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1:02

教案:骨骼肌

<p>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p><p>1.说明骨骼肌收缩特性的知识结构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p><p>2.能说明人体运动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的。</p><p>3.知道体育锻炼对骨胳肌的影响。</p><p>能力目标</p><p>通过对骨胳肌的收缩特性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对实验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p><p>情感目标</p><p>1.承认体育锻炼对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逐渐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p><p>2.通过人体运动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是多组肌群协同的作用的学习,树立生物的整体性的观点。</p><p>教学建议</p><p>一、本节的知识结构</p><p>二、教材分析</p><p>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因此有关骨骼肌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而骨骼肌的运动主要体现在收缩上,故骨骼肌的收缩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关于人体内骨骼肌所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学生看不见,难以理解,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先让学生观察肌肉收缩的演示实验,获得感性知识,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即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来突破重点和难点。</p><p>三、教法建议</p><p>本课的引入:在复习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器官和起支点作用的器官分别是什么?继续提问:运动是骨围绕关节转动产生的,那么,使骨转动的动力来自哪?自然进入到本节课骨骼肌的学习。关于骨骼肌的收缩特性,建议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进行。先提出问题:骨骼肌作为运动中的动力器官,它有哪些特点与运动相适应?然后提供骨骼肌收缩的演示实验或录象给学生观察,做演示实验前,先要向学生交待实验装置中的关键部分,如装在实验仪器上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指针等。为确保实验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预作。目的是熟练操作和检查实验装置的灵敏性。实验用的标本必须处于生活状态,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备中,要避免损伤神经和肌肉,并经常保持它处的环境与活体中接近(用70%的生理盐水保持湿润)。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时,为了使观察有的放矢,观察前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内容:如用针和电流直接刺激肌肉本身时,有什么反应?停止刺激,肌肉怎样?用电流刺激与肌肉相连的神经,有什么反应?停止刺激,肌肉怎样?思考:骨骼肌具有什么特性?当学生观看演示实验或录像后先汇报观察结果,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p><p>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每步实验的结果,指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即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人体内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是从何而来自呢?这可以让学生再配合做一个屈肘动作,在实践中感受骨骼肌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产生动作,从而理解人体内骨骼肌所受的刺激都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p><p>关于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结合肌肉的协作示意图,让学生观察上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鼓起情况,并从中体会屈肘和伸肘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屈肌肌群和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肌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来说明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最后问问学生四肢的骨骼肌若都在收缩时,人应该出现的动作是什么,以此来加深学生对骨骼肌在运动中相互协作关系的理解。</p><p>教学设计示例</p><p>复习提问:</p><p>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的器官和起支点作用的器官分别是什么?</p><p>关节的哪些结构特点使它既牢固又灵活?</p><p>导入新课:</p><p>运动是骨围绕关节转动产生的,那么,使骨转动的动力来自哪?</p><p>在学生回答来自骨骼肌的收缩后。继续提问:骨骼肌又有哪些特点与运动相适应?</p><p>今天我们来研究骨骼肌</p><p>板书:第四节 骨骼肌</p><p>我们首先通过演示实验(或录像)来探索骨骼肌的特性。</p><p>板书:一、骨骼肌的特性:</p><p>教师先介绍演示实验的装置,实验开始时,对学生提出观察的具体要求:用针和电流直接刺激肌肉本身时,有什么反应?停止刺激,肌肉怎样?用电流刺激与肌肉相连的神经,有什么反应?停止刺激,肌肉怎样?</p><p>当学生观看演示实验或录像后先汇报观察结果:</p><p>针和电流直接刺激--肌肉收缩,停止刺激--肌肉缓慢舒张,电流刺激与肌肉相连的神经(间接刺激肌肉)--肌肉收缩,停止刺激--肌肉缓慢舒张。</p><p>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下四点:</p><p>(1)当肌肉受到刺激(机械、电流)都会发生收缩。</p><p>(2)当停止刺激,肌肉会自动舒张,恢复到静止状态。</p><p>(3)神经可以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把兴奋传向肌肉,对它产生刺激。