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17:05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

<p>一、 教学目标</p><p>1、知识目标</p><p>(1)、阐明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等有机物。</p><p>(2)、阐明光合作用必要的条件。</p><p>(3)、说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p><p>2、能力目标</p><p>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理解、表达、动手能力。</p><p>3、情感目标</p><p>(1)、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植物的情感,养成保护身边生物的意识。</p><p>(2)、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有效地指导生活实践。</p><p>二、教学重点:</p><p>1.教学重点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p><p>2.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生物的重要意义。</p><p>三、教学难点:</p><p>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生物的重要意义。</p><p>四、教学程序的实施</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style="width: 600px;"><tbody><tr><td style="width:79px;"><p align="center">教学程序</p></td><td style="width:288px;"><p align="center">教师活动</p></td><td style="width:132px;"><p align="center">学生活动</p></td><td style="width:108px;"><p align="center">教学意图</p></td></tr><tr><td style="width:79px;"><p>一、创设情境</p><p> </p><p> </p><p>二、温故知新</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三、探求新知</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四、巩固新知</p><p> </p></td><td style="width:288px;"><p>“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p><p>你早(中)饭吃了什么?</p><p> </p><p> </p><p>提问:大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p><p> </p><p>提问:怎么鉴定淀粉?</p><p> </p><p>引导学生思考:大米的淀粉哪里来的?绿叶中有淀粉吗?怎么鉴定绿叶中的淀粉?</p><p> </p><p> </p><p>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掉干扰的“绿色”?</p><p> </p><p>加快酒精的溶解叶绿素的速度?能直接加热吗?</p><p> </p><p>学生动手完成实验</p><p> </p><p>示课件,结合视频提问:</p><p>1、实验的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p><p>2、有办法把自己的头像印在绿叶上吗?</p><p> </p><p> </p><p>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进一步介绍。</p><p>提问:叶制造的淀粉怎样到达种子等器官呢?</p><p> </p><p> </p><p>提问:叶片的哪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p><p> </p><p>总结学生回答,进一步介绍有叶绿体的细胞就能进行光合作用,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p><p> </p><p>提问:简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p><p> </p><p> </p><p>提问: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p><p> </p><p>总结学生的回答,介绍它们的主要成分。进一步介绍组织、器官、植物体所含的成分。</p><p> </p><p>提问: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p><p align="left">总结学生的回答,介绍动物细胞基本结构主要成分。</p><p align="left"> </p><p align="left">提问:动物细胞能制造有机物吗?它的有机物哪里来的?</p><p align="left">总结学生的回答,得出有机物是构建生物体的材料。介绍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的其他生物。</p><p align="left">提问:生物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哪里来的呢?</p><p align="left"> </p><p align="left">总结学生的回答,介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p><p align="left">示课件:习题</p></td><td style="width:132px;"><p>讨论、回答:米饭、馒头等。</p><p> </p><p> </p><p>思考、回答:淀粉</p><p> </p><p>思考、回答:用碘液</p><p>思考、讨论、回答:“绿色”干扰了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的颜色反应。</p><p>思考、回答:用酒精</p><p> </p><p>思考、回答:隔水加热。</p><p> </p><p>动手</p><p> </p><p>思考、回答</p><p> </p><p> </p><p> </p><p> </p><p> </p><p>思考、回答:通过筛管运输。</p><p> </p><p> </p><p>思考、回答:叶肉细胞、保卫细胞。</p><p> </p><p> </p><p> </p><p> </p><p> </p><p>思考、回答:</p><p>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思考、回答: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p><p> </p><p> </p><p> </p><p>思考、回答: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p><p> </p><p> </p><p>思考、回答:捕食</p><p> </p><p> </p><p> </p><p> </p><p> </p><p>思考、回答:有机物</p><p> </p><p>思考、回答</p></td><td style="width:108px;"><p>从生活中的实际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p><p>复习前面知识</p><p> </p><p>引入新知识</p><p> </p><p>理解实验过程的难点</p><p>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p><p>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p><p>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p><p>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p><p> </p><p> </p><p> </p><p>知识的应用</p><p>激发学生兴趣</p><p> </p><p>帮助学生理解植物体是个统一整体</p><p> </p><p>温故知新</p><p> </p><p>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p><p> </p><p> </p><p> </p><p>温故知新</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 </p><p>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p><p> </p><p> </p><p> </p><p> </p><p>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p><p> </p><p>检测教学效果</p></td></tr></tbody></table><p>六、板书</p><p>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p><p>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p><p>1、实验步骤:暗处理→遮光→光照→摘取叶片→脱色→冲洗→滴碘液→漂洗观察</p><p>2、实验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不遮光部分变蓝。</p><p>3、实验结论:</p><p>(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p><p>(2)光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p><p>二、光合作用</p><p>1、条件:光</p><p>2、场所:叶绿体</p><p>3、产物:淀粉等</p><p>4、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p><p>5、意义:产生有机物</p><p>构建生物体的原料;为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p>教学反思:</p><p>1、 光合作用是生物学的教学重点,分在的教材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一节介绍。本节的教学是要学生学完第五章第一节后,初步对光合作用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本节的教学多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p><p>2、 本节的教学多处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在复习的基础上开展新知识的学习,如种子的成分、淀粉的鉴定、细胞的结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食物链。</p><p>3、 本节的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理解、表达、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