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练习
<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23、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34、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45、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56、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6</p><p>高中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练习</p><p>【摘要】优学生物网的编辑就为各位学生带来了高中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练习</p><p>一、选择题(301.5分=45分)</p><p>1、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性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由此可知,属于核糖体、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是</p><p>A.都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p><p>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 D. 都能携带遗传信息</p><p>2、下列哪一组结构或物质的元素组成很可能是不相同的</p><p>A.细菌体内的基因与细胞膜 B.蓝藻细胞内的核糖体与细菌的细胞壁</p><p>C.骨骼肌细胞内的线粒体与染色体 D.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与动物细胞中的糖原</p><p>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①在女性的乳腺细胞中含有该女性的全部遗传信息</p><p>②遗传物质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性状</p><p>③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根瘤菌中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分别有8、4、4、8种</p><p>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⑤同一个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DNA碱基排序不同</p><p>A.只有一项正确 B.有两项正确 C.有三项正确 D.全部都错</p><p>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p><p>A.男孩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他的父亲 B.女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她母亲</p><p>C.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他的母亲 D.一对双胞胎的性染色体有可能不同</p><p>5.在山羊中,甲状腺先天缺陷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bb的山羊,会因为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发育不良;含有显性基因(B)的山羊,如果后天缺碘,同样会因为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发育不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p><p>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山羊,其双亲的甲状腺可能是正常的</p><p>B.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p><p>C.对因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发育不良的个体,如果在食物中添加碘,可确保它生长发育正常</p><p>D.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p><p>6.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小到大的是:</p><p>A.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B.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p><p>C.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 D.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p><p>7.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主要根据DNA具有:</p><p>A.稳定性 B.多样性 C.特异性 D.可变性</p><p>8.用纯种黑色长毛狗与纯种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黑色短毛 黑色长毛 白色短毛 白色长毛</p><p>♀ 52 19 16 6</p><p>♂ 49 14 15 5</p><p>A.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p><p>B.F1中雌配子与雄配子数目之比为1∶1</p><p>C.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个体接近58</p><p>D.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中都有杂合子</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23、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34、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45、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56、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6</p><p>9、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对那些无法辨认身份的遇难者,进行编号、记录、拍照,提取DNA检测,并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和检验,建立了遇难人员身份识别的DNA数据库。DNA检验的正确率,理论上并非能达到100%,具体操作中只能精确到99.202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p><p>A.在用DNA检测的方法识别身份时依据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p><p>B.辨认一个孩子的身份时,必须有双方父母的DNA才能判断</p><p>C.具体操作中DNA检验的正确率达不到100%的可能原因是基因会发生突变</p><p>D.遇难人员DNA数据库的建立是依据DNA的特异性</p><p>10、图①表示某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图解;图②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③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 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图②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不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某细胞</p><p>B.由图②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p><p>C.若图③中的1个b基因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仍然 可以合成出 物质乙</p><p>D.图①中,若b2为RNA链,则b1链的(A+T+C)/ b2链的(A+U+G)=1</p><p>11.下图表示细胞中某基因转录过程的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p>A.链和链将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p><p>B.链和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转录的准确进行</p><p>C.若链的嘌呤数量与嘧啶数量的比值小于1,则链的该比值也小于1</p><p>D.若链的A突变为T,则相应链翻译出的蛋白质一定发生结构改变</p><p>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别也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p><p>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有杂合体的基因型XY,雌性体细胞中有纯合体的基因型XX</p><p>③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无色盲基因b也无它的等位基因B</p><p>④女孩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p><p>⑤男人红绿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p><p>⑥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p><p>A.①③④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⑤⑥</p><p>13、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p><p>A.2次 B.3次 C.4次 D.5次</p><p>14.长翅红眼雄蝇与长翅白眼雌蝇交配,产下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残翅白眼雄蝇。己知翅长、眼色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与亲代雌蝇参与受精的卵细胞一起产生的极体,其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错误的是( )</p><p>(A─长翅,a─残翅,B─红眼,b─白眼)</p><p>A.① B.② C.③ D.④</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23、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34、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45、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56、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6</p><p>15.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p><p>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p><p>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p><p>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p><p>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要相等</p><p>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p><p>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A、B、C都不对</p><p>16、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一乙基鸟嘌呤,这种鸟瞟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某双链DNA分子中A占碱基总数的20%,用甲磺酸乙酯(EMS)使所有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一乙基鸟嘌呤后进行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一代DNA中,其中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40%,另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p><p>A.15% B.25% C.30% D.40%</p><p>17、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p><p>B.ATP含有核糖,而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p><p>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p><p>D.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p><p>18.下列有关植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共有7种</p><p>B.一个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p><p>C.一个用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5N和14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之比为1∶3</p><p>D.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分别是DNA和 RNA</p><p>19.核酸是生物特有的重要大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细胞中,在生物的个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遗传现象源于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p><p>B.实验观察细胞的DNA时加吡罗红,观察细胞的RNA时加甲基绿</p><p>C.DNA指纹的原理是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p><p>D.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无核膜结构的细菌和无细胞结构的病毒都含核酸</p><p>20.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是()</p><p>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p><p>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p><p>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p><p>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的数目相同</p><p>21、基因型为 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p><p>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p><p>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p><p>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末分离</p><p>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末分离</p><p>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23、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34、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45、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56、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6</p><p>22.