范,这种非知识性的失分是非常可惜的,也是可以纠正的。例如老生常谈的错别字、叙述不清、答题不完整、格式不规范、答非所问或画蛇添足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工作应常抓不懈,这也是后期备考的重点之一,它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而且对于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p><p>总之,第二轮复习是全程高考复习中最关键的一环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p><p>只要我们目标坚定,努力探索,注重教材知识整合和解题能力提升,就一定会取得成功。</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