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专项练习(带答案)
<p>生物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为蛋白质,也有极少部分为RNA,下面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专项练习,请考生及时练习。</p><p>一、选择题</p><p>1.2023年,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时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 )。</p><p>A.排除了鸟的胃中物理性消化的干扰</p><p>B.证明了何种消化酶对食物起了消化作用</p><p>C.证明了胃对于食物只有化学性消化</p><p>D.证明了细胞代谢离不开消化酶</p><p>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在没有催化剂时过氧化氢不会分解成水和氧气</p><p>B.过氧化氢和水一样无色无味,对细胞无害</p><p>C.Fe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p><p>D.从最终结果看,在有催化剂存在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会进行得更彻底</p><p>3.在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的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p><p>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 B.保护过氧化氢酶</p><p>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p><p>4.下列有关对照实验设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B.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p><p>C.无关变量要始终相同且适宜 D.自变量要始终保持相同</p><p>5.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的原因是( )。</p><p>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p><p>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p><p>6.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是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p><p>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p><p>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率</p><p>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p><p>7.有一种化学反应P+Q=R,图中所示的实线表示在没有酶的时候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底物混合物中,图中能表示加入酶以后此反应进程的曲线是( )。</p><p>A.a B.b C.c D.d</p><p>8.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①生物体内的酶在不断钝化、失活、更新</p><p>② A+BB+C+D可表示酶促分解过程</p><p>③酶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催化效能</p><p>④酶可提高反应速度而改变反应的平衡点</p><p>⑤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p><p>⑥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p><p>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p><p>9.20世纪80年代初,Cech 和Altman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202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酶是指某些( )。</p><p>A.DNA B.RNA C.染色体 D.ATP</p><p>10.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 )。</p><p>11.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以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的酶无济于事,这说明( )。</p><p>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p><p>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p><p>12.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将煮沸冷却的淀粉分别装入甲、乙两个试管各2 mL,接着又用量筒取2 mL新鲜唾液加入甲试管,又用该量筒(未作任何处理)取2 mL清水加入乙试管,振荡甲、乙两试管后放入37 ℃温水中10 min。分别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令人不解的是甲、乙两试管中均不变蓝。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p><p>A.对照A和B试管内发生的现象,说明酶具有高效性</p><p>B.甲、乙两试管中均不变蓝,说明淀粉均未被彻底分解</p><p>C.继续滴加碘液后,乙试管溶液应该变蓝</p><p>D.温水中放置10 min时间太短,不足以说明问题</p><p>13.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分子连接在一起构成的。在人体消化道中,淀粉能通过酶的作用被水解,但纤维素不能被水解,其原因是( )。</p><p>A.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催化纤维素水解的酶</p><p>B.纤维素水解的最适温度比淀粉高得多</p><p>C.纤维素水解的最适酸碱度与淀粉水解的不同</p><p>D.人体的消化道不够长</p><p>14.将药物装入米纸(淀粉)做的胶囊中,可有效减轻某些口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p>A.酶显然具有专一性,胃中的蛋白酶不能消化淀粉</p><p>B.唾液淀粉酶在胃液中活性丧失,不再起消化作用</p><p>C.开水冲服使唾液和胃液稀释,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p><p>D.胶囊在口腔中经过的时间短,唾液淀粉酶来不及对胶囊起作用</p><p>15.某些制糖厂用淀粉做原料进行工业制糖。其技术基本要求是:调节温度来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的积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下面关于X、Y、Z三点温度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p><p>A.X点代表Ta 、Y点代表Tb B.X点代表Tb、Y点代表Tc</p><p>C.Y点代表Tb、Z点代表Tc D.X点代表Ta 、Z点代表Tc</p><p>16.通常胃液的pH约为1.4左右,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p><p>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p><p>17.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置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要保留更长的一段时间。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放置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玉米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部分单糖</p><p>B.沸水浸泡后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因为高温使分解甜味物质的酶失活</p><p>C.该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p><p>D.新采摘的玉米果穗放入冰箱低温储藏不能延长甜味保留的时间</p><p>18.有人做了这样一系列实验:第一组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立即冷却,然后取几只试管分别加入pH为3~9的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的溶液,30 ℃保温,均加入少量冷藏提取液。第二组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把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第三组重复第一组实验,只是把提取液进行80 ℃热处理。然后绘成曲线如图54,分别表示一、二、三组结果的是( )。</p><p>A.a、b、c B.c、b、a C.a、c、b D.b、a、c</p><p>19.