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19:43

生物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

<p>【摘要】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实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优学生物网为您提供的生物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希望对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帮助。</p><p>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p><p>(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理解特异性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p><p>(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p><p>2、方法与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实例与教材相结合的办法,说明抗体、抗原 及特异性免疫等几个基本概念。</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和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 国主义教育。</p><p>重点</p><p>难点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p><p>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p><p>学 习 过 程</p><p>学 案 导 案</p><p>预习导学 1人体免疫分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p><p>2、抗原是指__________ ,抗体是指____________ 。</p><p>3、免疫有哪些功能?</p><p>4、我国规定的四苗常规接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4、计划免疫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生活的空间有大量的病原体,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而大多数人又不易生病?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导入新课。</p><p>阅读全文并思考问题。</p><p>课堂探讨</p><p>1、交流预习情况</p><p>认真思考问题。</p><p>学习小组内部讨论问题,并求同存异。学习小组长负责</p><p>2、小组展示成果</p><p>各组分别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组与组之间互评互改。</p><p>3、教师对疑难点适时点拨</p><p>问题预设:</p><p>⑴、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应该用 病人自己健康的皮肤,还是用别人的健康皮肤?为什么?</p><p>⑵、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会发生过敏反应?了解免疫功能异常情况。</p><p>⑶、准备自己预防接种证,了解自己接种过那些疫苗及作用。</p><p>⑷、如果没有患过某种疾病也没有进行疫苗的接种,</p><p>人体是否有可能产生抗体? 1、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适当提示、点拨。</p><p>2、老师明确答案。并对各组表现予以简单评价。</p><p>3、对于学生的疑问做出明确的解释说明。</p><p>知识反馈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p><p>范围 对体外异物都反应 对一种异物有反应</p><p>特性 非专一性 专一性</p><p>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的</p><p>作用 弱 强</p><p>强调本节课重点和难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免疫、抗体、抗原等概念。</p><p>课堂自测</p><p>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内容完成下列各题。</p><p>1、能够起到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几种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对大多数的病原体都起作用。</p><p>2、特异性免疫是指当_______ 入侵人体时,身体免疫系统受刺激产生了_______。当同样的病原体再次入侵时,就会迅速产生抵抗的作用。</p><p>3、患过麻疹或天花的人,终生不会再次患上这种病,是因为身体中产生了( )。</p><p>A、麻疹 B、抗体 C、病毒 D、非特异性免疫</p><p>4、我国对1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四苗常规接种,分别针对的四种类型疾病不包括( )。</p><p>A、麻疹 B、结核 C、甲肝</p><p>D、百白破、白喉、破伤风</p><p>5、不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p><p>A、性传播 B、血液传播</p><p>C、接触传播 D、母婴传播</p><p>6、在下列实例与免疫类型之间连线。</p><p>皮肤的屏障作用</p><p>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特异性免疫</p><p>发炎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p><p>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p><p>老师对学生做题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作简单提示。</p><p>课后反思</p><p>课题 第十三章第四节当代主要疾病预防 课型 新授</p><p>主备人 王文光 审核人 杨丽英</p><p>学习</p><p>目标 1.了解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知道如何预防。</p><p>2.了解致癌的主要因素,知道如何预防。</p><p>3.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症对人体的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p><p>重点</p><p>难点 知道当代主要疾病的危害及预防措施。</p><p>学 习 过 程</p><p>学 案</p><p>预习导学 1、下列是由生活没有规律引起的是( )。</p><p>A、心脏病 B、高血压 C、免疫力下降 D、中毒</p><p>2、在使用抗生素时,应( )?</p><p>A、大胆使用 B、慎用 C、忌用 D、禁用?</p><p>3、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是( )。</p><p>A、吸烟、赌博、酗酒 B、吸烟、吸毒、赌博</p><p>C、赌博、吸毒、酗酒 D、吸烟、吸毒、酗酒</p><p>4、酒精被吸收后对( )系统的作用最为明显。</p><p>A、心血管系统 B、呼吸系统 C、神经系 统 D、运动系统</p><p>5、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主要影响( )的功能。</p><p>A、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泌尿系统 D、神经 系统、血液循 环系统、运动系统</p><p>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少用洗涤剂,不用( ) 的洗涤用品,减少对水的污染。</p><p>A、含氮 B、含钾 C、含碱 D、含磷</p><p>课堂探讨</p><p>1、 预防接种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p><p>2、 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种类?</p><p>3、 血管疾病常见的有哪些症状?</p><p>4、 这些心血管疾病是如何产生的?</p><p>5、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及危害为什么把它称为当代主要疾病?我们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呢?</p><p>6、 当代疾病除了心血管疾病外,还有哪些?</p><p>学生互相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讨论,由小组长回答。</p><p>用幻灯片展示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产生的病因及表现和症状。</p><p>投影仪展示小资料</p><p>知识反馈 1、癌症的种类</p><p>2、解释什么是癌,癌症的病因。</p><p>3、常吃焦化及烟熏食物会致癌。</p><p>4、吃霉变食物会致癌。