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4:56

2023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p>生物学是21世纪的主导科目。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2023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参考,供参考。</p><p>作业一</p><p>1.d 2.c 3.b 4.a 5.c 6.c 7.b 8.a 9.c 10.c 11.c 12.a 13.b 14.b 15.c 16.d 17.c 18.c 19.c 20.d 21.ab 22.bc 23.acd 24.bcd</p><p>25.细胞 活细胞 细胞就能完成各种 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差别很大 形态 多样性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统一性</p><p>26.⑴细胞分化 ⑵细胞分裂 ⑶细胞生长 ⑷数目增多 体积增大 形态多样</p><p>27.⑴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⑵s感受器 m效应器 大脑皮层 ⑶无缩手反射发生</p><p>28.结构 功能 低倍物镜对着通光孔 大光圈 左眼 要观察 中央 转换器 通光孔 反光镜或光圈 细准焦螺旋</p><p>29.⑴真核 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⑵细胞膜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p><p>⑶细胞也是个体</p><p>30.⑴生态系统 ⑵个体 ⑶种群 ⑷群落 ⑸细菌 绿色植物 除细菌外的所有生物</p><p>31.⑴不能。因为未进行动物实验,不能肯定(或病人体内还存在其他微生物也有可能引起非典) ⑵分别将细菌、病毒注射到一些大小一致、健康的猴子体内,观察猴子是否有非典症壮出现。若注射细菌的猴子出现非典,则可确定是细菌引起的,否则不能确定;若注射病毒的猴子出现非典,则可确定是由病毒引起的,否则不能确定 ⑶电子显微镜 ⑷测定其遗传物质(基因)</p><p>作业三答案:</p><p>一、acdcc、dddca、adcdd、acacb、bccca、dab</p><p>二、1、(1)d(2)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等其他的肯膜结构,这样得到的细胞膜比较纯(3)c</p><p>2、(1)、动物 中心体 叶绿体</p><p>(2)、11核糖体 8内质网 3高尔基体 9线粒体</p><p>(3)、核仁 核糖体</p><p>(4)、11核糖体</p><p>31.(1)载体蛋白 atp</p><p>(2)主动运输 ①需要消耗atp②需要载体蛋白协助</p><p>(3) 甘油、苯</p><p>32.(1)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多糖(2)选择透过性(3)流动性</p><p>(4)b、c、d(5)b、a</p><p>33.(1)质壁分离;细胞液;蔗糖溶液 (2)13、12、11;5、6、4;大</p><p>34、(1)糖蛋白 (2)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3)流动</p><p>35.⑴半透膜 浓度差的溶液 ⑵2 l ⑶2高于1 棕 蓝</p><p>36.⑴收缩 增多</p><p>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由于渗透作用细胞失水</p><p>⑵膨胀 减少 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清水,由于渗透作用细胞吸水</p><p>37.⑴蛋白质</p><p>⑵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na+</p><p>⑶分别在温度低于37℃(如0℃)、高于37℃(如60℃)的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 相同时间之后,观察红色和绿色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 比较红色和绿色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时所需时间的长短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加快加</p><p>38.(1)a、b 膜上载体数量是一定的</p><p>(2)毒素只抑制了ca2+载体的活性,而对k+载体活性没有影响 心肌细胞吸收ca2+、k+为主动运输,要消耗能量,经呼吸抑制剂处理后,供能不足,影响上述物质吸收。</p><p>39、⑴液泡。</p><p>⑵第二步:在a、b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15%的盐酸和清水;</p><p>第三步:选等量的红色玫瑰花瓣,分别放入a、b两只烧杯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p><p>结果预测:水中的花瓣仍为红色,水为无色;盐酸中的花瓣颜色逐渐变浅,而盐酸溶液变红。</p><p>原因分析:盐酸将细胞杀死,膜丧失其选择性,而清水对细胞活性无伤害作用。</p><p>⑶此试验的实验变量是处理红玫瑰使用的是盐酸还是用清水。</p><p>⑷细胞膜和液泡膜</p><p>40. (1)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p><p>(2)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p><p>(3)蛋白质分子 磷脂分子 流动 选择透过性</p><p>作业五</p><p>一、选择题</p><p>1-5 ddcdd 6-10 bdcdb 11-15 bcdac 16 ad 17 abd 18 ad 19 acd 20 abd</p><p>二、非选择题</p><p>21.(1)蛋白酶 淀粉酶 (2)对照 (3)温度 (4)氮</p><p>22.(1)和atp co2的固定 五碳化合物</p><p>(2)光能活跃的化学能</p><p>(3)主动运输 甲</p><p>23.(1)呼吸 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2)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 (3)f</p><p>24.(1)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p><p>(3)bd (4)氧气浓度逐渐升高到5%时,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而有氧呼吸仍十分微弱 (5)不同氧浓度下的无氧呼吸强度 (或)co2释放量与o2的消耗量之差</p><p>(6)1.5 (7)5%</p><p>作业六</p><p>1.c 增加酶的浓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当条件不适宜时,反应速率可能逐渐降低。</p><p>2.b 图中纵坐标为反应物的含量,所以加入甲物质后反应才开始,试管1中不反应,试管2中反应最快,然后分析条件可知,b正确。35分钟后反应停止的原因是反应物被消耗完了。</p><p>3.b 有些酶在细胞外也可以发挥作用,如各种消化酶。