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4:00

2023年高中二年级生物学科寒假作业(附答案)

<p>只要用心观察,勤于思考,多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快乐轻松的学好生物。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二年级生物学科寒假作业,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选择题:</p><p>1. 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是</p><p>A.尿液汇集到膀胱中 B.牛奶被饮入胃中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p><p>2. 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p><p>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p><p>B.激素在调节人体稳态时,主要起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p><p>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p><p>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p><p>3.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p><p>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 )</p><p>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p><p>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p><p>4.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p><p>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导 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p><p>A.激素调控反应速度迅速 B.人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p><p>C.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D.激素调控作用范围局限,反应时间短</p><p>6. 给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情况并没有改变,该小白鼠体内发生病变的腺体可能是</p><p>A.甲状腺 B.性腺 C.胰腺 D.肾上腺</p><p>7.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p><p>B.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氧化,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p><p>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p><p>D.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p><p>8. 下列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只依靠神经调节 B.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p><p>C.只依靠体液调节 D.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p><p>9.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p><p>5. 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p><p>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p><p>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p><p>D.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p><p>10. 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p><p>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p><p>C.艾滋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染 D.艾滋病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p><p>11. 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p><p>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p><p>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p><p>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p><p>12. 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p><p>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p><p>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p><p>C.体液大量损失</p><p>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p><p>13. 2023年,在墨西哥产生,造成全球数千万人感染的甲型HlNl流感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下列关于人体对甲型HlNl流感的免疫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抗体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流感病毒,而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流感病毒</p><p>B.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p><p>C.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抵抗病原体</p><p>D.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p><p>14.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的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 B.生长素可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被动运输</p><p>C.植株去掉顶芽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加快生长</p><p>D.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p><p>15. 下列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能促进月季插条的生根 B.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p><p>C.用于人工培育无子番茄 D.能促进香蕉的成熟</p><p>16. 下列现象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是</p><p>A.茎的向光性 B.茎的背地性</p><p>C.根的向地性 D.培育无籽番茄</p><p>17 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p><p>长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p><p>A.①④</p><p>C.③⑤ B.②④ D.②⑥</p><p>18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p><p>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p><p>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p><p>19.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p><p>①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p><p>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p><p>②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p><p>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p><p>③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p><p>④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p><p>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p><p>20 在果树栽培过程中,常用剪去顶芽的技术来扩大树冠,提高产量,其目的是 ( )</p><p>A. 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B. 减少呼吸作用</p><p>C. 促进植物多开花 D. 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p><p>21.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p><p>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生长素只能促进植株的生长</p><p>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p><p>22.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虾构成的是</p><p>A.一个种群 B.多个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p><p>23.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p><p>A.种群的特征 B.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p><p>D.年龄组成的规律 C.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p><p>24. 决定人口增减动态的主要因素是</p><p>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p><p>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p><p>25.生态学家高斯(Gause)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将此数值定为K值。关于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p><p>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仅适用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p><p>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也适用大草履虫在其它培养条件下</p><p>C.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近似</p><p>D.相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有可能不同</p><p>26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p><p>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p><p>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p><p>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p><p>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p><p>27. 下面是调查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过程,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计数 ③选取样方 ④计算种群密度</p><p>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②④</p><p>28. 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p><p>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p><p>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p><p>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p><p>D.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p><p>29. 在对某农田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第一次捕获并作标记20只,一个月后捕获田鼠20只,其中有标记的田鼠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 )</p><p>A.400只 B.50只 C.160只 D.28只</p><p>30.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p><p>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p><p>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p><p>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p><p>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p><p>二、非选择题:</p><p>31. 据右图中种群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 条件下才能出现。</p><p>(2)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 。</p><p>(3)K值也称作 ,当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改变。</p><p>(4)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 长速率为 。</p><p>(5)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6)画出S型增长曲线的对应的种群增 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p><p>(纵坐标的具体数值不要求)</p><p>32.(2023北京理综)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化</p><p>学物质,为研究环境激素H对小鼠产生精子数的影响,用玉米油和环境激素H分别处理对照组和实验组雄性小鼠(每千克体重注射12.5 mL,每天1次,连续21天,n=20)。</p><p>请分析并回答:</p><p>(1)表中数据显示,环境激素H浓度增高,小鼠生成精子数________。</p><p>(2)小鼠脑中的________调节________释放的相关激素能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并生成精子。精子是由睾丸中________细胞(2n)经________发育来的。</p><p>(3)正常雄鼠体内性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p><p>(4)有的环境激素可造成精子染色体缺失,这是精子DNA分子发生________和DNA片段________所致。</p><p>(5)环境激素可沿着________传递进入人体,被靶________接受后干扰精子生成,从而</p><p>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p><p>33.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p>一、实验原理:</p><p>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 性。</p><p>二、实验过程与方法:</p><p>(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p><p>(2)实验:①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1;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p><p>(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生物模型如图2。</p><p>三、结果分析与评价:</p><p>(1)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p><p>(2)设置蒸馏水组的目的是 。</p><p>(3)实验的自变量是 ,实验过程中,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 。</p><p>(4)每组都选取10根插条,其目的是 。</p><p>34.请完善下列探究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p><p>实验材料:酵母菌、洁净的试管、滴管、高压灭菌过的5%葡萄糖溶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p><p>等必需材料和仪器。(实验时间为一周)</p><p>(1)提出问题:酵母菌种群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p><p>(2)作出假设: 。</p><p>(3)实验步骤:</p><p>①在试管中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接种少量的酵母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七天。 ②每天取样,用血球计数板测定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p><p>(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如下 模型。</p><p>(5)结果分析:</p><p>该酵母种群的K值约是 ,从第6天后种群的数量开始下降,其原因是: 。</p><p>(6)问题探讨:</p><p>①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p><p>A.培养用具及培养液都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p><p>B.培养期间,每天定时取样计数</p><p>C.用吸管直接从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培养液中取样</p><p>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p><p>②在计数时,按以下顺序操作 (填字母),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计数。</p><p>A.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p><p>B.盖玻片盖放在计数室上</p><p>C.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p><p>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参考答案</p><p>一、1-5DCDDC 6-10ABBDB 11-15ABCBD 16-20CABBD 21-25BBCDA 26-30DDDBA</p><p>二、非选择题:</p><p>31.(1)理想 (2)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 (3)环境容纳量 (4) 0</p><p>(5)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6)略</p><p>32.(1)减少 (2)下丘脑 垂体 精原 减数分裂 (3)负反馈 (4)断裂 丢失 (5)食物链 细胞</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中二年级生物学科寒假作业,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中二年级生物学科寒假作业(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