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17:14

德国的国鸟——白鹳

<center></center><p> </p><p>白鹳</p><p>白鹳:别名老鹳,属于鹳形目、鹳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德国的国鸟。</p><p>分布范围</p><p>栖息于开阔的沼泽和潮湿草地。国内分布于东北、河北、长江下游以至福建、广东及台湾等地,国外分布于欧洲、非洲、中亚、南亚(印度)和东亚(日本)等。</p><p>形态特征</p><p>体形修长,体长约2023毫米,翅长 600毫米以上。嘴长而直,可达210毫米。颈与腿亦长,雄体跗□长达245毫米。身体几乎为纯白色。肩羽、翼上大覆羽、初级覆羽及飞羽均呈光灰黑色,大部分飞羽外羽呈银灰色。眼乳白色,外轮黑色,嘴黑色,下嘴腹面红色。虹膜淡黄色,外圈黑色。眼周、眼先及颏囊裸出皮肤为玫瑰色。嘴的尖端角色沾黄。雌雄羽色相同。</p><p>生活习性</p><p>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p><p>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除了在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大多组成群体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常聚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休息时常单腿或双腿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颈部缩成S形,有时也喜欢在栖息地的上空飞翔盘旋。在地面上起飞时需要首先要奔跑一段距离,并用力煽动两翅,待获得一定的上升力后才能飞起。飞翔时颈部向前伸直,腿、脚则伸到尾羽的后面,尾羽展开呈扇状,初级飞羽散开,上下交错,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在空中盘旋滑翔,姿态轻快而优美。</p><p>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白鹳的嗓子喑哑,雄鸟在求婚时,就用上下喙当做响板,发出响亮的“哒哒”声,表示对雌鸟的欢迎,声音能够传到250米以外。远处的雌鸟闻声赶来,马上落进巢里并以啁啾之声表示喜悦。然后,双双竖尾展翅,鞠躬旋舞,相互啄喙,表达爱意。</p><p>种群现状</p><p>在我国主要越冬地的总数量约为2 000—2 500只,2023—2023年冬季洞庭湖有404只(2023—2023年为917只),沉湖等635只,鄱阳湖625只,升金湖110 5(2023—2023年为250只),盐城1只(2023—2023年为68只),以上共为1 775只。2023—2023年繁殖区统计有211只、25个巢。北戴河南迁东方白鹳的数量2023年10月11日至11月16日为2 729只,2023年11月2日至11月14日见848 只。</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的国鸟——白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