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5:17

2023上学期高二寒假生物试题及答案

<p>生物学科属于自然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小编准备了上学期高二寒假生物试题及答案,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p><p>1.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说法错误的是</p><p>A.水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p><p>B. 水作为良好的溶剂,不参与细胞代谢</p><p>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有重要作用</p><p>D. 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p><p>2.组成下列物质的基本单位错误的是</p><p>A.核酸:核苷酸 B.蛋白质:氨基酸</p><p>C.油脂:脂肪酸 D.纤维素:葡萄糖</p><p>3.在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直接相关的一组细胞器是</p><p>A. 线粒体和叶绿体 B.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p><p>C. 中心体和内质网 D.液泡和溶酶体</p><p>4.对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p><p>A.双缩脲试剂能使细胞中的油脂呈橙黄色</p><p>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慢的是胡萝卜素</p><p>C.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p><p>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的紫色会逐渐变深</p><p>5.下图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结构简式,其中能作为RNA基本单位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6.淀粉酶能使淀粉在很短的时间内水解成麦芽糖,而对麦芽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p><p>A.高效性和多样性B.高效性和专一性</p><p>C.专一性和多样性D.稳定性和高效性</p><p>7.下图为物质P和物质Q跨膜过程,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物质P可能是氧气 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p><p>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 D.物质P和Q出细胞不一定都消耗能量</p><p>8. 在需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p><p>A. 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p><p>B. 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p><p>C. 在电子传递链的末端与氢结合生成水</p><p>D. 在柠檬酸循环中与丙酮酸结合生成二氧化碳</p><p>9.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p><p>B. G1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p><p>C. M期细胞的中心体数目已增加一倍</p><p>D. S期细胞的核糖体正在增生</p><p>10.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说法错误的是</p><p>A.细胞分化是指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p><p>B.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p><p>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不断增大</p><p>D.细胞凋亡只在动物体内普遍存在</p><p>11.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p><p>A.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 B.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p><p>C.狗的长毛和卷毛 D. 狗的黑毛和黄毛</p><p>12.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23只白色、26只褐色、53只棕色。棕色鸟和褐色鸟杂交,其后代中褐色个体所占比例是</p><p>A. 100% B. 75% C. 50% D. 0</p><p>1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哪个过程</p><p>A.① B.② C.③ D.④</p><p>14.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下列四种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组合是</p><p>A.EeFfEeFf B.EeFFeeff</p><p>C.EeFFEEFf D.EEFfeeFf</p><p>15.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图①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B.图②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p><p>C.图③中,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 D.图④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p><p>16.在正常果蝇细胞中,性染色体存在于</p><p>A.体细胞 B.精子 C.卵细胞 D.以上都有</p><p>17.下列为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p><p>A. 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p><p>C.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途径的实验</p><p>18. 下图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有关说法错误的是</p><p>A.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糖</p><p>B.3与4通过氢键连接</p><p>C.1、2和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脱氧核糖核苷酸</p><p>D.3和4可表示腺嘌呤和胸腺嘧啶</p><p>19.将含轻氮(14N)DNA的细菌在含重氮(15N)培养基中培养,复制两次后,细菌DNA组成是</p><p>A.3/4轻氮型、1/4中间型 B.1/4轻氮型、3/4中间型</p><p>C.1/2中间型、1/2重氮型 D.1/2轻氮型、1/2中间型</p><p>20.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中个体Ⅱ1的基因型不可能是</p><p>A.bb B.Bb C.XbY D.XBY</p><p>2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p><p>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p><p>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p><p>D.