</p><p>(4)肌肉可以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并收缩。得出结论: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板书)</p><p>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人体内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是从何而来自呢?至此,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内的骨骼肌中都分布有神经,接受神经的支配。同时还让学生再配合做一个屈肘动作,在实践中感受骨骼肌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产生动作,从而理解人体内骨骼肌所受的刺激都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p><p>板书: 人体内的骨骼肌所受到的刺激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p><p>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人体控制某部分的骨骼肌的神经损伤,身体的这部分会出现什么情况?(可能瘫痪)。</p><p>引入:骨骼肌为什么会收缩呢?这与骨骼肌的组成特点及在骨上的附着方式有关。</p><p>板书:二、骨骼肌的结构:</p><p>教师用骨骼肌挂图或模型讲述:</p><p>思考:骨骼肌是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器官,为什么?</p><p>指出: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之为器官。一块骨骼肌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如肌健)构成,骨骼肌里面还有许多血管和神经,它具有收缩的功能,所以它是一个器官。</p><p>骨骼肌的收缩特性是由其中的骨骼肌组织表现出来的。另外,骨骼肌收缩之所以能产生运动,是由于一块骨骼肌至少跨过一个关节,附着在两块骨上。</p><p>这时,教师出示骨骼肌协作关系挂图或模型,说明肱二头肌结构和附着点,并进一步引申:任何一个准确的动作都是由多块肌肉组成的肌群共同协作下完成的。</p><p>板书:三、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p><p>先让学生用力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结合观察课本里图IV-22肌肉的协作示意图,注意,上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鼓起情况。思考: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是怎样配合的?并完成下面的观察记录表:</p><p>屈肘</p><p>伸肘</p><p>肱二头肌</p><p>肱三头肌</p><p>得出结论: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p><p>最后提问学生:四肢的骨骼肌若都在收缩时,人应该出现的动作是什么?</p><p>板书:四、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p><p>建议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经常锻炼,骨骼肌会变得粗壮?让学生看书后回答。</p><p>教师做适当的补充: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血液供应情况,及与肌肉收缩舒张的关系,以加深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理解。</p><p>最后让学生总结:体育锻炼对整个运动系统的影响,提出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锻炼的注意事项。</p><p>板书设计</p><p>探究活动</p><p>探索肌肉工作时会发生疲劳</p><p>[问题]肌肉工作时会发生疲劳吗?</p><p>[假设]如果肌肉工作会发生疲劳,那么,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肌肉的力量会越来越弱。</p><p>[设计并完成实验]</p><p>设计:</p><p>重复做一个动作,统计每分钟的频率,比较随工作时间的延长,频率的数值变化。</p><p>材料用品:垫圈、米尺、剪刀、100砝码、秒表。</p><p>方法步骤:</p><p>1.用一根长30厘米的绳,一端系一个垫圈,做成单摆。捏住绳的另一端,使垫圈来回自由摆动。</p><p>2.用一根50厘米长的绳,一端系一个100克砝码,另一端系成一个扣,把扣套在一个手指上,手掌向上,把前臂搁在课桌上,使手指能伸出桌外。注意不能让砝码碰到地板,如果碰到地板,要在绳子上打几个结,使它缩短。</p><p>3.使单摆运动。随着单摆每摆动一次,弯曲一下悬挂砝码的手指。在每一分钟结束时,记录每分钟手指弯曲的次数。共记录三次。</p><p>4.休息一分钟,再继续三分钟。把每分钟的数据记录下来。</p><p>观察:</p><p>(1)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指弯曲的动作在加快还是慢下来?</p><p>(2)在第二次运动时,手指弯曲的次数比第一次多还是少?</p><p>(3)试一试,在大量运动后休息一分钟,是否足以使你的手指肌肉复原?</p><p>5.把实验结果填入下列表格内</p><p>开始运动后的时间</p><p>每分钟手指弯曲的次数</p><p>第一次运动时间</p><p>第一分钟</p><p>第二分钟</p><p>第三分钟</p><p>休息时间</p><p>第二次运动时间</p><p>第一分钟</p><p>第二分钟</p><p>第三分钟</p><p>6.个人数据的比较</p><p>7.统计全班同学每分钟手指弯曲次数的平均值并做比较</p><p>全班</p><p>数值</p><p>开始运动后</p><p>休息后运动</p><p>第一</p><p>分钟</p><p>第二</p><p>分钟</p><p>第三</p><p>分钟</p><p>第一</p><p>分钟</p><p>第二</p><p>分钟</p><p>第三</p><p>分钟</p><p>第一组</p><p>第二组</p><p>第三组</p><p>┋</p><p>┋</p><p>第九组</p><p>第十组</p><p>平均值</p><p>8.试一试:缩短单摆绳的长度,加速单摆的运动,使你的手指肌肉复原的时间可能产生什么变化?</p><p>实验结果的分析</p><p>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指弯曲的动作慢了下来,这是因为肌肉过分工作时,氧供应不上,肌肉产生的酸过多,肌肉感到疲劳。休息后,肌肉能利用氧将酸(乳酸)分解,肌肉又恢复到重新工作的状态。如果缩短摆长,单摆加速运动,肌肉工作频率加快,产生的乳酸量更多,因而恢复的时间也更长。</p><p>[得出结论]肌肉工作时会发生疲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案:骨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