</p><p>4.c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而不是提高物质的能量,本身也不提供能量。</p><p>5.d 在低温时酶的活性较低,当温度适宜时,可以恢复,而高温可以使酶失活,而不能恢复。</p><p>6.d adp转变成atp时,也是一种生化反应,需要原料pi,需要酶的催化作用和能量。</p><p>7.b 一分子atp是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构成,所以正确答案为b。</p><p>8.d atp中的a表示腺苷,有些原核生物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有氧呼吸获得能量,活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可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p><p>9.c 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一般较多,但是atp与adp可以迅速地相互转化,所以atp在细胞内的含量不高,而且比较稳定。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它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它才能被利用。</p><p>10.b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反应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同的,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不仅需要原料二氧化碳和水,还需要光照等环境条件。</p><p>11.a 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中的能量,需要经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然后再通过动物的消化吸收,最后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12.d 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的来源:光反应阶段是水的分解,呼吸作用过程中是葡萄糖的分解和丙酮酸的分解。</p><p>13.a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液泡起重要的作用。细胞核是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叶绿体产生的atp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转移到了有机物中,不能直接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dna能转录也能复制。</p><p>14.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实验的掌握程度。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没有研究对光的吸收情况。</p><p>15.c 关键字词含量,炎热夏季中午,由于温度较高,植物失水过高,所以气孔关闭,c二氧化碳进入受阻,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产生的三碳化合物减少,消耗速率不变,所以含量减少。光反应阶段产生的不变,因为三碳化合物的减少,所以消耗量减少,含量增加。对于五碳化合物来说,产生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减小,所以含量增加。</p><p>16.c根据题示可知,a、b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表示有氧呼吸,a表示葡萄糖。有氧呼吸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p><p>17.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均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有氧呼吸时,分解一分子的葡萄糖,消耗6分子的氧气产生6分子的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时,分解一分子的葡萄糖,产生二分子的二氧化碳。设有x的用于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为6x,产生二氧化碳为6x,1-x的用于无氧呼吸,产生2(1-x)二氧化碳,所以/6x=5/3 x=13。</p><p>18.c 图中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作用速率不为0,所以纵坐标表示净光合速率,m点只能进行呼吸作用,n点可以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q点时光照强度已经达到饱合。</p><p>19.b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p><p>20.b题干的关键字词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考虑到生物膜受到破坏。</p><p>21.c题干研究对象为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所以不断减少,说明植物从环境中不断地吸收,减小速率可以表示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不再发生变化时,说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o2量逐渐降低主要是光合作用的原因,乙具有较强的利用较低二氧化碳的能力。</p><p>22.b 关键字词呼吸抑制剂红细胞,红细胞吸收氧气、水甘油和脂肪酸是自由扩散,与能量无关,呼吸氨基酸和钾离子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密切相关。</p><p>23.c 本题的实质是考查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第三阶段进行的场所。</p><p>24.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题中所涉及的实验目的是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所以自变量为co2,对照条件应为有无co2,光照、温度等无关变量都应是相同并且是适宜的;co2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阶段,抑制了三碳化合物的形成,所以抑制了光合作用速率;在b装置中环境是密闭的,所以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co2也将成为限制因素。</p><p>25.a 改变某种条件后,五碳化合物和atp含量增加,三碳化合物减少,可能的原因是五碳化合物、atp的产生量增加或消耗减少,三碳化合物在atp和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五碳化合物,所以若加强光照,atp产生量增加,消耗三碳化合物增加,产生较多的五碳化合物。