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3:24

2023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模块练习题(附答案)

<p>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模块练习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选择题</p><p>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 的顺序,正确的是 ( )</p><p>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p><p>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p><p>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p><p>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p><p>2.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在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p><p>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p><p>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p><p>D.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p><p>3..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 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p><p>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p><p>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 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p><p>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吞噬 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p><p>4.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p><p>A.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p><p>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p><p>C.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p><p>D.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p><p>5.下图表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则字母X最可能代表</p><p>()</p><p>A.生物因素 B.共生关系</p><p>C.非生物因素 D.物质循环</p><p>6.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p><p>A.浆细胞 B.T细胞</p><p>C.B细胞 D.效应T细胞</p><p>7.市场上影响食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我们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仅以饲养表中所列家禽、家畜所消耗的能量成本来计算(假定它们的同化效率相同),则它们的每千克销售价格应该是()</p><p>肉鸡羊羔大羊猪牛</p><p>饲养时间40天5个月3年4个月5年</p><p>A. 牛肉大羊肉羊羔肉猪肉肉鸡肉</p><p>B.牛肉猪肉羊羔肉大羊肉肉鸡肉</p><p>C.羊羔肉大羊肉牛肉猪肉肉鸡肉</p><p>D.肉鸡肉猪肉羊羔肉大羊肉牛肉</p><p>8.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p><p>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p><p>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p><p>C.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p><p>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p><p>9.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几十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鹿群的年龄结构 C .种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p><p>10.下图的神经纤维上有A、B、C、D 4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①AB、②BD、③AD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能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偏转的有 ( )</p><p>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p><p>11.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p><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p><p>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p><p>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p><p>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p><p>12.(2023四川理综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p><p>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p><p>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p><p>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p><p>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p><p>13.(2023广东理综4)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p><p>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p><p>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p><p>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p><p>14.当刺激神经纤维上的某一部位时,将会出现 ( )</p><p>A.所产生的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p><p>B.所产生的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p><p>C.所产生的冲动可沿纤维向两端同时传导</p><p>D.所产生的冲动可通过神经纤维的断口</p><p>1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 )</p><p>序号实验处理</p><p>甲乙</p><p>方案一无菌条件自然条件</p><p>方案二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自然条件</p><p>方案三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先灭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p><p>A.方案一B.方案二</p><p>C.方案三 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p><p>二、填空题</p><p>16.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p><p>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p><p>(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 ,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将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p><p>A.共生B.寄生C.捕食D.腐生</p><p>(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 。</p><p>(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p><p>17.分析下图,回答问题:</p><p>(1)据图1写出以下各种结构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_。</p><p>(2)发生过敏反应时图1中[ ]________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 ]________,使它的渗透压________;过度疲劳时,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导致[ ]____________渗透压________;严重营养不良使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______的渗透压________,因而水分向________;淋巴循环[ ]受阻。以上原因都可能使组织液的量______而出现________现象。</p><p>(3)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p><p>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填标号)________。</p><p>图中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填标号)________。</p><p>CO2浓度最高的内环境成分是标号________。</p><p>18.Ⅰ.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 g/L及30 g/L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p><p>(1)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p><p>(2)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p><p>(3)比较a、b两图,还能得出的结论是:</p><p>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Ⅱ.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p><p>食物链</p><p>环节ⅠⅡⅢ</p><p>GP和NPGP=55.2023</p><p>NP=1.2023GP=202303</p><p>NP=2023GP=59.2023</p><p>NP=49.2023</p><p>NP/GP0.020.030.85</p><p>R54.20232023038.2023</p><p>未利用-62.8%99.7%</p><p>(1)Ⅱ所代表的动物是__________,其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p><p>(3)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击查看》》高二生物期末试卷</p><p>答案解析</p><p>一、选择题</p><p>1.A</p><p>2.A</p><p>3.B</p><p>4.A</p><p>5.D</p><p>6.D</p><p>7.A</p><p>解析: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假定各种畜禽同化效率相同,则每增加1千克所消耗的能量,与饲养时间有关,饲养时间越长,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成本就越高,价格就越高。</p><p>8.C</p><p>解析:草原的植物与食草动物之间是种间关系。</p><p>9.B</p><p>10.B</p><p>11.解析:由于X营养级三个物种数量都下降,而Y、Z营养级数量都上升,所以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同时也说明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说法错误,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因为,若Z捕食对象单一,则Y中某物种应明显下降,但Y中没有这种现象;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即便存在竞争关系也不会很明显,这是因为若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则其数量会明显下降甚至被淘汰,但比较甲、乙前后数量有变化,但同一时期三物种未体现谁胜谁劣。</p><p>答案:A</p><p>12.【解析】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钾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有重要作用,因此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正确。血液中有缓冲物质,血浆PH值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变为弱酸性,B错。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元分解,C错。剧烈运动时,血液中CO2增加,刺激了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强,D错。</p><p>【答案】A</p><p>13.【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比如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起跑动作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故A错。B项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与听觉中枢没有关系。D项小脑司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无关。起跑反射涉及到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故C正确。</p><p>【答案】C</p><p>14.C</p><p>15.C</p><p>二、填空题</p><p>16. (1) B C</p><p>(2) 多</p><p>(3)变大;气候干旱,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数量少,会使飞蝗发生量大</p><p>17.解析: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减少,主要影响血浆的渗透压,因为三种细胞外液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是最高的,所以营养不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增多。</p><p>答案:(1)毛细血管 细胞膜 毛细淋巴管</p><p>(2)a 毛细血管 B 组织液 升高 B 组织液 升高 A 血浆 降低 组织液渗透 D 增加 组织水肿</p><p>(3)①和③、③和② ③、④ ③</p><p>18.Ⅰ.(1)竞争 (2)优势(地位) (3)①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②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③环境改变可导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逆转)(答其中两条即可)</p><p>Ⅱ.(1)田鼠(或初级消费者)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体温 (2)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田鼠呼吸强度相对较高,植物呼吸的强度相对较低) (3)0.3% Ⅲ未被Ⅱ利用的能量多</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模块练习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模块练习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