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鸟的生殖和发育》课后练习题答案
<p>优学生物网初中频道提供大量初中生学习资料,在第一时间更新初中资讯。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课后练习题答案:</p><p>课文中的问题提示</p><p>1.孵化出的雏鸟有早成鸟和晚成鸟。</p><p>即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19.4%时,鸡的产蛋率可达到90%。</p><p>第2小问的解答过程。</p><p>已知条件:(1)由题干中可知,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15%;能量水平为11.2023焦/千克;取食量为101克/只日。</p><p>(2)由(1)可推知鸡对蛋白质取食量为15.2(15%101克/只日),通过查曲线图可知在此采食蛋白质量的基础上,鸡的产蛋率约为50%。</p><p>(3)由(1)提供的已知条件,通过查表可知鸡的产蛋率约为60%,但要达到这样的产蛋率,饲料蛋白质含量还需提高。</p><p>得出结论,即从每日采食蛋白质量预测鸡的产蛋率应为50%。</p><p>练习</p><p>1.提示:本句诗来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全诗内容是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也作春)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首诗反映诗人在西湖白沙堤看到的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p><p>在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反映鸟筑巢时的占区行为。莺类栖息在树枝上,常常将巢筑于树上或树洞中,早春气候还冷,莺为筑巢而争占暖树(向阳的树枝)。</p><p>谁家新燕啄春泥反映燕子的筑巢行为。燕子在选定好筑巢的地点后,用喙衔泥、草秆和草根,混合以自己的唾液,在屋檐下筑成半个碗形的巢。</p><p>2.提示: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可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思路、设计实验。下面的实验方案可供参考。</p><p>将蛋壳用针扎一个小眼,在小眼处插入注射器的针头,注意小眼和针头间的缝隙,应尽量密实。然后用注射器从这个小眼向里缓缓打气,使蛋壳里的压力增大。过一段时间后,可见蛋壳表面就出现一点一点的液珠,由此说明蛋壳上有小孔。</p><p>也可将鲜蛋浸没在40 ℃~50 ℃的温水中,看蛋壳上有小气泡发生。</p><p>3.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表中列出的鸟卵是依次增大,如鸭蛋比鸡蛋大,鸡蛋比鸽蛋大,鸵鸟蛋的大小大约是其他鸟蛋的数倍甚至十几倍。而从表格中列出的各种鸟卵的孵化时间也是逐渐增长,由此可以推测鸟卵孵化的时间长短与卵的大小有关。</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tbody><tr><td><p>生物种类</p></td><td><p>生殖方式</p></td><td><p>发育方式</p></td></tr><tr><td><p>昆 虫</p></td><td>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td><td>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td></tr><tr><td><p>两栖动物</p></td><td>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td><td>多为变态发育。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td></tr><tr><td><p>鸟 类</p></td><td>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td><td>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变态发育</td></tr></tbody></table><p>昆虫的变态发育,使昆虫一生中不同发育阶段,适应不同的食物和生活环境。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的特征,只适于在有水的环境中生活。鸟卵的结构复杂,胚胎的发育受到良好的保护。此外,鸟类能营巢、孵卵、育雏,这都提高了鸟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p><p>5.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鸟巢内,让这些鸟为其孵卵、育雏。</p><p>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