</p><p>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p><p>课堂自测</p><p>1、人类对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治愈的方法,请分析以下几个题目:</p><p>(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p><p>A、性接触传播 B、握手、共同用餐传播 C、蚊虫叮咬传播 D、共用毛巾</p><p>(2)在非洲有极少数人天生不会感染艾滋病,他们具有的这种免疫力是属于( )</p><p>A、先天性免疫 B、后天性免疫</p><p>(3)HIV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它不具备细胞结构,只有__________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分子。</p><p>(4)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从事计划免疫工作,你选择艾滋病毒的外壳还是选择病毒体内的RNA作为疫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下面是一位同学探究化学物质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报告,请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问题化学物质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假设可口可乐可以使水蚤心率改变</p><p>实验设计记 录对照组是(1)______________</p><p>实验组是(2)______________</p><p>实验设计:</p><p>对比观察正常状态和滴加可口可乐后水蚤的心率</p><p>对照组心率</p><p>(次/分)</p><p>实验组心率</p><p>(次/分)第一只第一次202336第二次202340第三次202348第二只第一次202364第二次202354第三次202320</p><p>个人实验平均值</p><p>(3)________</p><p>(4)________</p><p>小组实验平均值202344</p><p>全班实验平均值202357</p><p>实验结果</p><p>水蚤在可口可乐中的心率比在清水中快,假设成立结 论(5)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6)能不能仅靠取一只水蚤统计一次数据,就得出结论?原因是什么?</p><p>(7)从得到的实验数据平均值,哪一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为什么?</p><p>(8)从统计的两只水蚤对照组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p><p>课题 第14章第一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课型 新授</p><p>主备人 张海印 审核人 杨丽英</p><p>学习</p><p>目标 [知识目标]</p><p>1.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p><p>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p><p>[能力目标]</p><p>能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近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p><p>[情感态度价值观]</p><p>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使这种意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p><p>重点</p><p>难点 1、认同人类活动对生 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做到从实际行动出发保护环境。</p><p>2、采取让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解疑,合作交流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p><p>学 习 过 程</p><p>学 案 导 案</p><p>预习导学 1. 是我国于2023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 。</p><p>2.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主要有:(1) (2)</p><p>(3) (4)</p><p>3.生物入侵:</p><p>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 中,并对新的 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例如危害水果的美丽的杀手 ,在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入侵的植物杀手 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p><p>4.废电池中有的含有 等重金属。这些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危害。如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 的鱼虾造成的,日本曾经发生的痛痛病,就是患者长期食用用含 污染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p><p>5.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 、 和 。</p><p>(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正常雨水的pH约为 ,酸雨的pH则小于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 ,减少酶、石油等燃料中 的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这些 的工作。</p><p>(2)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 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 不断上升的现象。</p><p>(3)地球大气的上层有一层薄薄的臭氧层,它有效的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 。由于人类大量食用含有 的冰箱和空调等,以及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 的大量排出,致使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在南极等地上空出</p><p>现 。控制和停止使用 ,以及减少 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p><p>通过预习使学生人类对大自然带来的破坏</p><p>课堂探讨 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森林?</p><p>环境污染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p><p>学生总结</p><p>知识反馈 森林的作用: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 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p><p>砍伐森林的危害: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匮乏,还破坏了生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更会引起全球性的气候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濒繁发生的水灾和旱灾等。举例如:2023特大洪灾、沙尘暴、长江水变浑浊等。</p><p>保护、修复、扩大森林资源 。人类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期分批砍伐和植树相结合,砍伐一片的同时也在种植一片,节约木材,把木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让森林发挥最大的作用,又 不破坏生物圈。 让学生介绍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作用</p><p>课堂自测 1. 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p><p>A. 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p><p>B. 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p><p>C.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p><p>D. 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p><p>2. 下列哪一项举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p><p>A. 利用天敌消灭害虫 B. 绝对禁止砍伐</p><p>C.