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初二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练习:传染病及其预防
<p>有计划的学习,会使自己更快的成长。接下来优学生物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练习,会是自己受益匪浅,请大家仔细阅读哦。</p><p>1.自2023年3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拉响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p><p>警报,并且已有全球发展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措施,下列哪项不是</p><p>属于切断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的措施( )</p><p>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p><p>B.室内经常 雾化消毒</p><p>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p><p>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p><p>2.科技都在2023年5月19日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科研进展摘要》中指出:5月6</p><p>日,加拿大完成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 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p><p>测序,将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p>A、从免疫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p><p>B、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属于消化道传染病</p><p>C、对已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控制传染源</p><p>D、通过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非特异性免疫</p><p>3.某医院接收一位禽流感病人后,及时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衣物和饮食</p><p>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p><p>A.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B. 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p><p>C.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D.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p><p>4.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p><p>A.肺结核 B.贫血 C.高血压 D.近视眼</p><p>5.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p><p>A.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卫生间 B.与艾滋病病人握手</p><p>C.患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 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p><p>6.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p><p>A.抗原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p><p>7.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四川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在积极抢救伤员的同时,还组织大批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喷药消毒。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p><p>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改善生活条件</p><p>8.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戴口罩等,主要是为了预防:()</p><p>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p><p>9.肝炎具有传染性,患者传染性 最强的阶段是()</p><p>A.发病前 B.发病初期表现出症状时 C.发病中期 D.病症最严重的时期[来源:学科网]</p><p>10.下列各项中,不是病原体的是()</p><p>A.肝炎病毒 B.痢疾杆菌 C.蛔虫 D.传播疾病的蚊子、苍蝇</p><p>11.以下哪些疾病不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p><p>A.脊髓灰质炎 B.禽流 感 C.肺结核 D.阑尾炎</p><p>12.某人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脚底,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 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p><p>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者</p><p>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体,保护易感者</p><p>13.我国政府为在20世纪末在我国消灭小儿脊髓灰质炎,近几年来,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对全国6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p><p>A.人工免疫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p><p>现在是不是感觉优学生物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的初二上册生物第三单元复习练习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