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2:27

2023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p><p>以下就是优学生物网为同学们搜集的2023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希望同学们学习进步。</p><p>一、选择题</p><p>1.下表的资料显示4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4种不同溶液Ih后质量转变的百分率,根据表中资料可知溶液浓度最低的是</p><p>溶液质量转变的百分率</p><p>Ⅰ+5%</p><p>Ⅱ-5%</p><p>Ⅲ-3%</p><p>Ⅳ0%</p><p>A.溶液ⅠB.溶液ⅡC.溶液ⅢD.溶液Ⅳ</p><p>2.血吸虫与钉螺的关系依次是</p><p>A.竞争B.捕食C.寄生D.共生</p><p>3.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由此引起</p><p>A.下丘脑产生渴觉B.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p><p>C.肾上腺分泌醛固酮 D.肾小管对无机盐的重吸收量增加</p><p>4.下列腺体中,既能分泌生长激素,又能分泌多种其它激素的腺体是</p><p>A.甲状腺 B.垂体 C.唾液腺 D.卵巢</p><p>5.下面的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p><p>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p><p>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p><p>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菌落</p><p>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p><p>6.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p><p>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p><p>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p><p>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p><p>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p><p>7.下列图解是反馈调节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理解错误的是</p><p>A.当人体受到寒冷或惊吓刺激后,图中的下丘脑、垂体、腺</p><p>体分泌的激素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p><p>B.当受下丘脑和垂体调节的腺体分泌的激素浓度过高时,通</p><p>过①一③一④一⑥使浓度降低</p><p>C.当受下丘脑和垂体调节的腺体分泌的激素浓度过低时,通</p><p>过②一③一④一⑤使浓度升高</p><p>D.垂体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所以它是内分泌腺的枢纽</p><p>8.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是</p><p>A.青蛙与蝗虫 B.狼与羊 C.牛与羊 D.兔与黑猩猩</p><p>9.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p><p>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p><p>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p><p>10.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生态系统的结构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p><p>B.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p><p>C.生态系统的能力是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p><p>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是生物的多样性</p><p>1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p><p>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p><p>12.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说明</p><p>A.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p><p>B.DDT是挥发性物质,能沿大气到达南极</p><p>C.含DDT的动物曾在施药的农田里生活过</p><p>D.上述说法都不对</p><p>13.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p><p>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p><p>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p><p>14.下面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面表中与图示相符的选项是</p><p>选项2023</p><p>A无性生殖 营养生殖嫁接组织培养</p><p>B染色体DNA基因外显子</p><p>C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T细胞抗体</p><p>D氮循环共生固氮菌生物固氮</p><p>15.下列哪一生态系统的作用消失后,会很快退化</p><p>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p><p>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p><p>16.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p><p>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p><p>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p><p>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p><p>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p><p>17.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p><p>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p><p>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p><p>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p><p>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p><p>18.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一个</p><p>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p><p>19.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p><p>A. a B. b C. c D. d</p><p>20.下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p><p>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p><p>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p><p>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细胞或记忆细胞</p><p>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可能是垂体细胞</p><p>二、简答题</p><p>2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知识及实验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分别回答下列问题:</p><p>(1)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p><p>比较茎尖和伸长茎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从细胞角度分析植物的生长,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从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从而促进生长。</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p><p>(2)分析上表可知,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知道: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p><p>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p><p>①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p><p>②实验步骤:</p><p>第一步: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p><p>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③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2.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p><p>(1)图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p><p>(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p><p>(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p><p>(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 (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 的变化。</p><p>23.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p><p>(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太阳能。</p><p>(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 KJ和 KJ。</p><p>(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 ,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p><p>(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 。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 。</p><p>24.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p><p>。(填标号)</p><p>(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___阶段。</p><p>(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p><p>(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③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 。</p><p>(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膜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___。</p><p>(6)如果图中①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抗体存在于上图中的___________ 部位(填标号)B淋巴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免疫。</p><p>上文就是优学生物网给您带来的2023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