</p><p>26.(2)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或其他合理假设均可得分) (3)②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 滴入2滴氯化铁溶液 ③堵住试管口,轻轻地振荡这两支试管④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 (4)如果1号试管中的卫生香比2号试管中的卫生香燃烧猛烈,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3+催化效率高,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如果1号试管中的卫生香与2号试管中的卫生香燃烧情况相似,说明过氧化氢酶与fe3+催化效率一样;如果1号试管中的卫生香不如2号试管中的卫生香燃烧猛烈,说明过氧化氢酶没有fe3+催化效率高,过氧化氢酶不具有高效性。 (5)①乙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减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cl3的催化效率。(答案合理即可得分)[解析] 在设计实验过程时,要注意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的落实,用等量相同等关键字词来体现,无关变量要相同并且适宜。在作出预测时,要注意全面,有些问题是是和不是两个方面,有些问题是促进抑制和无关三个方面。</p><p>27.(1)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可以催化h2o2分解成水和o2;分别用不同量的酶催化h2o2分解,根据o2的生成量可以探索酶浓度与酶促反应的关系 (2)只改变圆形滤纸片的数量,其他方法步骤同实验1。</p><p>[解析] 在书写实验原理时,要注意起点要有理论部分,最后要说明本实验应该出现的实验现象。在设计表格时要注意体现自变量,要有填写数据或现象的地方。</p><p>28.(1)叶绿体的基质、细胞质基质 (2)ⅰ、ⅲ (3)①施用干冰或农家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调节温度,增大昼夜温差 [解析] 本题结合图示变相考查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记准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发生的物质、能量变化和进行的场所。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做第3题时,要写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p><p>29.(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粒片层薄膜,只写叶绿体不给分) (2)水的光解 c3的还原(或碳的还原) (3)丙酮酸 6 (4)下降 (5)c6h12o6+6h2o+6o2</p><p>12h2o+6co2+能量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综合知识,注意在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产生和atp,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三个阶段均有atp的产生,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在写有氧呼吸反应式时,要注意标明酶,写出能量或atp。</p><p>30.(1)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速率 (2)种子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 (3)用等量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中的活种子,其他装置与实验组相同。 (4)1.55 [解析] 分析题干中的自变量可以推测出实验目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单一变量的落实,用等量的死种子代替实验中的活种子。2小时标尺读数为5.6,减去基数2.3,减去误差0.2,每小时消耗氧气(5.6-2.3-0.2)/2=1.55。</p><p>31.(1)因为被鉴定产物co2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双层膜,在将两种基质分离之前不应使肝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2)步骤四: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两滴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结论: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②现象:a试管无现象,b试管出现混浊。 结论:丙酮酸分解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解析] 本实验是通过有无二氧化碳的产生作为因变量的,所以必须保证事先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就像课本中的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一样,要用形成淀粉作为因变量,事先一定要消耗净原来已经产生的淀粉。</p><p>综合试题21-30.cabcc dcdad bdacb ddacd bbddc dccda</p><p>31. (1)脱氧核糖核酸 细胞核 (2) 氨基酸 核苷酸</p><p>32.(1)个体(或细胞) (2)种群 (3)群落</p><p>33. (1)氨基 羧基 (2) 3 2 脱水缩合 (3)b c g</p><p>(4)1 2 (5)2 (6)2</p><p>34.(1)取两只试管并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然后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自己在剧烈运动前后的尿液各2ml;</p><p>(2)先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并振荡均匀。再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4滴双缩脲试剂b液,并振荡均匀;</p><p>(3)对比观察两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p><p>2023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一生物寒假作业请继续关注优学生物网高中频道!</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高一生物寒假作业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