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导学
<p>【摘要】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优学生物网为您提供的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导学,希望对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帮助。</p><p>考点:</p><p>(1)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形态的变化)</p><p>(2)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睾丸产生精子,出现遗精,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子,出现月经,分泌雌性激素)</p><p>(3)第二性征的发育,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刺激下表现出来的。</p><p>(4)器官功能发育显著:</p><p>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分析、判断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p><p>心脏重量迅速增加,每搏输出量也增加,血压也随着明显升高。</p><p>肺活量也显著增大。</p><p>从图中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身高以及生殖器官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可知女生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生要早2-3年。</p><p>练习(1)在青春期,男女同学的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p><p>A.男性体重高于女性 B.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迅速发育</p><p>C.只有在青春期,身高生长 D.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来得迟</p><p>(2)打开童年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变化了许多。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现在的你发育特征的是</p><p>A.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B.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p><p>C.第二性征的发育 D.情绪稳定,身体渐渐发胖</p><p>2.青春期卫生和习惯 B</p><p>考点:正确认识生理、心理的变化,养成良好的习惯。</p><p>练习:(1)决定人的体格、素质和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是</p><p>A、婴儿期 B、幼儿期 C、青春期 D、成年期</p><p>(2)引起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是</p><p>A、精子和卵子 B、输精管和输卵管 C、遗精和月经 D、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p><p>(3)下列有关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p><p>A. 青春期内脏器官的功能增强 B. 青春期身高和体重显著增长</p><p>C. 青春期新陈代谢的速度逐步减慢 D. 青春期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加快</p><p>▲3.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A;判断一日或一餐食谱是否科学合理 B。</p><p>考点:</p><p>(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p><p>(2)糖类、蛋白质、脂肪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内的供能物质。</p><p>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正成分。</p><p>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进行运动、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只有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p><p>(3)一天一般为三餐,早餐、午餐、晚餐所占的热能比是30%、40%、30%</p><p>(4)识别判断合理的一日食谱: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三餐中应有足够的糖类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一定量的蛋白质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有一定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脂肪和纤维素,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合理科学膳食,不偏食,不挑食。</p><p>例题:</p><p>(1)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关于合理膳食的建议,下列早餐食谱中搭配相对科学的是</p><p>A 菜包、鸡蛋、牛奶、水果</p><p>B 稀饭、馒头、榨菜</p><p>C 牛奶、鸡蛋、炸鸡腿</p><p>D 粽子、油条、方便面</p><p>(2)在下列4种营养成分不同的食品中,某同学若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p><p>(3)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p><p>A、脂肪、糖类、维生素 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p><p>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水、无机盐</p><p>(4)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p><p>A、夜盲症 B、坏血病 C、贫血症 D、佝偻病</p><p>(5)下面为某同学设计的一日三餐的食谱</p><p>早餐:油条 馒头 炒土豆丝 午餐:米饭 炒蔬菜 晚餐:花卷 糕点 稀粥 咸菜</p><p>①此食谱主要缺乏的营养物质是( )</p><p>②在食谱中应添加( )类物质,这类物质进入消化道后,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 )。</p><p>③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三餐中应有足够的 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一定量的 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有一定量的 ____ 、 、 、___ 和___ ,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p><p>▲4. 胃、肝和小肠的形态和功能。(识图)A</p><p>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p><p>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p><p>唾液腺:分泌唾液</p><p>消化系统 肝(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p><p>消化腺 胰腺:分泌胰液</p><p>肠腺:分泌肠液</p><p>胃腺:分泌胃液</p><p>消化道: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p><p>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结构特点)。</p><p>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和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腺、胃腺、肠腺)组成。