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p><p>22. 下列疾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p><p>A.唐氏综合征 B.猫叫综合征</p><p>C.特纳氏综合征 D.镰刀形细胞贫血症</p><p>23.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p><p>A.诱变育种可大幅度提高突变频率</p><p>B.单倍体育种的培育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p><p>C.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p><p>D.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畸变</p><p>24.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生物的一切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p><p>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p><p>C.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是同一个物种</p><p>D.自然选择导致适应</p><p>25. 探究秋水仙素对四倍体蓝莓的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蓝莓幼苗,用秋水仙素溶 液处理它们的幼芽,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p><p>A. 此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p><p>B. 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蓝莓的简便方法是用四倍体果实与二倍体果实进行比较</p><p>C.由实验结果可知,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1%时,蓝莓诱变率与处理时间成负相关</p><p>D.由实验结果可知,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蓝莓幼苗1天时,最易获得突变株</p><p>26.【加试题】下图为甲、乙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p><p>确的是</p><p>A.在C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p><p>B.当光照强度达到E点后,限制乙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和CO2浓度</p><p>C.F点时,甲植物光反应几乎停止</p><p>D.当平均光照强度在B和D之间,光照和黑暗的时间各为12 h,实验前后甲植物中有机物总量将增加</p><p>27.【加试题】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p><p>A.a表示有丝分裂,b表示减数分裂,c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p><p>B.DE、HI和PQ段均发生了着丝粒分裂</p><p>C.GH段和OP段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p><p>D.MN段和AB段的细胞中核DNA含量相同</p><p>28.【加试题】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抗虫的B、D基因(B、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抗虫)。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B、D基因不影响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和致死现象)进行自交,子代出现以下结果: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p><p>A.均在1号染色体上 B.均在2号染色体上</p><p>C.均在3号染色体上 D.B在3号染色体上,D在4号染色体上</p><p>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p><p>29.(6分)下图为人体细胞中某种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1)该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 ▲ (填编号),该结构的形成与细</p><p>胞核中的 ▲ 有关。</p><p>(2)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 和细胞通讯等功能。</p><p>(3)图中该蛋白排出细胞的方式是 ▲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p><p>是 ▲ 。</p><p>(4)图中为此生理过程提供能量的细胞结构是 ▲ (填编号)。</p><p>30.(7分)为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图甲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在一</p><p>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部</p><p>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p><p>(1)在一定条件下,若用甲图装置测定图乙中G点的值,则甲图B内应放置的液体为</p><p>▲ (填NaOH或NaHCO3)溶液。</p><p>(2)据乙图分析,在该实验条件下,此绿色植物的光饱和点是 ▲ (KLx)。实验测得的O2 释放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O2实际产生量,原因是 ▲ 。</p><p>(3)丙图中的a、b、c、d表示物质,则a表示 ▲ ;d 表示 ▲ ,其元素组成是 ▲ ;b还原形成的c ▲ (填大部分或少部分)离开卡尔文循环。</p><p>31.(7分)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生物体细胞中发生的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p><p>请分析回答:</p><p>(1)上图中甲、乙、丙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 。</p><p>(2)在人体造血干细胞内,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需要的原料是 ▲ 。</p><p>(3)在乙过程发生时, ▲ 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部 分DNA片段双螺旋解开,按碱基配对原则,形成相应的链。与丙过程相比,乙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 。</p><p>(4)乙图中链的名称是 ▲ 。丙图中,组成链的基本单位通过 ▲ 键相互连接。</p><p>32.【加试题】(14分)黄瓜是雌雄同株且雌雄异花的植物,现有黄瓜的两个品种,品种Ⅰ只抗甲锈菌,品种Ⅱ只抗乙锈菌。