建设配套水利工程 D. 必要的地区可以营造炭薪林,解决烧柴问题</p><p>3. 下列哪些不属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p><p>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水体富营养化 D. 生物多样性破坏</p><p>4. 下列哪一项不是沙尘暴肆虐的危害( )</p><p>A.容易发生水俣病B.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p><p>C.容易发生抑郁等心理疾病D.容易发生交通事故</p><p>5.如果下列语句叙述正确,请在句后( )里写T;如果错误,请在句后( )里写F。</p><p>①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都是有害的。( )</p><p>②砍伐森林后,只要抓紧植树绿化,生态系统就可以不受影响。 ( )</p><p>③沙尘暴是天灾,人们没有办法减少它的发生。( )</p><p>④近年来各地关于水华的报道不断发生,是河流湖泊受到污染的结果。( )</p><p>⑤保护鸟类可以抑制害虫的发生,比用农药杀虫有利于保护环境。( )</p><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A.引进善于吃虫子的鸟,对本地环境肯定有好处</p><p>B.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p><p>C.治理太湖水污染就应该停止太湖周边一切产生污水的生产活动</p><p>D. 生态系统总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种污染物,人类不应该干预。</p><p>7.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 ( )</p><p>A.水草增多 B.鱼虾大量死亡 C. 鱼虾食物丰富 D. 水质清澈</p><p>8.很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有很好的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 )</p><p>①森林枝叶茂密,能减缓风速。②有些树木叶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粘性的物质。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④能分泌抗生素。⑤蒙尘的树叶经过雨水冲刷后,能很快恢复以阻滞尘埃。</p><p>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p><p>当堂测试</p><p>课后反思</p><p>课题 第十四章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课型 新授课</p><p>主备人 靳志宾 审核人 杨丽英</p><p>学习</p><p>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的有限性;了解保护生物圈的基本方式方法。</p><p>能力目标: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观察提高交流合作、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情感目标: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关注环境问题,参与环保活动,形成环保意识。</p><p>重点</p><p>难点 教学重 点: 认识可持续发展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关 注环境问题,形成环保意识。</p><p>教学难点: 认识生物圈中各种资源的有限性。</p><p>学 习 过 程</p><p>学 案 导 案</p><p>预习导学 1、复习和展示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危害。</p><p>2、调查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p><p>3、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人类为改善环境所做努力的资料。</p><p>给学生划分小组,帮助学生确定调查收集目标,讲解调查或收集时的注意事项。</p><p>课堂探讨</p><p>课堂探讨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负面影响。</p><p>学生以复习的方式整理和展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的负面影响。</p><p>课堂探讨二:调查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p><p>学生课前展开对本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及利用情况的调查,制作版面和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p><p>在努力保护好生物圈</p><p>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收集有关人类保护生物圈的措施和手段,特别是中国政府在保护环境中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国际上发挥的积极作用。制作图片或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p><p>拓展实践:建立环 保行动小组,实 施环保行 动计划</p><p>以小组为单位,建立环保行动小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讨论并设计一项环保行动计划,并提交给全班学生论证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并在课下实施。</p><p>课前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资料和展示。</p><p>] 开展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和场所;安排好 学生活动和展示的时间及顺序,关键时做必要的点评。</p><p>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已经认识到了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正在努力保护生物圈。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p><p>参与学生的讨论、计划的制定和论证,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环保,科学环保。</p><p>知识反馈</p><p>通过调查、收集、展示等环节,感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并 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的。认识到人类要想持续发展必须首先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不能为眼前的利益忽视了人类 长远的发展。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生物圈方面应尽的责任,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应尽的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p><p>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让学生知道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并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参加保护环境的各种活动。</p><p>课堂自测</p><p>1.世界环境日是:( )</p><p>A. 6月5日 B. 5月31日 C.3月12日 D.8月15日</p><p>2. 绿色食品是指( )</p><p>A.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p><p>B. 绝对不使用化 肥和农药的产品</p><p>C. 含叶绿素比较多的绿色蔬菜</p><p>D. 获得国家环保AA级认证的食品</p><p>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停止工业的发展</p><p>B. 经济比较落后的时候,应该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p><p>C. 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p><p>D. 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p><p>4.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 )</p><p>A. 长年的水旱灾害 B. 臭氧层空洞</p><p>C. 人口过度增长D. 野生动植物死亡</p><p>更多内容请点击:</p><p>初中初一初一生物教案</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物下册全册表格式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