</p><p>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p><p>(2)胃:胃腺位于胃壁上,分泌胃液。是蛋白质初步消化的位置。</p><p>(3)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储存在胆囊内,经导管流入小肠。</p><p>(4)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含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和多种消化酶。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p>例题:</p><p>(1)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p><p>A.胃 B.小肠 C.大肠 D.消化道</p><p>(2)下列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p><p>A、唾液腺 B、肠腺 C、胃腺 D、肝</p><p>(3)蛋白质彻底消化后形成的产物为</p><p>A、脂肪酸 B、甘油 C、氨基酸 D、多肽</p><p>(4)如果一个人因肝脏功能不正常,分泌胆汁过少,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影响的是</p><p>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p><p>(5)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 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p><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www.</p><p>试管编号 1 2 3</p><p>馒头碎屑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p><p>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p><p>震荡后保温 37℃水浴10分钟 37℃水浴10分钟 4℃水浴10分钟</p><p>加入碘液 2滴 2滴 2滴</p><p>结果 不变蓝 变蓝 变蓝</p><p>A. 可以形成对照实验的分别是1号和2号试管;2号和3号试管</p><p>B.1号与2号组的实验变量是唾液;另一对照组的实验变量是温度</p><p>C.1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淀粉被唾液消化了</p><p>D.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与温度有关</p><p>(6)图中为人体消化系统组成模式图,请据图回答:</p><p>①最大的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是 ;</p><p>②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为[ ] ;</p><p>③淀粉和蛋白质消化的起点部位分别是 和 ;</p><p>④图中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称为 ;</p><p>⑤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__。</p><p>内容:《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p><p>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学会读血液化验单) A</p><p>考点:</p><p>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p><p>红细胞: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内含有运载氧气作用的血红蛋白。</p><p>血细胞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p><p>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p><p>(1)血液的组成</p><p>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p><p>血液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运载氧气</p><p>血细胞 白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保护人体健康(第二道免疫防线,非特异性免疫)</p><p>血小板: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p><p>(2)学会看血常规化验单:</p><p>血细胞 形态特征 正常值 临床应用</p><p>红细胞 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 3.5~5.20232/L 数目过少引起贫血</p><p>白细胞 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5.0~10.2023/L 数量明显增多,说明有炎症</p><p>血小板 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1.5~3.20231/L 决定止血功能</p><p>血红蛋白 含铁的蛋白质 110~160g/L 含量过少引起缺铁性贫血</p><p>血液里的红细胞数量过少</p><p>贫血 补充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p><p>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p><p>例题:</p><p>(1)下表是4个人的血常规检查的某一项目纪录,请在认真判断的基础上回答问题:</p><p>检查项目 正常值 检查结果</p><p>A 红细胞计数(RBC) 3.5~5.20232/L 4.20232/L</p><p>B 白细胞计数(WBC) 5.0~10.2023/L 20239/L</p><p>C 血小板计数(PLT) 1.5~3.20231/L 2.20231/L</p><p>D 血红蛋白(HB) 110~160g/L 90g/L</p><p>( 1)、从表中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可以看出,相同体积的血液中 数量最多</p><p>(2)、从检查结果看,B的白细胞数目明显 ,医生判断此人体内可能有炎症。</p><p>(3)、从检查结果看,D的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范围,请你分析此人可能的病症是 。</p><p>(2)贫血是指</p><p>A.人体内的血量过少</p><p>B.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过少</p><p>C.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过少</p><p>D.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p><p>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A</p><p>考点</p><p>(1) 心脏由4个腔组成,左心室壁最厚,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p><p>(2) 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p><p>3. 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p><p>1、呼吸系统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p><p>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p><p>2、咽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气体的通道。</p><p>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人在进行呼吸时,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同,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p><p>气体成分 吸入气 呼出气</p><p>氧 气 21% 14.2%</p><p>二氧化碳 0.032% 4%</p><p>氮 气 78% 78%</p><p>水 蒸 气 0.5% 6%</p><p>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p><p>(1)吸入肺泡里的气体,其中氧气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p><p>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p><p>(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便扩散到组织细胞,同时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并随着血液循环流回肺里,再进行气体交换。