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2:40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模块训练试题(5)

<p>人生就像是一次旅程,令人陶醉的美景是成功。而深潭是挫折。就像利弊分明的考试,最后是美景还是深潭完全取决同学们的努力,编辑老师整理了高二生物上册期末模块练习题,走向如梦如幻的美景仙境~</p><p>1.下列叙述除哪项外,都为人体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p><p>A.细胞内液</p><p>B.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p><p>C.细胞外液</p><p>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直接液体环境</p><p>2.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条件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占优势</p><p>B.5小时内,酵母菌经历了约1个细胞周期</p><p>C.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原来的200倍</p><p>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p><p>3.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p><p>A.刺激③处,该处细胞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p><p>B.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E不能产生反应</p><p>C.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上传导速度较在②处快</p><p>D.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电刺激,图中①~⑤处能测到兴奋的只有⑤</p><p>4.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6的NAA溶液9份。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③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p><p>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p><p>B.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p><p>C.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p><p>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奈乙酸)的浓度</p><p>5.在如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p><p>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p><p>A.y90xa+10xB.y20xa+5x</p><p>C.y20xa+5x D.y100xa+10x</p><p>6.下表为测定的人体细胞外液(表中没列出淋巴的测定数据)与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成分</p><p>(mol/L)Na+K+Ca+Mg+Cl-有机酸蛋白质</p><p>①②20232.51.2023.36.016.0</p><p>③20231.251.2023.07.51.0</p><p>④202302.510.2023-47</p><p>A. 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p><p>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p><p>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p><p>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p><p>7.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p><p>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p><p>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p><p>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p><p>8.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p><p>了重大部署,对婴幼儿奶粉进行了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p><p>查。三聚氰胺在水中微溶,故婴儿食用含三聚氰胺高的奶粉可</p><p>形成结石,医生建议大量饮水就可以排除结石。如图为水平衡</p><p>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 )</p><p>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p><p>B.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p><p>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p><p>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p><p>在这寒冷冬季,我们要以与太阳相媲美的热情阅读高二生物上册期末模块练习题,迎接考试!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二生物试题栏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模块训练试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