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2:46

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生物学科期中试卷(附答案)

<p>生物学是农学、林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生物学科期中试卷,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p><p>1.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媒介是</p><p>A.体液 B.细胞内液C.组织液D.细胞外液</p><p>2. 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p><p>A.神经递质 B.氨基酸 C.呼吸氧化酶 D.组织胺</p><p>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p><p>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p><p>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p><p>4.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p><p>A. 体液免疫 B . 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 非特异性免疫</p><p>5.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广</p><p>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p><p>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都有单一的靶器官、靶细胞 B.能够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p><p>C.都是含量微少但有高效的调节功能 D.都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p><p>7.下列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为</p><p>A.酶、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p><p>C.载体、抗体、酶 D.酶、载体、抗体</p><p>8.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p><p>B.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p><p>C.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p><p>D. 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p><p>9.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p><p>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p><p>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p><p>10.下列有关血糖来源和去向,以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p><p>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p><p>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p><p>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p><p>11.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p><p>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p><p>B.②表示吞噬细胞将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p><p>C.③表示B细胞接受特异性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p><p>D.④过程表示在细胞质基质中抗体与特定抗原结合</p><p>12.如图,在燕麦胚芽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的生长情况将是</p><p>A.直立向上生长 B.不生长</p><p>C.向左弯曲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p><p>13.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p><p>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p><p>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p><p>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p><p>14.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是</p><p>A.CO2 B.单质碳 C.碳酸盐 D.含碳有机物</p><p>15.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p><p>A.冰川泥上长出了植物 B. 草原的放牧演替</p><p>C.弃耕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p><p>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p><p>16.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p><p>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p><p>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p><p>17.下列哪一个曲线图,能表示物种Ⅰ和物种Ⅱ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p><p>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p><p>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p><p>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 ~ 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p><p>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p><p>19.如下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p><p>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p><p>B.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p><p>C.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p><p>D.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p><p>2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p><p>A.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p><p>B.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kg</p><p>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p><p>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p><p>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p><p>21. 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B.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p><p>C.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p><p>2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p><p>A.都能产生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B.都能产生与靶细胞结合的效应细胞</p><p>C.参与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的 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p><p>23.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p><p>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p><p>24. 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p>A.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p><p>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p><p>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p><p>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K值时最适宜捕捞,并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p><p>25.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p><p>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成衰退型</p><p>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p><p>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p><p>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p><p>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p><p>26.(8分)如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体液,ABC表示结构.请据图回答:</p><p>(1)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 ,主要由图中 三种液体组成(填图中字母).</p><p>(2)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消化酶和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其中 可进入血液,主要功能是 .</p><p>(3)在正常情况下图中B细胞的内环境是 ,胰岛B细胞的内环境是 (均填名称)</p><p>(4)图中b液与d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 .</p><p>(5)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体液为 (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p><p>27.(8分)如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p><p>(1)当血液中B含量增加时,能引起的生理反应有( )</p><p>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 ②垂体、下丘脑分泌的所有激素减少</p><p>③体温一定升高 ④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 ⑤胰岛素分泌减少</p><p>(2)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 .</p><p>(3)D代表的激素是,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是.</p><p>(4)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填数字).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然后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在Ach进入③的过程中,穿越生物膜的层数是.</p><p>(5)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 病.</p><p>28.(8分)如下图1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图2表示图1中处的结构,名称是,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p><p>(2)用针刺A时,引起肱二头肌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图2中[ ] 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p><p>与结合的能力。</p><p>(3)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 。</p><p>(4)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p><p>29.(6分)如图是人体体液免疫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p><p>(1)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_________</p><p>(填字母),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p><p>(填字母)。</p><p>(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消灭病原体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用箭头和图中的文字、数字序号表示)。</p><p>(3)浆细胞一般停留在淋巴结中,每秒钟能产生2023个抗体。浆细胞与分泌抗体相适应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p><p>(4)对于多数抗原来说,细胞C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 ,另一种信号是 。</p><p>30. (8分)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p><p>(1)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中曲线的来历:材料培养用某种溶剂配置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测量、记录统计、计算并分析。如果选择小麦,需要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去除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图中的三条曲线呈现出生长素调节作用的共同特点是 ;A、B、C三点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说明 。</p><p>(2)如上右图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图示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 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p><p>中 的活性实现的。</p><p>(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青少年食用豆芽,豆芽中所含的生长素,会不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 。</p><p>(4)农业上棉花打顶有利于增产,依据的原理是 。</p><p>31.(7分)绿色大米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某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了相关调查.</p><p>(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 法,选取样本的关键 .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 .</p><p>样方编号202356</p><p>样方面积(m2)202311</p><p>田螺数量(只)202320232023</p><p>(2)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小型蛙引入稻田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p><p>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 型;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p><p>(3)水稻收获后,耕翻后的稻田中播种了冬小麦,11月下旬又是一片绿油油的,这属</p><p>于 演替.</p><p>32.(8分)2023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p><p>(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是.</p><p>(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______ ,过程⑤表示______ 作用.</p><p>(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2023 kJ,B种群的能量为1.2023 kJ,D种群的能量为1.2023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 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p><p>(4)新型生态农业遵循能量多级利用和的生态学原理,使废物资源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p><p>33.(7分)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能在pH值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h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p><p>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p><p>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p><p>装置编号ABCD</p><p>装置容器内</p><p>的溶液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101O55</p><p>无菌水/mL55</p><p>活化酵母菌液/mL0.10.10.10.1</p><p>温度(℃)202325</p><p>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p><p>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p><p>第五步:连续7d,在不同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p><p>回答下列问题.</p><p>(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p><p>(2)本实验的具体课题名称是 .</p><p>(3)某同学第5d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p><p>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台盼蓝是一种大分子染料),</p><p>②先将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制作好临时装片.</p><p>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统计 (被、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p><p>(4)已知血球计数板的大方格为1mm1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时一个大方格观察值为M,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 个.</p><p>高二生物参考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p><p>1-5DCDBC 6-10CCBCD 11-15DDBAA 16-20CADCC</p><p>二、多项选择题</p><p>21ACD 22CD 23BC 24AC 25ABD</p><p>三、非选择题</p><p>26.(8分)(1)内环境(细胞外液) b、c、d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3)淋巴和组织液 组织液 (4)含有较少的蛋白质 (5)dba</p><p>27.(8分)(1)①④ (2)促进、 抑制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血糖浓度变化 (4)① 0 (5)自身免疫</p><p>28.(8分)(1)F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p><p>(2)反射 ④ 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p><p>(3)由负变正 (4)DE</p><p>29.(6分)(1)细胞C、细胞E 细胞B、细胞C、细胞E</p><p>(2)</p><p>(3)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p><p>(4)抗原与细胞C抗原识别受体的直接结合 细胞B产生的淋巴因子(或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C</p><p>30.(8分)(1)自身生长素 两重性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不同 (2)抑制 酶 (3)吲哚乙酸 不影响 (4)顶端优势</p><p>31.(7分)(1)样方 随机取样 17只/m2 (2)S N 增长型 (3)次生</p><p>32.(8分)(1)CO2 全球性</p><p>(2)生物群落 生产者 分解者的分解 (3)3.2023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p>(4)物质循环再生</p><p>33.(7分)(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p><p>(2)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浓度和温度各1分)</p><p>(3)②盖玻片 用滤纸(吸水纸)吸去 ③不被 (4)M106</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生物学科期中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生物学科期中试卷(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