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试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p>高考生物试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p><p>高考生物试题1.(2023浙江理综,1)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p><p>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p><p>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p><p>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p><p>解析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碳反应(暗反应)在叶绿体基</p><p>质中进行,因此破坏叶绿体外膜,不影响O2的产生;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碳反应</p><p>有关的酶,获得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碳反应,故D正确;植物生长过程中,</p><p>叶绿体中色素的比例会随植物生长期、光照、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与夏季相比,植物</p><p>在冬季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降低和光照减弱。</p><p>答案 D</p><p>2.(2023上海生物,23)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8 h,测得的数据见表。据表分析,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 ()。</p><p>植物 器官 光的颜色 温度 O2增加量</p><p>甲 叶 红 22 ℃ 120 mL</p><p>甲 叶 绿 22 ℃ 15 mL</p><p>甲 根 红 22 ℃ 0 mL</p><p>乙 叶 红 22 ℃ 80 mL</p><p>乙 叶 绿 22 ℃ 10 mL</p><p>A.植物种类 B.光的颜色</p><p>C.温度 D.植物器官</p><p>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除根以外,其余各组实验均有O2的产生,说明决定光合作用是</p><p>否发生的因素为植物器官。</p><p>答案 D</p><p>3.图甲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CO2浓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棚内植株在B点时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之比(体积比),其中正确的是 ()。</p><p>解析 图甲AB段和CD段分别表示在凌晨0时至6时和晚上18时至24时,植物呼吸</p><p>大于光合;图甲中B点之后,大棚的CO2浓度开始下降,说明B点时棚内植株光合作用</p><p>的强度等于细胞呼吸的强度,即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相等,其体积比为1∶1。</p><p>答案 B</p><p>4.(2023福州期末质检)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光照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p><p>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p><p>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p><p>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p><p>解析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装置中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在</p><p>光反应中的分解;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较弱,但没有停止;丙组装置中二氧化碳</p><p>含量比光照前降低,原因是光照强度大,光合作用强,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多;该</p><p>图反映了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p><p>答案 B</p><p>5.(2023江西大余中学第三次质检)研究人员发现,从蔬菜叶可提取大量的各种天然色素,这为目前市场上天然色素供不应求的状况提供了一条解决的途径。下列关于植物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在提取植物色素的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得充分</p><p>B.植物色素在植物细胞中,可能的分布部位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和细胞质基质</p><p>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只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的基质片层结构的薄膜上</p><p>D.因为有不同种类的植物色素的存在,才使相应植物能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p><p>解析 本题考查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色素的有关知识,难度中等。提取叶绿体色素的</p><p>过程中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色素不被破坏;细胞中叶绿体和液泡中含有色素;光合色</p><p>素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的薄膜上。</p><p>答案 D</p><p>6.下图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限制因素图解,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影响植物固定太阳能的因素除了光、水、CO2、矿质营养外,还有温度和氧气</p><p>B.对于所有生态系统的植物来说,水都是它们固定太阳能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p><p>C.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净生产量的10%~20%</p><p>D.图中的营养是指落叶和枯枝中能被植物再利用的有机营养</p><p>解析 影响植物固定太阳能的因素不包括氧气。对于所有生态系统的植物来说,水都是</p><p>它们固定太阳能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大约为总生产量</p><p>的10%~20%。图中的营养是指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矿质元素。</p><p>答案 B</p><p>7.(2023江南十校联考)下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图解。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只有在强光下同一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供自身光合作用利用</p><p>B.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氢只来自水,而呼吸作用产生的氢只来自有机物</p><p>C.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植株的绿色细胞和非绿色细胞产生的ATP量可能相同</p><p>D.在强光下一株植物所有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全部来自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p><p>解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适宜强度光照条件下,若光合</p><p>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则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用于光合作用,故A不对;</p><p>光合作用光反应中水的光解能产生还原氢,细胞呼吸中还原氢来自葡萄糖和水,故B不</p><p>对;不同细胞若经有氧呼吸消耗等量氧气,则两种细胞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ATP 量是相</p><p>同的,故C对;强光下,植物所有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可能来自光合作用过程,也可能</p><p>来自细胞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故D不对。本题难度较大。</p><p>答案 C</p><p>8.取一植物形态、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四张叶片按下图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可以保证叶片所需的水与无机盐的正常供应,气体的移动可以通过观察油滴的运动判断(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与外界气压的变化和蒸腾作用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在一定时间内,装置a中油滴不移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不一定相等</p><p>B.适宜的光照下,短时间内装置b中油滴将向左移动</p><p>C.将装置c突然从光下移动到黑暗处,短时间内C3的含量上升</p><p>D.可以直接利用装置b、d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p>解析 a装置一段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体积等于释放O2的体积,有氧细胞呼吸吸收</p><p>O2的体积等于释放CO2的体积,两种生理过程都不会引起气体体积的改变,所以无法根</p><p>据液滴是否移动比较两个生理过程的强弱关系,故A对,b装置中不存在CO2,植物只</p><p>进行细胞呼吸消耗O2,而释放的CO2被NaOH吸收,装置内气压变小,液滴左移,故B</p><p>对;将装置c突然从光下移到黑暗处,短时间内受影响的是C3的还原反应,故C3的含</p><p>量上升,故C对;d装置与b装置中都不存在CO2,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D错。</p><p>答案 D</p><p>9.(2023湖南湘潭第二次模拟)右图表示高等植物体内发生的有关代谢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化合物,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乙量的改变对①无影响</p><p>B.④产生的和ATP可以在①受阻时维持③的进行</p><p>C.只有①②③过程一定发生在细胞器中</p><p>D.乙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为乙C5C3 酸C3 糖C6 H12O6</p><p>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①过程释放氧气,产生和ATP,属</p><p>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上进行,甲是水;③过程消耗和ATP,</p><p>制造葡萄糖,属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乙是CO2。②过程氧</p><p>气参与,消耗,产生ATP,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丙是水;④过</p><p>程葡萄糖分解产生CO2,产生和ATP,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CO2量的改变也</p><p>会影响其还原过程,进而影响ATP的形成,影响光反应进行;①过程叶绿体中的光反应</p><p>受阻,和ATP减少,影响暗反应的进行,④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p><p>不能为光反应提供和ATP;④过程中的葡萄糖产生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p><p>乙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为乙和C5形成C3酸,进而形成C3糖,合成C6H12 O6。本题较难。</p><p>答案 C</p><p>10.(2023山东烟台诊断性检测)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p><p>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p><p>光照下吸收CO2mgh-1</p><p>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p><p>黑暗下释放CO2mgh-1</p><p>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p><p>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p><p>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p><p>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 ℃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p><p>C.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在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p><p>D.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10℃时的2</p><p>倍</p><p>解析 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积累量,黑暗中放出CO2 的量代表的是</p><p>有机物的消耗量;35 ℃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量为3,能正常生长;植物生长最快的温</p><p>度为25 ℃。</p><p>答案 C</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