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生物必修1第二章教学计划: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p>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年级生物必修1第二章教学计划,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教学目标的确定</p><p>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平,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因此,本节的知识目标确定为:“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考虑到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对于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要意义,而本节内容恰好说明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方面──许多生命活动是靠蛋白质来完成的,因此,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就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目标。</p><p>二、教学设计思路</p><p>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p><p>三、教学实施的程序</p><p><table><tbody><tr><td height="28"><p>学习阶段</p></td><td height="28"><p>教师组织和引导</p></td><td height="28"><p>学生活动</p></td><td height="28"><p>教学意图</p></td></tr><tr><td height="28"><p>回忆、联系,明确学习目标。</p><p>问题导学,主动获取知识。<br /><br />加工信息,构建知识体系。<br />阐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促进理解。<br />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拓展思维。<br />系统总结。<br /><br />反馈与矫正。</p></td><td height="28"><p>提问:<br />1.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哪些生物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r />2.你们还能够说出哪些食品中含蛋白质比较多?<br />3.有些食品,如切面、面包等要添加氨基酸,为什么?<br />4.你知道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有什么重要作用吗?<br />评价学生回答,引入研究主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br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重要物质,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br /><br /><br />提问: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有多少种?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br /><br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主动获得氨基酸结构知识,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br /><br />倾听学生之间的讨论,巡查学生书写的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br /><br />讨论:<br /><br />1.判断某分子是不是氨基酸的依据是什么?<br />2.不同氨基酸分子的区别在哪儿?<br /><br />提问: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氨基酸是怎样形成蛋白质的呢?科学家是怎样开展研究的?介绍科学家人工合成蛋白质的研究过程和方法。<br /><br />引导学生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课文,完成“思考与讨论”。<br /><br />讨论:<br /><br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br /><br />2.20种氨基酸能够形成多少种蛋白质?<br /><br /><br />让有代表性的学生表达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猜想蛋白质的种类。<br /><br /><br />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用图解形式记录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关系,说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蛋白质的多样性。<br /><br /><br />提问:蛋白质执行哪些功能呢?<br /><br />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总结归纳。<br /><br />讨论:<br /><br />1.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有怎样的关系?<br /><br />2.人类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有什么意义?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方面开展了哪些研究?<br /><br />本节课的学习要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多样性的原因。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通过观察对比、图文结合理解知识。</p><p>评价学生学习情况。</p></td><td height="28"><p>思考回答:<br />1.豆浆、花生种子匀浆等生物组织样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r />利用生活经验参与讨论:<br />2.瘦肉、鸡蛋、牛奶等食品中富含蛋白质。<br />3.氨基酸是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成分,有的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br />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答案可以很多,不限定。)<br />进入学习内容: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r />思考。<br />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总结出几种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点,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思考回答问题。倾听、体验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文字、图解,与同学交流看法,获得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知识。<br />思考回答,提出自己的猜想。<br />倾听,参与交流,形成对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认识。</p><p>观察、阅读并思考。<br /><br /><br />回答问题,了解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br />学生简要回答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结合方式、肽链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过程;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及功能的多样性。<br />学生练习。</p></td><td height="28"><p>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p><p>利用问题探讨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引入新课。为讲述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作铺垫。<br /><br />利用提问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氨基酸结构特点是学习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基础,让学生自主对比观察,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强调科学发展的过程,渗透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教育。<br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感知知识形成,突出重点。<br />使学生了解中国科学家在生命科学研究前沿的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相关情感。<br /><br />通过总结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获得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基本认识。<br /><br />通过对练习情况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p></td></tr></tbody></table></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年级生物必修1第二章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