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二生物必须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习题
<p>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必须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p><p>1.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和必不可少的成分是指 ( )</p><p>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和消费者</p><p>C.生产者和分解者 D.消费者和分解者</p><p>2.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p><p>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 )</p><p>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p><p>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使海洋表层的含氧量减少</p><p>3.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p><p>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p><p>4.在草食草的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p><p>为100%,按最高效率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分别是 ( )</p><p>A.20%和2% B.0.8%和0.032%</p><p>C.4%和0.8% D.0.4%和 0.2023%</p><p>5.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p><p>可以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p>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p><p>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p><p>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p><p>D.水稻和红萍分层,能提高光能利用率</p><p>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符号为能量的移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p><p>②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p><p>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p><p>④当人们把生产者当作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p><p>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E捕食生物B和D最为经济 B.生物G是一种杂食动物,它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p><p>C.生物H占有三种不同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更为稳定</p><p>D.G和E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p><p>8.关于生物同化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从上一营养级流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 B.食物消化后粪便中的总能量</p><p>C.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D.从消化道吸收后合成有机物中的能量</p><p>9.一只黑脊鸥的亲鸟对小鸟发出报警呜叫时,小鸟作出隐蔽反应。从信息分类角度分析,</p><p>亲鸟的报警呜叫属于 ( )</p><p>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对信号刺激的反应</p><p>10.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 ( )</p><p>A.种群和种群之间 B.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p><p>C.生物和环境之间 D.以上三项都有</p><p>11.农民向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目的是 ( )</p><p>A.杀死昆虫 B.延长昆虫的发育期</p><p>C.干扰昆虫间正常的交尾 D.干扰昆虫正常的新陈代谢</p><p>12.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 )</p><p>A.光合细菌、酵母菌 B.光合细菌、硝化细菌</p><p>C.乳酸菌、酵母菌 D.硝化细菌、乳酸菌</p><p>13.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 )</p><p>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p><p>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p><p>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p><p>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p><p>14.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p><p>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p><p>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p><p>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p><p>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p><p>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p><p>15.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p><p>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p><p>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p><p>16.下列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p><p>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稳定不变</p><p>B.生态系统具有完整而且稳定不变的营养结构</p><p>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收支稳定不变</p><p>D.生态系统具有保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能量来源</p><p>17.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层次的保护战略和措施? ( ) ①基因 ②细胞 ③组织 ④物种 ⑤生态系统</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p><p>1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一项为 ( )</p><p>A.五灵脂、海螵蛸、蝉蜕等都是常用的取自动物的中药</p><p>B.生态系统中的各种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p><p>C.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p><p>D.野生生物种类繁多</p><p>19.下列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p><p>B.为了保护珍稀的动植物资源</p><p>C.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p><p>D.进行自然保护只有建立自然保护区</p><p>20.据历史记载我国的黄土高原曾经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 )。</p><p>A.过度开发; B.人口大量减少;</p><p>C.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D.地壳运动频繁。</p><p>21.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p><p>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p>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p><p>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p><p>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p><p>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p><p>22.图是一个陆地生态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p><p>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p><p>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p><p>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p><p>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p><p>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p><p>23.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素循环如下图,箭头</p><p>和字母分别表示碳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p><p>A.夏季,ab+c+e B.秋季,e+f</p><p>C.春季,g=b+e+f D.冬季,dc+f</p><p>24.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p>( )</p><p>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p><p>B.图中A、B分别代表分解者和生产者</p><p>C.温室效应只能由⑦过程造成的</p><p>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p><p>25.警戒色是某些有毒的或不可食的生物所具有的鲜艳醒目的颜色。这种颜色往往会对捕食者形成信号作用,使其避而远之。某人进行了与警戒色有关的模拟实验;让a、b两组小鸡分别在不同颜色的地板上啄食均为苦味的谷粒,并对啄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p><p>A.实验初期,小鸡对两种颜色的谷粒啄食比例均等</p><p>B.实验初期,鲜艳醒目的谷粒颜色对小鸡是警戒色</p><p>C.随实验次数的增多,小鸡对醒目颜色的谷粒啄食比例增多</p><p>D.随实验次数的增多,小鸡逐渐将醒目谷粒的颜色作为警戒色</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须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习题,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