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3:05

初一上册生物期中考试测试题(考前练习)

<p>经历了半学期的努力奋战,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刻就要到了,期中考试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掌握还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我们一起来通过这篇初一上册生物期中考试测试题提升一下自己的解题速率和能力吧!</p><p>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p><p>1.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p><p>A.生命现象 B.生命活动规律</p><p>C.一切生物的组成 D.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p><p>2.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p><p>A.珊瑚 B.枯死的树干 C.珍珠 D.蘑菇</p><p>3. 以下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p><p>A.生物都能运动 B.生物都需要营养</p><p>C.生物都具有生长发育的 现象 D.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p><p>4. 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p><p>A.巴斯德 B .袁隆平 C.弗莱明 D.达尔文</p><p>5.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时,通常 第一步是</p><p>A、作出假设 B、得出结论 C、 观察并提出问题 D、制定与实施计划</p><p>6. 观察细胞结构时,应选用的仪器是</p><p>A、放大镜 B、显微镜 C、望远镜 D、平面镜</p><p>7.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中,目镜选用的5,物镜选用的10,则物像放大的倍数是</p><p>A.50 B.15 C.5 D.10</p><p>8.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在低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右下图所示。</p><p>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p><p>A.向左上方移动 B.向左下方移动</p><p>C.向右上方移动 D.向右下方移动</p><p>9.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 是</p><p>A.有光、无光 B.有光、无水 C.干燥、湿润 D.有空气、无空气</p><p>10. 下列哪项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p><p>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11. 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p><p>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p><p>1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描写的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p><p>A.阳光 B.江水 C.温度 D.空气</p><p>13. 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各种下10粒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可知, 这位同学研究的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p><p>花盆光线情况温度/0C水</p><p>甲向阳处20湿润</p><p>乙向阳处20干燥</p><p>A.水 B.空气 C.阳光 D.温度</p><p>14. 有些蝗虫在夏天是绿色的,到了秋末则变为黄褐色。这说明</p><p>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p><p>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生物能够改变环境</p><p>1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关系</p><p>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p><p>16.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了</p><p>A.环境改变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p><p>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制约生物</p><p>17. 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 进行冬眠,这是动物为了适应</p><p>A.繁殖后代 B.寻找食物 C.躲避敌害 D.寒冷环境</p><p>18.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p><p>A 所有生物 B.动物和植物</p><p>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p><p>1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p><p>A.草原上的羊群 B.一个湖泊 C.一片森林 D.一块草地</p><p>20. 被称为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p><p>A.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p><p>21. 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的是</p><p>A.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B.呼伦贝尔草原 C.太湖 D.腾格尔沙漠</p><p>2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荒漠生态系统</p><p>2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p><p>A.水分 B.温度 C. 阳光 D.空气</p><p>24. 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生长提供</p><p>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氧气</p><p>25.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p><p>A.锌、氮、钾 B.钙、氮、磷 C.硼、磷、钾 D.氮、磷、钾</p><p>26. 蚕豆幼苗的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p><p>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p><p>27. 在农业生产中,不利用土壤而利用营养液来种植植物,这种技术叫做</p><p>A.扦插 B.组织培养 C.无土培栽 D.嫁接</p><p>28. 把黄瓜条放入浓盐水中将会发生的变化是</p><p>A.细胞吸水,黄瓜条变硬 B.细胞吸水,黄瓜条变软</p><p>C.细胞失水,黄瓜条变硬 D.细胞失水,黄瓜条变软</p><p>29. 小明做实验时,他的白衬衫不小心沾上了菠菜汁液。那么,要除去衬衫上的绿 色污渍,采用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是</p><p>A.肥皂水洗涤B.用沸水褪色C.用酒精脱色D.到市场上购买去污灵</p><p>30.有人把森林称为天然氧吧,是因为</p><p>A.绿荫遮挡太阳B.蒸腾作用蒸腾水分</p><p>C.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产生氧气</p><p>31.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p><p>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32.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所需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p><p>A. 细菌 B. 绿色植物 C. 动物 D. 微生物</p><p>33. 米饭、面条等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它是</p><p>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p><p>34. 下列物质中,遇碘变蓝色的是</p><p>A. 蛋白质 B. 淀粉 C. 脂肪 D. 维生素</p><p>35. 下列饮食习惯符合平衡膳食基本要求的是</p><p>A.多吃煎、炸食物 B.食物多样,谷类为主</p><p>C.经常吃麦当劳、肯德基 D.不吃青菜和水果</p><p>选 择题答题处:</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5</p><p>答案</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2023202330</p><p>答案</p><p>题号2023202335</p><p>答案</p><p>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30分,每空1分。)</p><p>36. 科学探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和 。</p><p>它是科学家用来获得 和 重要方法。</p><p>37. 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p><p>注意[ ]里填写数字,上填写名称。</p><p>(1)①是 ,②是 ,④是 。</p><p>(2)反光镜是[ ],粗准焦螺旋是[ ]。</p><p>(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 像。</p><p>38. 有一次小华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华觉得很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 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p><p>(1)你的问题是: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p><p>(2)针对你提 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产生了影响。</p><p>(3)设计实验 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p><p>B.甲放在 地方培养,把乙放在 地方培养。</p><p>(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填变或不变)</p><p>(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p><p>39.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 ,动物属于 ,细菌、真菌属于 。</p><p>40. 是植物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p><p>41.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是 和 。</p><p>42. 我们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是 、无机盐、维生素、 、脂肪、糖类和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物质的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入含 丰富的食物。能在纸张、布匹上面留下油斑的营养物质是 。</p><p>期中考试</p><p>七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本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p><p>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30分,每空1分。)</p><p>36.(4分) 观察 实验 事实 证据</p><p>37.(6分) ⑴ 目镜 镜筒 物镜</p><p>⑵ 8 9</p><p>⑶ 倒</p><p>希望为大家提供的<strong>初一上册生物期中考试测试题</strong>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一上册生物期中考试测试题(考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