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册模块学习效果检测试题(附答案)
<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7分,共42分)</p><p>1.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p><p>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p><p>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p><p>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p><p>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p><p>2.右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p><p>A.图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细胞的内环境</p><p>B.效应T细胞分泌的抗体直接进入①,经①循环送</p><p>至靶细胞</p><p>C .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p><p>D.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p><p>3.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以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空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p><p>A. 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p><p>B. 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p><p>C. 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p><p>D. 在上述效应T细胞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p><p>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 ( )</p><p>A. 兴奋只能以局部回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p><p>B.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p><p>C. 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其体内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加;</p><p>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收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p><p>5.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 D能除掉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解释错误的是:</p><p>A. 2,4 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p><p>B. 双子叶杂草对2,4 D的敏感性强;</p><p>C. 小麦对2,4 D的敏感性差;</p><p>D. 同一浓度的2,4 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p><p>6. 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约2023 T 。正常情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 300 T ,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量为</p><p>( )</p><p>A. 不超过300T B. 2023 T</p><p>C. 2023 T D. 2023 T</p><p>武威六中2023~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p><p>高二生物模块学习学段检测试卷</p><p>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7分,共42分)</p><p>题号202356</p><p>答案</p><p>29(18分)请回答下列与体温恒定及调节有关的问题:</p><p>(1)非典流行期,各地居民常用普通的水银温度计来测量自己的体温,通常测得的温度要比人的实际体温略 。</p><p>(2)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为 ,主要的散热器官为 。</p><p>(3)人体体温的主要调节中枢在 ,人体体温的调节机制为 调节。</p><p>(4)当人处于炎热的环境中时,通过中枢的调节,使 舒张,以增加 ,也使 增多,从而使 增加.</p><p>30. ( 20分) 右图表示雌性高等动物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性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1)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 。</p><p>(2)激素A是。激素C是,其能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及 。</p><p>(3)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p><p>(4)X细胞作用于垂体细胞,使垂体细胞分泌某种物质,并调节对幼仔的照顾行为,则X细胞、垂体细胞分泌的物质分别是 、 。在与垂体细胞膜相对应的X细胞的末端,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p><p>31.(10分)甲图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乙图示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p><p>(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p><p>(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2.(5分)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p><p>(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 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 ,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 ,引起肌肉收缩。</p><p>(2)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 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体液、细胞)免疫的应答。</p><p>33. (5分) 为了验证 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p><p>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 4 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p><p>②将上述 4 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p><p>回答下列问题:.</p><p>(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p><p>甲组 ______________ ; 乙组 ______________ ; 丙组 ______________ ;</p><p>丁组 ______________ 。</p><p>(2)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p><p>高二月考生物答案</p><p>二. 非选择题</p><p>29.(18分)</p><p>(1)低2分</p><p>(2)骨骼肌、肝脏2分//皮肤2分</p><p>(3)下丘脑2分//神经-体液2分;</p><p>(4)皮肤血管2分//皮肤的血流量2分//汗腺分泌2分//散热量2分</p><p>30.(20分)</p><p>(1)下丘脑。2分</p><p>(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分//雌激素(或雌性激素)2分//雌性第二性征2分//雌性正常性周期2分</p><p>(3)下降2分//反馈2分</p><p>(4)递质2分//催乳素2分//电信号化学信号2分</p><p>31.(10分)</p><p>(1)感受器2分//d2分//胞体膜或树突膜2分</p><p>(2)递质2分//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p><p>分</p><p>32. (5分)</p><p>(1) 传出 融合 电位变化</p><p>(2) 造血干细胞 体液</p><p>解析:(1)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出,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递质。通过图,看出递质引起肌膜电位变化,从而发生肌肉收缩。</p><p>(2)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处生成T细胞。正常情况下T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根据题2 可知是抑制体液免疫应答。</p><p>33.(5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