人类性染色体上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 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I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p>B.Ⅱ片段上的基因能发生交叉互换</p><p>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p><p>D.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能控制性别</p><p>2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生理过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p><p>A.用l5 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p><p>B.用3 H标记亮氨酸,分析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途径</p><p>C.用l8 O标记CO2,探明光合作用中产生的O2来自于CO2</p><p>D.用3 H标记尿嘧啶,研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p><p>24.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p><p>P F1</p><p>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p><p>②♀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p><p>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p><p>A.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p><p>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p><p>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1 6</p><p>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p><p>25、囊性纤维病发病的直接原因是Cl-不能有效运出肺等组织细胞,而根本原因是CFTR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运输Cl-的CFTR跨膜蛋白的第508位的氨基酸缺失。下列理解错误的是()</p><p>A.病人肺组织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p><p>B.CFTR基因突变的原因可能是碱基对的替换</p><p>C.CFTR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p><p>D.通过基因诊断可判断某人是否患有囊性纤维病</p><p>26.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p><p>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p><p>B.图示过程没有遗传信息的流动</p><p>C.过程a仅在核糖体上进行</p><p>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p><p>27.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p><p>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p><p>C.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p><p>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p><p>28、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p><p>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p><p>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23、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34、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45、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56、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6</p><p>29.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p><p>A.GC变为T=A B.A=T变为CG</p><p>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p><p>30.如图表示人体某正常基因片段及其控制合成的多肽顺序。A~D表示4种基因突变的位点。A处丢失T/A,B处T/A变成C/G,C处T/A变为G/C,D处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不同时发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A处突变会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变化</p><p>B.B处突变对结果无影响</p><p>C.C处突变会引起多肽链中氨基酸数量变化</p><p>D.D处突变会导致肽链的延长停止</p><p>二、非选择题</p><p>31、(每空2分,共14分)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个赖氨酸发生了改变。根据图和下表回答问题。</p><p>第一个</p><p>字母 第二个字母 第三个</p><p>字母</p><p>U C A G</p><p>A 异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 苏氨酸</p><p>苏氨酸</p><p>苏氨酸</p><p>苏氨酸 天冬酰氨天冬酰氨赖氨酸赖氨酸 丝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精氨酸 U</p><p>C</p><p>A</p><p>G</p><p>(1)图中Ⅰ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Ⅱ过程叫________。</p><p>(2)除赖氨酸以外,图解中X是密码子表中哪一种氨基酸的可能性最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若图中X是甲硫氨酸,且②链与⑤链只有一个碱基不同,那么⑤链不同于②链上的那个碱基是________。</p><p>(4)从表中可看出密码子具有 的特点,它对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是 。</p><p>32.(每空2分,8分)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p><p>(1)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后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请简述该矮秆植株形成的过程。</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某水稻品种经处理后光反应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这可能与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在叶肉细胞内控制光反应酶的相关基因可能分布于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p><p>(3)已知水稻的穗形受两对等位基因(Sd1和sd1、Sd2和sd2)共同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并表现为基因互作的累加效应,即:基因型为Sd1_Sd2_植株表现为大穗,基因型为sd1sd1Sd2_、Sd1_sd2sd2的植株均表现为中穗,而基因型为sd1sd1sd2sd2的植株则表现为小穗。某小穗水稻种子经EMS处理后,表现为大穗。为了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穗品种,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方法可以是 。</p><p>(4)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碱基对转换成AT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对两点)。</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23、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34、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45、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56、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6</p><p>33.(每空2分,共14分)请分析下列与遗传和变异有关的问题:</p><p>(1)水稻(2N=24)正常植株(E)对矮生植株(e)为显性,抗病(F)对不抗病(f)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p><p>①在EE xee杂交中,若E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 。</p><p>②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E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U变为C,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c。与正常植株相比, 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 。</p><p>(2) 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 B )、褐色(aaB )、红色(A bb)和黄色(aabb)。</p><p>①若右图示为一只黑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或 。</p><p>②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纯 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 。</p><p>③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该过程表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之一是基因通过 ,从而控制性状。</p><p>34.(每空1分,9分)某研究机构针对小鼠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开展了两项研究。</p><p>研究一:采取的步骤如下,先将小鼠用四氧嘧啶液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有破坏胰岛B细胞的作用),然后将小鼠分为两组,分别用一定量的红薯叶黄酮、蒸馏水喂养经四氧嘧啶处理的小鼠。另外用蒸馏水喂养未经四氧嘧啶处理的小鼠。最后分别检测胰岛素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正常状态下胰岛B细胞中的基因控制胰岛素合成,胰岛素有降血糖功能)</p><p>回答下列问题:</p><p>(1)先将小鼠进行四氧嘧啶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图示中的3组为经红薯叶黄酮处理组。未经四氧嘧啶处理的为________组;经四氧嘧啶处理但未用红薯叶黄酮处理的是____________组,图中____________组小鼠患糖尿病。</p><p>(3)1组与2、3组比较,对照组是__________组;2组与3组比较,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p><p>(4)3组与1、2组比较,不仅说明红薯叶黄酮有修复____________的功能,而且说明红薯叶黄酮有__________(促进、抑制)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功能。</p><p>研究二:取研究一中的1组小鼠的胰岛细胞分离并培养,再分为两组,一组加入一定浓度的干扰素;一组加入蒸馏水作对照。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胰岛素含量和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如下表。请写出该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干扰素对小鼠胰岛细胞的影响</p><p>组别 胰岛素浓度 凋亡细胞比例(%)</p><p>对照组 169.69 136.15</p><p>实验组 10.25 17.25</p><p>35、(每空1分,共10分)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出现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p><p>(1)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hhRr、hhrr;表现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HHRr。</p><p>(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请完成以下简单的实验方案(根据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p><p>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p><p>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p><p>①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HHrr</p><p>②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hhRR</p><p>(3)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假回复体(HHrr),请利用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以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预测实验结果并推论)</p><p>①实验步骤:让这些果蝇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p><p>②预测实验结果并推论:</p><p>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p><p>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p><p>优学生物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高中高二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练习,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