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
<p>对人类来说,生物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生物下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p><p>1、培养基的分类和应用</p><p><table><tbody><tr><td><p>划分标准</p></td><td><p>培养基种类</p></td><td><p>特点</p></td><td><p>用途</p></td></tr><tr><td rowspan="3"><p>物理性质</p></td><td><p>液体培养基</p></td><td><p>不加凝固剂</p></td><td><p>工业生产</p></td></tr><tr><td><p>半固体培养基</p></td><td><p>加凝固剂,如琼脂</p></td><td><p>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p></td></tr><tr><td><p>固体培养基</p></td><td><p>加凝固剂,如琼脂</p></td><td><p>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p></td></tr><tr><td rowspan="2"><p>化学组成</p></td><td><p>天然培养基</p></td><td><p>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p></td><td><p>工业生产</p></td></tr><tr><td><p>合成培养基</p></td><td><p>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p></td><td><p>分类、鉴定</p></td></tr><tr><td rowspan="2"><p>目的用途</p></td><td><p>选择培养基</p></td><td><p>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p></td><td><p>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p></td></tr><tr><td><p>鉴别培养基</p></td><td><p>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p></td><td><p>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p></td></tr></tbody></table>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p><p><table><tbody><tr><td><p>比较项目</p></td><td><p>消毒</p></td><td><p>灭菌</p></td></tr><tr><td><p>条件</p></td><td><p>使用较为温和的理化方法</p></td><td><p>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p></td></tr><tr><td><p>结果</p></td><td><p>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p></td><td><p>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p></td></tr><tr><td><p>适用</p></td><td><p>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服和手</p></td><td><p>微生物的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p></td></tr><tr><td><p>常用方法</p></td><td><p>煮沸消毒法(如在100℃,煮沸5~6 min)、巴氏消毒法(如在80℃,煮15 min);使用酒精、氯气、石炭酸等化学药剂进行消毒</p></td><td><p>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p></td></tr></tbody></table></p><p>3、三种常用灭菌方法的比较</p><p><table><tbody><tr><td><p>灭菌方法</p></td><td><p>灭菌条件</p></td><td><p>灭菌时间</p></td><td><p>适用材料或用具</p></td></tr><tr><td><p>灼烧灭菌</p></td><td><p>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p></td><td><p>直至烧红</p></td><td><p>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p></td></tr><tr><td><p>干热灭菌</p></td><td><p>干热灭菌箱内,160~170℃</p></td><td><p>1~2 h</p></td><td><p>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p><p>和金属用具等</p></td></tr><tr><td><p>高压蒸汽灭菌</p></td><td><p>100kPa,121℃</p></td><td><p>15~30 min</p></td><td><p>培养基等</p></td></tr></tbody></table>4、微生物的纯化培养</p><p>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和纯化微生物两个阶段,纯化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p><p>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就可以得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p><p>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p><p>5、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p><p>(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p><p>①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菌株。</p><p>②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统计菌落数目和显微镜直接计数。</p><p>③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p><p>(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p><p>①实验原理</p><p align="center"></p><p>即: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p><p>②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p><p>高二生物下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点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二生物知识点请继续关注优学生物网高中频道!</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