下图是小麦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p><p>A.小麦淀粉酶在35 ℃时,小麦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最高</p><p>B.0 ℃和100 ℃时,酶的催化效率都降为0</p><p>C.A图曲线表示从0~35 ℃过程中酶的催化效率可望恢复</p><p>D.B图从100 ~35 ℃的过程中酶的活性也将直线上升</p><p>20.下图曲线OABC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曲线OA1B1C1一定是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对该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p><p>B.在B点反应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度的提高</p><p>C.在A点限制该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p><p>D.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该酶,会使该酶促反应的速度大大加快</p><p>二、非选择题</p><p>21.请根据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p><p>(1)图中甲表示 ,判断的理由是</p><p>(2)若图中的乙表示人类食物中的二糖,则丙、丁可能为 ,甲可能为</p><p>(3)某些特制的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血迹,该过程中相当于图中甲的是( )。</p><p>A. 蛋白质 B.蛋白酶 C.脂肪或脂肪酶 D.蛋白质氧化酶</p><p>22.下图是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p><p>〔实验一〕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 mLH2O2溶液(如图A所示);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⑤每隔30 s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 min。</p><p>〔实验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他均与实验一相同。</p><p>请回答:</p><p>(1)上述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p><p>(2)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的单位是mLO2/30 s。</p><p>23.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加入不同的物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p><p>(1)1号和2号试管均能放出比3号试管更多的气泡,这说明了什么?</p><p>(2)2号放出的气泡比1号又多又快,说明了什么?这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p><p>(3)若2、3、4号试管是为了验证酶的某一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 号试管设置得不科学,改进的方法是 ,改进的这一条件在该组实验中属于 变量,在对照实验中对这种变量的控制要求是 。</p><p>(4)若要证明酶的活性是否受pH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请补充:</p><p>①5号试管应加入</p><p>②5号试管的温度应控制在</p><p>③你设置的5号试管与 号试管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分别试探这两只试管口,根据出现的现象将得出相应的结论。</p><p>(5)若将3号试管放在90 ℃的水浴中加热,也能像2号试管那样冒出气泡又快又多,此时让2、3号做一组对照,你能得出哪些结论?</p><p>24.在淀粉琼脂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下图所示:将该实验装置放入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 h后,用碘液冲洗淀粉琼脂块,其结果记录于下表。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面的问题:</p><p>淀粉圆点 实验处理方法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A 新鲜唾液与盐酸混合 ? B 经过煮沸的新鲜唾液 蓝黑色 C 只有新鲜唾液 红棕色 D 接种面包霉 红棕色 E 只有2%蔗糖酶溶液 蓝黑色 (1)圆点D的颜色变化与圆点C一致,你的解释是</p><p>(2)你认为圆点C与哪一点比较能说明酶的专一性?</p><p>(3)圆点A应该呈现色,理由是;</p><p>(4)上述实验装置要放入37 ℃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请你提出两个理由加以解释:</p><p>①;</p><p>②。</p><p>25.A、B、C三图依次表示某种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p><p>(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若增加酶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A图中画出反应速率变化的示意图;</p><p>(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为</p><p>(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p><p>(4)图C表示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p><p>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p><p>(5)下图曲线中能反映出该酶在80 ℃渐变至0 ℃的环境中,剩余反应物的量与温度关系的是</p><p>(6)下图曲线能反映出该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p><p>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p><p>1.A 2.C 3.A 4.D 5.D 6.C 7.C 8.A 9.B 10.B</p><p>11.A 12.A 13.A 14.C 15.B 16.B 17.D 18.D 19.D 20.A</p><p>二、非选择题</p><p>21.(1)酶 在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不发生变化</p><p>(2)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p><p>(3)B</p><p>22.(1)酶浓度</p><p>(2)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见下表)</p><p>每30秒O2的生成量(mL O2/30 s) 观察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验一 实验二 23.(1)说明MnO2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p><p>(2)说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MnO2高得多;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p><p>(3)4 将4号试管温度改为37 ℃ 无关 相同而适宜</p><p>(4)①1 g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浸泡处理过的新鲜猪肝 ② 37 ③2、3</p><p>(5)加热能使过氧化氢获得足够的自由能而分解,提高了反应速度;细胞内不能通过加热来加快反应速度,而每时每刻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顺利进行,可见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酶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加快了反应的进行。</p><p>24.(1)C中的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面包霉能够分泌淀粉酶,将淀粉水解</p><p>(2)E点;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蔗糖酶不能水解淀粉,可见酶具有专一性</p><p>(3)蓝黑色;pH过低使淀粉酶失活,淀粉不会被水解</p><p>(4)37 ℃时酶的活性最高 37 ℃也有利于面包霉的生长和繁殖</p><p>25.(1)反应物浓度达到3时,反应速度上升不再明显,说明酶的数量限制反应速度。反应速度变化的如右图</p><p>(2)酶的最适温度</p><p>(3)ab温度升高使酶的活性下降</p><p>(4)C (5)B (6)C</p><p>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专项练习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优学生物网预祝广大考生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