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16:14

人体的免疫防线教案设计

<p> </p><p>教学目标</p><p>1、知识目标</p><p>⑴理解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p><p>⑵对于常规的切伤和划伤,应该进行清洗、消毒和包扎。</p><p>2、能力目标</p><p>⑴ 建立模型</p><p>⑵ 控制变量,得出结论</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p><p>⑴通过模拟实验体验人体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体验科学精神。</p><p>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p><p>二、学情分析</p><p>1、重点</p><p>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实验的严密性和长期性。</p><p>2、教学难点</p><p>控制变量</p><p>三、教学课时 2课时</p><p>四、教学准备</p><p>1、布置学生分组(5~6人一组),在课余时间设计“苹果皮对病菌的侵入是否有保护作用”的实验方案。</p><p>2、实验材料:表皮完好的苹果、塑料带(保鲜袋) 若干个,1个腐烂的苹果,75%的酒精,镊子,小刀或者牙签,标签,纸巾。</p><p>五、设计思路</p><p>“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这个知识点对初二学生来说非常简单,所以本课的重点侧重在如何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来体验皮肤的重要功能。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创设情境上采用了以白求恩的真实故事为引入的方法,同时为了让学生感觉到皮肤的保护功能无时不在,我让学生回忆双手接触过的物品,并出示粘满细菌的手的图片,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皮肤的保护功能的感性认识,这些过程都是为提出问题做铺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用实验来探究皮肤的保护功能”的问题。当学生提出“最简单的是把手割破”的方案的时候,我引出特殊的生物实验需要建立模型的思想,教给学生建立模型的方法和原则。这样自然的把探究皮肤的保护功能实验转化成一个用苹果皮来模拟探究的实验,学生的兴趣也被提起来了。紧接着利用教材现有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在设计方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最后的结论也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验总结,在学的过程中留给学生大量的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p><p>六、 教学过程</p><p>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p><p>引入:</p><p>初步感受皮肤的保护作用</p><p>讲述白求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割伤了皮肤会导致感染,甚至于死亡? 通过对白求恩大夫的故事的了解,初步感受完好皮肤的重要性。</p><p>知识回顾</p><p>感性认识完好的皮肤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回顾有关皮肤的构造的知识,从已知的知识中找到理论基础,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p><p>出示布满细菌的手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今天我的手接触了哪些物品?”,使学生体验病原体的无所不在和皮肤保障的重要性 回忆皮肤的构造,学生思考:从结构上看,皮肤具不具备保护功能?</p><p>观察布满细菌的手的图片,认识到病原体的无所不在和皮肤完好的重要性</p><p>提出问题 是否能用科学实验来模拟探究皮肤在保护人体中的作用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推测</p><p>设计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认识到鉴于此生物实验的特殊性,用直观的方法(划破皮肤)不现实,需要建立模型,找合适的、结构相似的实验材料(苹果等)</p><p>以教材提示为例,引导学生思考3个讨论题,以及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将各组材料密封保存,且保存在温暖、黑暗的地方?2、如何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你还可以设计哪些其他的实验组?3、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本组的实验目标,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方案</p><p>实施实验步骤 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指导实验步骤 小组分工合作,实施实验步骤</p><p>跟踪实验进程,记录每天实验结果 关注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结果的情况 跟踪实验进程,记录每天实验结果</p><p>交流实验结果 指导每组学生代表书写实验报告,得出实验结论,并在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质疑其他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性 汇报交流本小组的实验步骤和结论</p><p>结题 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皮肤能象苹果皮一样保护人体</p><p>反思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和其原因 自由叙述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体的免疫防线教案设计