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生物复习提纲: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p>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p><p>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p><p>一.植物的生殖</p><p>1.有性生殖(见本资料的第4页)</p><p>2.无性生殖</p><p>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p><p>天竺葵、葡萄、月季</p><p>2)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p><p>接穗 芽接</p><p>砧木 枝接</p><p>关键:确保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p><p>3)组织培养:</p><p>(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p><p>(2)组织培养的过程:</p><p>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 分化出根和芽 移栽</p><p>植物组织 愈伤组织 试管苗 植物体</p><p>(3)组织培养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培育出无病毒的植株;不受季节的影响;易于诱导变异,有利于科研与生产。</p><p>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p><p>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p><p>家蚕的生活史:卵、幼虫、蛹、成虫</p><p>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p><p>2.其他昆虫的发育</p><p>1)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p><p>2)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p><p>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有性生殖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p><p>2.发育过程:受精卵 蝌 蚪 幼 蛙 成 蛙</p><p>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p><p>四.鸟类的生殖与发育</p><p>1.鸟卵的结构:</p><p>卵 壳 保护内部结构</p><p>卵壳膜</p><p>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p><p>卵黄膜</p><p>卵细胞 卵黄:提供胚胎发育用的养料</p><p>胚盘:含细胞核,胚胎发育的部位</p><p>卵黄系带:固定卵细胞</p><p>气室:提供空气</p><p>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p><p>求偶 交配 筑巢 产卵 孵卵 育雏(画线部分是必不可少的)</p><p>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p><p>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p><p>1. 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形状。</p><p>2. 相对性状:遗传学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p><p>3. 分析资料《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得出结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p><p>二.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p><p>1、染色体:细胞核内存在的一些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p><p>数量: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内的少一半</p><p>遗传物质:DNA、RNA</p><p>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p><p>2.基因经精子或者卵细胞的传递</p><p>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22条+x或者y),形成受精卵以后恢复。</p><p>三.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p><p>1、基因是成对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p><p>2、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性基因的性状表现出来。</p><p>3、禁止近亲结婚原因:产生的后代增加患遗传病的机会。</p><p>四. 人的性别遗传</p><p>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男性为22+xy 女性为:22+xx</p><p>2.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p><p>五. 生物的变异</p><p>1、变异的定义: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p><p>根据遗传性分 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p>2、类型 不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的</p><p>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分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p><p>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p><p>3、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培育生物新品种</p><p>高产奶牛、高产抗倒伏的水稻、太空椒</p><p>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p><p>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p><p>1、生命的起源: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p><p>原始大气:没有氧</p><p>2、条件 能量:高温、紫外线、雷电</p><p>原始海洋:生命的摇篮</p><p>二. 生物进化的历程</p><p>1.植物:原始藻类植物 原始苔藓植物</p><p>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种子植物</p><p>2.无脊椎动物: 原始的哺乳类</p><p>脊椎动物:原始的鱼类 原始的两栖类 原始的爬行类 原始的鸟类</p><p>3.生物进化的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p>三. 生物进化的原因</p><p>1、证据:化石</p><p>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p><p>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p><p>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p>2、原因:人工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而形成的生物新品种的过程。</p><p>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