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二上册生物考试题
<p>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优学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册生物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p><p>一.选择题</p><p>1.下列有关人类神经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在神经纤维上及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p><p>B .两个神经元的细胞膜是直接接触,以便于兴奋的传递</p><p>C .突触只允许兴奋由树突末端传到另一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p><p>D .轴突末端细胞质中小泡内的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p><p>2.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p><p>A.不发生偏转</p><p>B.发生一次偏转</p><p>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p><p>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p><p>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在体温调节过程中,温觉感受器既能感受温觉又能感受冷觉</p><p>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速度与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相同</p><p>C.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p><p>D.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体内各器官中也分布着大量的感受器</p><p>4.各项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p><p>A.温度 B.渗透压 C.pH值 D.酶</p><p>5.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用盐酸滴定等量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相同</p><p>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 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p><p>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p><p>6.下列有关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病人由于多饮、多尿,从而引起多食</p><p>B.将1ml斐林试剂和病人尿液混匀后,出现砖红色沉淀</p><p>C.病人因胰岛素分泌较少,使得葡萄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p><p>D.合理运动、控制饮食及定期注射胰岛素可以根治糖尿病</p><p>7.下列对 HIV 的描述错误的是( )</p><p>A .专性寄生 B .衣壳粒上具有抗原特异性</p><p>C .主要在人的T细胞中增殖 D.攻击人体后会引起自身免疫反应</p><p>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B.淋巴系统包括淋巴器官、淋巴细胞、淋巴因子和抗体</p><p>C.抗体只存在于内环境中</p><p>D.HIV病毒主要攻击B 细胞</p><p>9.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p><p>抗体含量曲线如右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 )</p><p>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p><p>B. 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p><p>C.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p><p>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p><p>10.科学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食用后人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这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 )</p><p>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B.含有某些抗原特异性物质</p><p>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 D.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p><p>11.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G,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p><p>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G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p><p>B.G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杂合子</p><p>C.G纯合子的出生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p><p>D.该种群基因库中G频率的变为1.0表示新物种已产生</p><p>12.若用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CO 2库。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 )</p><p>13.下列直接影响动物种群密度变化的是( )</p><p>A.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 B.年龄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p><p>C.性别比例和出生率、死亡率 D. 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p><p>14.在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时,下列哪项做法将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p><p>A.为了防止病原体对动植物的侵害,用蒸馏水代替自来水 B.生态瓶要给于一定的光照</p><p>C.生态瓶中要添加一定的分解者 D.对生态瓶通以一定量的空气</p><p>15.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p><p>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在时间t0~t1内,种群数量是J型增长</p><p>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p><p>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p><p>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p><p>16.下列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p><p>A.贫血 B.组织水肿 C.手足抽搐 D.尿毒症</p><p>17.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强度(E)受温度(T)变化的影响,预期结果是( )</p><p>18.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p><p>A.后者以种群为研究对象 B.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p><p>C.两者都认为突变、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 D.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p><p>19.下列关于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从生产者开始的四个营养级的年能流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p><p>营养级abcd</p><p>能量(105Jm2)141.2023.20231.270.88</p><p>A.a B.bC.c D.d</p><p>20.受抗 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p><p>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p><p>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p><p>21.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 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p><p>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p><p>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p><p>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p><p>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p><p>2 2.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2023~20235mg/mL,而1mg的甲状腺激素却使人体产热量增加2023kJ。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 )</p><p>A.通过体液运输 B.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p><p>C.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微量和高效的特点</p><p>23.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p><p>C.抗 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p><p>24.在一些山区的溪流里能见到一些大蝌蚪没能正常完成变态发育,其原因是体内缺乏( )</p><p>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生长抑制素 D.甲状腺激素</p><p>25.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p><p>B.寒冷时,产热增加,产生的热量全部经皮肤散失</p><p>C.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p><p>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p><p>26.在啤酒生产中用于代替大麦芽完成糖化过程的植物激素是( )</p><p>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p><p>27.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p><p>存在</p><p>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 14C的存在</p><p>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p><p>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p><p>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总结的高二上册生物考试题,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