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
<p>物质跨膜运输指一些脂溶性的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以下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复习生物有帮助。</p><p>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p><p>1、生物膜的探索历程:</p><p>⑴19世纪末,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p><p>⑵20世纪初,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p><p>⑶2023年,荷兰科学家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p><p>⑷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p><p>⑸2023年,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p><p>⑹2023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p><p>⑺2023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p><p>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p><p>1、基本内容:</p><p>⑴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p><p>⑵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p><p>⑶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p><p>2、组成成分及其在膜的分布(见右图)</p><p align="center"></p><p>3、结构特点:流动性:</p><p>思考:细胞膜的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保证生命活动顺利进行的结构和功能基础分别是什么?</p><p>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p><p>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p><p>1、被动运输:⑴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2、O2、甘油、乙醇等。</p><p>⑵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p><p>2、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如细胞吸收K+、Na+、Ca2+、氨基酸等。</p><p>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明生物膜结构特征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p><p>4、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和胞吐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但不属于跨膜运输。</p><p>思考:胞吞、胞吐是否属于跨膜运输?消耗能量是否一定是主动运输?</p><p>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和胞吐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但不属于跨膜运输。不一定,胞吞、胞吐也需要消耗能量。</p><p>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优学生物网预祝广大考生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