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本质和表达》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p>《基因的本质和表达》复习课</p><p>一、教材分析</p><p>1.地位和作用</p><p>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在生物体的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的基础上,通过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完成的,保持了生物界物种的相对稳定。《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是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分子与细胞部分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详尽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它是高中必修本中“遗传和变异”一章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之一。该内容在高考中占重要的位置,其中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基因的表达功能是历来统考、高考必考的内容。同时,该部分涉及的实验和分子学知识较多,还含有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复习课中对DNA是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基因的表达功能等知识点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重复和对比,使学生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有关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p><p>2.课时安排 两课时</p><p>3.学情分析</p><p>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思维能力和总结、推理能力,本人所教班学生总体素质较好,思维比较活跃,在复习阶段,如能给予适当的引导,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变通,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归纳、整理,亲历思考、总结的过程,使已学知识升华,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p><p>4.教学策略的选择</p><p>在复习课中,老师满堂灌的现象极为普遍,学生要在短短的一两节课中回忆并熟练掌握大量的知识是枯燥的学习过程。新课改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复习课,选取相同,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并举出相应的例题,通过老师对例题的讲解,及学生对拓展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达到以知识点帮助解题,以解题帮助巩固知识点的目的。</p><p>二、教育目标</p><p>1.知识目标</p><p>通过对相应知识点及题目的复习,使学生掌握:</p><p>(1)证实DNA为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p><p>(2)D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及其中的数量关系。</p><p>2.能力目标</p><p>通过对科学家研究、实验过程的回忆,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科学研究思路、遵循实验的设计原则和采用一些科学方法;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类、分析,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习惯和能力。</p><p>3.情感目标</p><p>培养学生积极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勤于思考,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准确的归纳、应用的能力。</p><p>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p><p>1.教学重点</p><p>(1)验证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几个主要实验;</p><p>(2)D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p><p>2.教学难点</p><p>(1)几种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p><p>(2)在DNA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RNA所处的位置;</p><p>(3)在DNA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出现的计算问题。</p><p>四、教学流程</p><p>教学流程(见图1)</p><p> </p><center></center><p> </p><p>图1</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p><p>遗传物质是遗传和变异的基础,在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p>目的:激发学生主动回忆的欲望,通过物质间关系图,明确各种遗传物质的相互间联系。引出复习课题:遗传物质的基础。</p><p>提出问题:在本章所学的内容中提及的与遗传有关的物质是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p><p>学生活动: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讨论,并回答所学遗传相关物质的种类,作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p><p> </p><center></center><p> </p><p>(二)复习</p><p>对基因的本质和基因的表达内容进行简要的重温</p><p>目的:让学生在填表、看图的过程中,对大纲要求的识记、理解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回忆。</p><p>复习内容:(1)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过程;</p><p>(2)DNA、RNA的分子结构;</p><p>(3)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p><p>学生活动:根据投影内容,填写图表并回答。</p><p>(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p><p>实验过程和结果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填写)</p><p>(a) R型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不死亡R型菌无毒性</p><p>(b) S型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死亡S型菌有毒性</p><p>(c) 灭活S型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小鼠不死亡灭活的S型菌无毒性</p><p>(d) R型活细菌+灭活S型细菌感染小鼠,小鼠死亡灭活的S型菌含有“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型菌</p><p>(e) R型活细菌+S型细菌DNA→有S型细菌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性遗传变化的物质,所以DNA是遗传物质</p><p>(f) R型活细菌+S型细菌蛋白质→只有R型细菌</p><p>(g) R型活细菌+S型细菌荚膜多糖→只有R型细菌</p><p>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看图填空)</p><p> </p><cente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