将品种Ⅰ和品种Ⅱ杂交, F1表现为既抗甲锈菌又抗乙锈菌,F1自交得到的F2中表现型和植株数如下表所示,</p><p>F2表现型数量</p><p>抗甲锈菌、抗乙锈菌101</p><p>抗甲锈菌、易感乙锈菌34</p><p>易感甲锈菌、抗乙锈菌32</p><p>这两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请回答:</p><p>(1)上述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 ,亲本的基因型是 ▲ ,</p><p>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是位于 ▲ (填一或两)对同源染色体</p><p>上。理论上F2抗甲锈菌、抗乙锈菌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 。</p><p>(2)现有两个品种的黄瓜植株杂交,后代中出现抗甲锈菌、易感乙锈菌植株的概率为</p><p>3/8,则出现易感甲锈菌、易感乙锈菌植株的概率为 ▲ 。</p><p>(3)若以F1为亲本,用什么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同时抗甲、乙两种锈菌的纯种</p><p>品系,请写出培育过程遗传图解,并作简要说明。</p><p>33.【加试题】(10分)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脂溶性菲醌化</p><p>合物,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以下是相关的实验研究过程及结果:</p><p>实验材料:人肝癌细胞(HepG2),培养液, 0.02% 二甲亚砜溶液,用 0.02% 二甲</p><p>亚砜溶液溶解的浓度分别为0.5ug/mL、1ug/mL、1.5ug/mL的三种丹参酮</p><p>溶液,培养瓶等。</p><p>实验过程:①将等量的人肝癌细胞(HepG2)悬液,分别接种于若干含有等量培养液</p><p>的培养瓶中;将培养瓶放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h,静置、去</p><p>掉上清液;</p><p>② ▲ ,于37℃、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p><p>③培养 72h,每 24 h 用细胞计数仪检测癌细胞数。</p><p>(1)将上述步骤②补充完整。</p><p>(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 。</p><p>(3)设:对照组癌细胞增殖率为 100%,用下面公式计算各用药组癌细胞增殖率:</p><p>增殖率(% ) = [ (用药组各时段癌细胞数-用药组开始癌细胞数)/(对照组各时段癌细胞数-对照组开始癌细胞数) ] 100。得到以下数据:</p><p>表1 丹参酮对HepG2细胞增殖率的影响(%)</p><p>组别培养时间/h</p><p>202372</p><p>对照组202320230</p><p>给药组</p><p>Ug/ml0.5</p><p>1.0</p><p>1.578</p><p>68</p><p>2023</p><p>36</p><p>2023</p><p>21</p><p>5</p><p>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丹参酮对HepG2细胞的作用特点是: ▲ 。</p><p>(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成功研制出抗疟疾药青蒿素,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丹参酮从丹参中提取相似,青蒿素也是从青蒿中提取而成。在青蒿素的研制过程中,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给予屠呦呦很大的启发。方法是:青蒿一把,加水碾压,口服即可。请问:为了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根据此药方应研究下列 ▲ 选项中的问题,然后设计相应的实验开展工作。</p><p>①.中药是水煎,可能有一个在高温条件下有效成分被破坏的问题,所以必须研究在不加热的情况下,用什么溶剂能更好的提取有效成分的问题? ②.提取物中可能含各种物质,所以必须探究其中的有效成分是什么物质的问题? ③.植物由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组成,有效成分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器官中,所以有一个药用部位的问题? ④.青蒿是一个泛称,属菊科蒿属,种类非常多,所以必须探究用什么物种提取的问题?</p><p>A.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p><p>(5)不同生长期的青蒿可能不一定都含有青蒿素。为了研究青蒿不同生长期叶片中青蒿素含量的差异,科研人员分别于5月、7月、9月采集青蒿叶,干燥后粉碎备用。请你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名称不作要求。</p><p>上学期高二寒假生物试题及答案</p><p>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p><p>题号20232023910</p><p>答案BCADBBDCAD</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CCACDDCDCD</p><p>题号2023202320232023</p><p>答案ABBDABAB</p><p>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p><p>29.(6分,每空1分)</p><p>(1)1 核仁 (2)控制物质出入细胞(或细胞控制)</p><p>(3)胞吐 一定的流动性 (4)3</p><p>30(7分,每空1分)</p><p>(1)NaOH</p><p>(2)6 实验测得的O2释放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O2产生量与呼吸消耗O2量之差</p><p>(3)RuBP 蔗糖 C、H、O 少部分</p><p>31.(7分,每空1分)</p><p>(1) DNA复制、转录、翻译</p><p>(2)细胞核、线粒体(缺一不给分) (4种)脱氧核苷酸</p><p>(3)RNA聚合酶 TA</p><p>(4)RNA 肽</p><p>32.(14分,每空2分。遗传图解4分)</p><p>(1)抗甲锈菌、抗乙锈菌 AAbb和aaBB(aaBB和AAbb) 两 1/9</p><p>(2)1/8</p><p>(3)遗传图解(4分,其中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1分,简要说明1分, 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1分,符号1分)</p><p>33.(10分,每小题2分)</p><p>(1)将上述培养瓶平均分为4组;各组分别加入等量的 0. 02% 二甲亚砜溶液、0.5ug/mL、</p><p>1ug/mL、1.5ug/mL的丹参酮溶液,再加入等量的培养液。</p><p>(2)研究丹参酮溶液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对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p><p>(3)丹参酮的浓度越高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强(1分);丹参酮作用时间越长对细</p><p>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强(1分)</p><p>(4)D(2分)</p><p>(5)评分参考标准:共2分,样品(或者其他表达方式)与青蒿素平均含量(也可以列于样品后)给1分;月份与青蒿素含量给1分,二者的横竖排列关系不作要求;表格名称不作要求。</p><p>表1 不同月份采集的青蒿叶中青蒿素含量测定记录表</p><p>5月叶7月叶9月叶</p><p>样品1样品2样品1样品2样品1样品2</p><p>青蒿素含量</p><p>青蒿素平均含量</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上学期高二寒假生物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上学期高二寒假生物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