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
<p>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小编准备了高中二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测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1(北师大附中2023届上学期高三开学测试).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下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p><p>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水稻虫害严重</p><p>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p><p>2(北师大附中2023届上学期高三开学测试).为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一般不选用的是()</p><p>A.建立自然保护区b.迁地保护</p><p>c.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植D.引入被保护动物天敌的天敌</p><p>3(玉溪一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p><p>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p><p>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p><p>4(宜宾市四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p><p>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p><p>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p><p>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p><p>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p><p>5(宜宾市四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广东省的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p><p>A.物种b.种群</p><p>c群落D.生态系统</p><p>6(陕西师大附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种群A、b、c之间的关系,可用简单的食物链cbA表示</p><p>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p><p>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p><p>7(陕西师大附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p><p>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利用的</p><p>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p><p>8(射阳中学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一个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了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成分是()</p><p>A.生产者和消费者b.消费者和分解者</p><p>c.生产者和分解者D.所有的生物成分</p><p>9(射阳中学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幅度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甲昆虫是肉食性昆虫</p><p>b.乙昆虫是植食性昆虫</p><p>c.邻近林区存在甲昆虫</p><p>D.邻近林区存在乙昆虫</p><p>10(望城一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p><p>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p><p>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p><p>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p><p>11(望城一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p><p>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p><p>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p><p>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p><p>④河流轻度污染的时候,没有办法进行调节</p><p>A.①②③b.①③④</p><p>c.①②④D.②③④</p><p>12(荆州中学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在一块优质牧草地上发生了以下变化,下列关于其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p><p>A.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p><p>b.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p><p>c.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p><p>D.弃耕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p><p>13(哈六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时,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p><p>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p><p>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p><p>14(衡水中学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每组实验种子为100粒):</p><p>实验组处理方法一周内萌发种子数(粒)</p><p>一黑暗处理20</p><p>二暗室中,以适宜强度红光处理98</p><p>三暗室中,以10-5mol/L的赤霉素处理97</p><p>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恰当的是()</p><p>A.光照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p><p>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p><p>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p><p>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p><p>15(遵义四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列关于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p><p>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p><p>b.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p><p>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p><p>D.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p><p>16(河婆中学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物种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下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p><p>A.物种丙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p><p>b.物种甲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响</p><p>c.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会增加</p><p>D.物种甲、乙、丙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p><p>17(黄山市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物质循环中的关系是D</p><p>18(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摸底考试).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p><p>A.害虫密度将下降b.抵抗力稳定性提高</p><p>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D.种间斗争加剧</p><p>19(潮州市202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壤和水体中分布着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三氯苯(Tcb),为探究Tcb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研究人员配制了5组培养液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3种单细胞微藻进行独立培养实验。4天后,检测三种微藻细胞数量和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p><p>组别Tcb浓度(mgL-1)蛋白质含量(gmg-1)</p><p>金藻角毛藻扁藻</p><p>20232023</p><p>20232023</p><p>20232023</p><p>202320236</p><p>202320231</p><p>(1)由曲线可知,随水体中Tcb浓度的增加,对金藻、角毛藻和扁藻的毒害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受Tcb影响最敏感的藻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作为监测环境中Tcb污染度的指示生物。</p><p>(2)表中数据说明,随水体中Tcb浓度的不断增加,三种微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均下降。原因是高浓度的三氯苯破坏了蛋白质的,加快了藻体细胞死亡的速度。</p><p>(3)测定三种微藻细胞数目时,使用的实验器具包括:试管、滴管、吸水纸、盖玻片、显微镜和。</p><p>(4)金藻、角毛藻是某些虾和贝类良好的饵料,下面为某海岛生态系统食物网:</p><p>①该海岛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p><p>②如果人的食物有2/3来自农作物,其余来自虾和贝类,则一个人每增加600g质量,按传递效率为10%来计算,生产者要提供________g的食物。环保人员在岛上的土壤和周边海水中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三氯苯,该物质会沿着________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健康。</p><p>(1)增强 扁藻(2)结构和功能(3)血球(或血细胞)计数板</p><p>(4)①生物群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②20230 食物链</p><p>20(河婆中学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p><p>(1)初期,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p><p>(2)后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原因是</p><p>。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演替。碳在这个生物群落内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p><p>(3)氧化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作为生态系统,除了藻类、风车草、莲、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p><p>(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p><p>(1)正反馈负反馈(或负反馈调节)</p><p>(2)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次生有机物</p><p>(3)生产者(植物)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p><p>(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p><p>21(遵义四中202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p><p>(1)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p><p>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p><p>(2)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的种群密度将会。</p><p>(3)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p><p>(4)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8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60个个体,其中有8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这种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称为。</p><p>(5)若a主要为杂草,要调查a的种群密度则采用。</p><p>(1)c,a。(2)降低。(3)恢复力稳定性。</p><p>(4)600。标志重捕法。(5)样方法。</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二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测试题,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