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20:55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后练习题答案

<p>优学生物网初中频道提供大量初中生学习资料,在第一时间更新初中资讯。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课后练习题答案:</p><p>资料分析</p><p>1.在描述的动物行为中,资料1和资料3是先天性行为,资料2、资料4和资料5都是学习行为。</p><p>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可以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如初生的小袋鼠发育很不完全,如果它不具备爬向母亲育儿袋的本能,就不可能生存下来。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就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的行为的。所以说,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p><p>3.对比分析资料3和资料4可以知道,先天性行为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研究发现,就连动物界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也是有学习能力的。</p><p>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200次以上的尝试和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走复杂迷宫的鼠学习就快得多。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p><p>探究</p><p>探究1 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完善计划的讨论)</p><p>1.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p><p>2.人工条件下饲养菜青虫,隔离卵并不困难。但要饲养成活,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如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充分而新鲜的食物等。其次,饲养的数量也不宜过少,否则很难说明问题。</p><p>3.可以选择含特殊挥发油的植物叶片,如薄荷叶、芹菜叶等。看看菜青虫是否喜欢。叶片最好不要带毛或刺等,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p><p>4.应当。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p><p>5.要一样。和前两个讨论题一样,选择一样的色彩也是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p><p>6.最好是事先饿饲一段时间,在菜青虫有较高食欲时做这项探究。可以将滤纸和菜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滤纸和菜叶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放开菜青虫,看看它会取食什么东西。</p><p>7.是的。这样才能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p><p>探究2 动物的绕道取食</p><p>1.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不一样的。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甚至不用经过尝试与错误。因此探究活动选取的实验动物最好是低龄小动物,如小鸡、小鸭等。它们的生活经验少,容易表现出学习的过程。过于低等的动物学习次数太多,不易在课堂实现;太高等的动物也不好,像猫和狗等容易出现直接取食的现象。</p><p>2.例1:对家养小动物进行学习行为的训练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有一些鹦鹉会说话有的猫、狗会在固定地方饮水、吃东西、大小便等。这都是人类对它们进行训练的结果,也是出于人类的某种需要。</p><p>例2:小猫刚刚出生的时候还没有睁开眼睛,粉红色的身体上绒毛又短又稀。可这时候它就会吃奶,还会用爪子抓住猫妈妈的身体。猫妈妈会在幼猫很小的时候教给它们什么东西能吃、什么地方能睡,怎样爬树,又怎样从树上下来。吃奶的小猫会一天天长大,一个多月后的小猫喜欢玩线团、纸球,更喜欢玩蜻蜓、小壁虎之类的小动物。它是在练习捕食的技巧。长大之后,猫不仅会捕鼠、逮鸟,还会去鱼缸里捞鱼。小猫跟猫妈妈学会的本领──捕食和逃避敌害,对小猫的生存都是有意义的。</p><p>3.提示并思考: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注意: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探究活动,谈亲身的感受,不要过多的限制学生。)</p><p>练习</p><p>1.婴儿出生就会吃奶、抓握物体,这些都属于先天性行为。摄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婴儿刚出生时表现出的抓握能力(或者说是攀附母亲的能力)和吃奶的能力,保证了婴儿摄食的基本需要。</p><p>2.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p><p>3.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多。学习行为越多,适应性也越强,对动物的生存就越有意义。(让学生举出自己观察到动物的各种生动有趣的实例,并在课堂上交流。)</p><p>4.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狼孩并不是狼,他具备人的遗传素质,但是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他没能像其他孩子那样适时接受人的生活经验,因此没能获得人的许多重要的学习行为。这一事实也说明,人类大脑的发育,人类语言的发展和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符号的学习是有关键时期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就很难进行补偿。所以,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大脑发育的阶段相适应。这样,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健全的发展。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课后练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