通过呼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p><p>例题:(1)、在下列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中,最主要的是</p><p>A.鼻腔 B.肺 C.气管 D.咽</p><p>(2)、空气进入肺的正确路径是</p><p>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 喉 ④ 肺泡 ④ 气管</p><p>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p><p>C.①③⑤②④ D.①⑤③②④</p><p>4.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B</p><p>考点:</p><p>(1) 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测量一般部位是腋窝、口腔、直肠。</p><p>(2) 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酶的活性在37℃最高。</p><p>(3) 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p><p>内容:《人体内的废物的排入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p><p>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比较血浆、原尿、终尿成分,判断生理状况。</p><p>考点:1)泌尿系统由肾、膀胱、输尿管、尿道组成,主要功能是形成和排出尿液。</p><p>(2)形成尿液的器官:肾</p><p>(3)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其它成分都能滤过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所有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p><p>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p><p>尿液 中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 原尿 中有葡萄糖,没有或只有微量蛋白质</p><p>血浆 中有大量的葡萄糖和蛋白质</p><p>例题:</p><p>(1).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右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图中标号1、2、3表示的结构分别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B.标号1和2内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和原尿</p><p>C.标号2和3内的成分基本相同</p><p>D.糖尿病人3内流出的液体中含有葡萄糖</p><p>(2)正常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有</p><p>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p><p>(3)下表是某正常人血浆和尿液的部分化验数据,在A、B、C、D四种成分中表示尿素的是</p><p>样品 成分 A B C D</p><p>血浆(克/100毫升) 0.05 0.1 0.72 90</p><p>尿液(克/100毫升) 1.8 0.0 1.1 95</p><p>(4)张医生对小明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了化验分析,得出了下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请分析这些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p><p>成分 A液 B液 C液</p><p>水 90 99 95</p><p>蛋白质 7 微量 0</p><p>葡萄糖 0.1 0.1 0</p><p>无机盐 0.7 0.7 1.5</p><p>尿素 0.03 0.03 2</p><p>①表中的A液、B液、C液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p><p>②比较尿液和血浆成分的变化,你认为尿液主要排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p><p>③在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却没有。说明肾小管具有_________作用。</p><p>2.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失调引起的疾病。解析胰岛素与血糖关系图。</p><p>激素 内分泌腺 不足 过多</p><p>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呆小症(幼年时期)</p><p>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导致甲状腺肿 甲亢</p><p>胰岛素 胰岛 糖尿病 低血糖</p><p>胰岛素的功能是: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和成糖原。</p><p>胰岛素是由胰腺的内分泌部分胰岛分泌的。识别曲线图</p><p>(1)饭后约1h(BC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p><p>原因是什么?</p><p>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成为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p><p>(2)CD段出现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p><p>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加速了血糖分解,促进了血糖合成</p><p>糖原,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p><p>(1) 判断:</p><p>①在某人的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说明此人一定患有糖尿病。</p><p>②糖尿病是由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p><p>(2)右图为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图,甲血糖浓度居高不下的原因,可能是缺乏</p><p>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p><p>C.胰液 D.生长激素</p><p>(3)右图是正常人的用餐前后血糖变化曲线,横坐标表示用餐后的时间,纵坐标表示血糖的含量,正常人餐后1hBC段血糖明显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 ,吸收入血液。与图中CD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有关的激素是</p><p>3. 反射和条件反射,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的反应</p><p>类型 区别 联系 示例</p><p>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在进化过程中建立的;由具体的实物直接刺激引起的 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 吃到梅子分泌唾液;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奶;哭;眨眼;沙子进眼睛流眼泪等。</p><p>条件</p><p>反射 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会消失)</p><p>具体的信号(光、声、气味、颜色、形状等)刺激引起的 看到梅子实物分泌唾液;看到画的梅子图分泌唾液;看到梅子二字、听到说梅子这个音分泌唾液。