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2023)学年度
<p>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以下是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优学生物网一直陪伴您。</p><p>一、单项选择题(235,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p><p>1、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摄取葡萄糖</p><p>A.血浆 B.淋巴 C.组织液 D.以上都可以</p><p>2、右图表示组织液、血浆、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p><p>下列对图中箭头的描述错误的是</p><p>A.③可代表水</p><p>B.④可代表葡萄糖</p><p>C.②可代表二氧化碳</p><p>D.①可代表血红蛋白</p><p>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激素所作用的器官分别是</p><p>A.性腺、甲状腺、肾上腺 B.垂体、甲状腺、肾上腺</p><p>C.垂体、垂体、垂体 D.垂体、垂体、肾上腺</p><p>4、某人在高温下从事剧烈的体力劳动过久,突然 腿部肌肉抽搐,其主要原因是</p><p>A.剧烈劳动使血糖降低 B.高温使人的新陈代谢不正常</p><p>C.大量排汗,使体内盐分损失过多 D.大量排汗,使体内水分损失过多</p><p>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p><p>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p><p>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p><p>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p><p>C.Ca2+、载体、氨基酸、激素 D. Na+、激素、葡萄糖、血浆蛋白</p><p>7、下列一般不会造成人体组织水肿的有</p><p>A.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 B.营养不良使蛋白质供给不足</p><p>C.患丝虫病出现淋巴管阻塞 D.缺碘引起大脖子病</p><p>8、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p><p>A.下丘脑 B.小脑 C.皮肤 D.大脑皮层</p><p>9、下列对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维持体温恒定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来进行的</p><p>B.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各自独立的</p><p>C.胰岛素是血糖调节中唯一发挥作用的一种激素</p><p>D.pH的调节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有关</p><p>10、正常人血压升高时,身 体通 过一系列调节过程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这种调节机制属于</p><p>A.正反馈调节 B.体液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免疫调节</p><p>11、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p><p>①饮水 ②食物中含的水 ③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 ④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p><p>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p><p>12、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p><p>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p><p>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p><p>13、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p><p>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p><p>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p><p>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p><p>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p><p>14、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p><p>B.糖尿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p><p>C.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p><p>D.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p><p>15、正常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p><p>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p><p>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p><p>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p><p>16、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p><p>分泌细胞分泌物靶细胞</p><p>A.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能是分泌细胞</p><p>B.这种调节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作用范围广</p><p>C.一种分泌物只能作用于一种细胞</p><p>D.分泌物的作用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p><p>17、在体温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是</p><p>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p><p>C.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和胰岛素</p><p>18、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p><p>B.图中④表示负反馈调节</p><p>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p><p>D.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p><p>19、肉毒杆菌注射除皱是由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发展的新型除皱技术。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己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 结构是.</p><p>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受体</p><p>20、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纤维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p><p>A.②③②①② B.②①②③②</p><p>C.①②③②③ D.③②①②③</p><p>21、下列与高等 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p><p>A.人吃食物时唾液腺分泌唾液</p><p>B.人的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p><p>C.雄鹿到一定年龄后会长出发达的鹿角</p><p>D.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的卵巢成熟</p><p>22、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p><p>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p><p>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p><p>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p><p>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p><p>23、选体重相近、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狗,甲狗不做任何处理,乙、丙、丁分别做不同手术处理。几个月后,测得四只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的含量(g/mL)见下表:</p><p>甲乙丙丁</p><p>甲状腺激素3.00.12.93.0</p><p>雄性激素4.03.93.80.3</p><p>生长激素6.05.80.25.9</p><p>据此表分析:乙、丙、丁分别被切 除的内分泌腺一次是</p><p>A.垂体、甲状腺、睾丸</p><p>B.甲状腺、睾丸、垂体</p><p>C.甲状腺、垂体、睾丸</p><p>D.睾丸、甲状腺、垂体</p><p>24、右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p><p>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p><p>A.①②③ B.①①③</p><p>C.③①② D.①①②</p><p>25、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p><p>这三类物质都是</p><p>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p><p>C.在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p><p>2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突触间隙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能影响兴奋的传递</p><p>B.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p><p>C.甲和乙两个成年人的身高都只有70cm,但甲智力正常,乙智力低下。甲在幼年时最可能缺乏的是甲状腺激素,乙在幼年时最可能缺乏的是生长激素</p><p>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p><p>27、中枢神经系统中严重损伤后可以立即引起心跳和呼吸停止的部位是</p><p>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p><p>28、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p><p>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p><p>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p><p>29、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下列活动它不参与的一项是</p><p>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p><p>30、如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p><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p><p>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抗体的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p><p>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p><p>D.图中说明抗原注射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p><p>31、下列哪组的内容不全属于免疫系统</p><p>A.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 B.肾脏、淋巴细胞、淋巴因子</p><p>C.骨髓、扁桃体、胸腺 D.抗体、B细胞、T细胞</p><p>32、有一种疾病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 胆碱受体被当做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效率低下,肌肉收缩无力,其发病机理与哪种病最为相似</p><p>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p><p>C.过敏反应 D.感染引起的关节炎</p><p>33、有关艾滋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患者丧失绝大部分的免疫功能 B.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p><p>C.传染途径主要是输血、握手等 D.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吞噬细胞</p><p>34、在饲养家蚕时,为提高蚕丝的产量,常在喂养家蚕的桑叶上喷洒一定浓度的某种激素。这种激素是</p><p>A.蜕皮激素 B.生长激素 C.保幼激素 D.性外激素</p><p>35、右图所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p><p>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p><p>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p><p>C.Ⅰ调节 Ⅱ体液调节 Ⅲ神经调节 Ⅳ激素调节</p><p>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p><p>二、非选择题(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p><p>36、(8分)下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p><p>(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有 (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填标号),内环境的成分为 (填标号)</p><p>(2)如果该图为鼻黏膜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 (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p><p>(3)图中O2浓度A处 (填、或=)B处</p><p>(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上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 ,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 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2分)</p><p>37、(8分)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p><p>(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p><p>称为__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p><p>(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 (用字母表示)。</p><p>(3)图乙中[⑧]________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p><p>(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________中释放的________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p><p>38、(6分)右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 制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p><p>(1)写出图中A、B、C的名称:</p><p>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p><p>(2)C的大量分泌加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导 致尿量________(增加、减少)</p><p>(3)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对A的调节效应是________(抑制、促进)A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9、(8分)下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p><p>(1)细胞①为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 。</p><p>(2)靶细胞裂解后,要进一步清除抗原往往需要与 免疫相结合。</p><p>(3)右图细胞为 ,它直接是由 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 ,该细胞产生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合成场所为[ ] 。</p><p>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