</p><p>(1) 判断:</p><p>①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与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p><p>②膝跳反射是一种由脊髓控制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p><p>(2)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p><p>A.马戏团的小狗表演算术题 B.学生做生物习题</p><p>C.望梅止渴 D.沙子进入人的眼睛,人流泪</p><p>(3)下列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p><p>A新生的婴儿会吃奶 B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p><p>C谈虎色变 D寒冷使人打哆嗦</p><p>(4)条件反射不同于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是</p><p>①生来就有的 ②后天逐渐形成的 ③可以消退</p><p>④不会消退 ⑤低级的神经活动 ⑥高级的神经活动</p><p>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p><p>1.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有关的物质是( A )</p><p>A.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B.睾丸和卵巢 C.精子和卵细胞 D.前列腺和子宫</p><p>2.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C )</p><p>A.脂肪、糖类、维生素 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水、无机盐 3.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B )</p><p>A.胃 B.小肠 C.大肠 D.消化道</p><p>4.血浆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D )A 葡萄糖 B 血红蛋白 C 无机盐 D 水</p><p>5.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C )A.气管 B.口腔 C.咽 D.喉</p><p>6.排出尿液的顺序是( C )</p><p>A.输尿管一肾脏一膀胱一尿道 B.肾脏一输尿管尿道一膀胱</p><p>C.肾脏一输尿管一膀胱一尿道 D.膀胱一尿道一输尿管一肾脏</p><p>7. 下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p><p>(1)在呼吸处做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动作,吸气时,用夹子夹紧B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A管的橡皮管。进行多次后, (填A或B)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 。</p><p>(2)在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 。</p><p>(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其产生的部位是( )</p><p>A.血液 B.肺泡 C.细胞 D.气管</p><p>8、右上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养料 D.废物</p><p>(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肺泡内,该物质含量明显上升,有可能是吸气时氧气含量增加;在组织细胞内血液中的该种物质含量明显下降,说明血液中的成分被吸收会血液中,根据这种物质在这两个不同地方的含量变化,说明该种物质最可能是氧气。)</p><p>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的是 ( D )</p><p>A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B促进新陈代谢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降低血糖的浓度</p><p>10.判断:人体缺碘,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甲状腺因此而逐渐萎缩。( )</p><p>11.判断: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体的代谢增强,人体的适应性也增强。( )</p><p>12.判断:胰腺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胰岛素。( )</p><p>13.条件反射不同于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D )</p><p>①生来就有的 ②后天逐渐形成的 ③可以消退 ④不会消退 ⑤低级的神经活动⑥高级的神经活动</p><p>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p><p>14.判断: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p><p>15.下列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C )</p><p>A.新生的婴儿会吃奶 B.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 C.谈虎色变 D.寒冷使人打哆嗦</p><p>1.泌尿系统由:______、_______、膀胱和______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p><p>尿的形成包括_______滤过作用和_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在血浆、原尿、终尿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的是______,不含葡萄糖的是________。</p><p>2.吃梅止渴属于________反射,望(见)梅止渴属于__________反射,谈梅止渴属于________反射。</p><p>3.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时都经过的器官是</p><p>A.咽 B.鼻腔 C.口腔 D.喉</p><p>4.幼年以前,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p><p>A 呆小症 B侏儒症 C 甲亢 D肢端肥大症</p><p>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的是</p><p>A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B促进新陈代谢</p><p>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 降低血糖的浓度</p><p>6.配伍:将泌尿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其功能用直线连起来。</p><p>肾 输送尿液</p><p>输尿管 贮存尿液</p><p>膀胱 形成尿液</p><p>尿道 排出尿液</p><p>7.判断:</p><p>(1)胰腺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胰岛素</p><p>(2)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人体的代谢增强,人体的适应性也增强。</p><p>(3)排泄和排遗是人体排出废物的两种方式,它们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区别。</p><p>(4)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与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p><p>(5)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p>(6)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可以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p><p>更多内容请点击:</p><p>初中初一初一生物教案</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